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价值理性、工具理性视角观照下的农村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国家现代化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是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农村教育发展既是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和建设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它的重要目标。农村教育落后的表层原因在于农村经济落后,但其根源则在于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安排问题。解决农村教育问题首先是解决价值理性问题,其次是在价值理性引领下利用工具理性综合治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石,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要求。然而在城市中小学欣欣向荣甚至人满为患的情况下,许多农村公办中小学却是"门可罗雀"。农村公办中小学"空巢化"现象会造成教育不公平、合理社会流动受阻、读书无用思想重现等危害。公办学校信任危机、家长教育观念转变、政府教育职能缺失、农村学校布局不当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提高教育质量、政府有力干预、合理规划布局、打造教师队伍等是解决农村公办中小学"空巢化"现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从相关概念分析入手,对农村学校体育贫困问题进行研究。指出农村学校体育贫困包含资源贫困和能力贫困两个向度,而可行能力贫困是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受限的真实原因。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导致资源可支配能力不足,课程标准城市化倾向导致体育课程开发能力缺乏,教学内容“离农”问题导致体育教学改革能力欠缺,教育主体性被剥夺导致受教育的权力被侵害,既构成了农村学校体育可行能力贫困的原因,也成为其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精准扶持策略,以解决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困境,促进其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西部农村中小学管理存在着信息闭塞、成本过高、资源不足、视野狭窄和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育资源、确保经费支持、拓宽教育视野、加强制度建设,是提高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促进西部农村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对当前中国农民群体社会分层现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国农村的社会分层呈现出阶层分化不够充分、分层界线不够清晰、阶层分化不平衡和分层呈现二极分化的特征,从而揭示了中国社会转型中农村社会分层中存在的种种社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使中国农民阶层良性分化的相应调整对策和方案,即加大对下层农民的经济政策倾斜、提升下层农民参政议政的能力、提高广大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声望、对农村教育给予政策倾斜、促进城乡二元结构的尽快改造。  相似文献   

6.
教师培训不仅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简单结合,更是一种新的教师教育理论走向教育实践、走向教师教育生活的起点。实施教师培训有助于农村地区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农村地区小学教师培训效率对教师个人发展尤为重要。要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培训效率首先要分析当前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以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从而达到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培训效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影响生育率的因素中,育龄妇女的受教育程度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农村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仅要在农村地区建立新型教育模式,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还要加强城乡教育领域交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同时转变家长观念,提高家长认识。这样不仅有利于稳定农村地区低生育水平,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农村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8.
教师培训实效性不高阻碍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本文基于长春地区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现状,分析了使教师培训实效性不高的三个主要原因,得出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实效性对策,以期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和专业化发展进程,解决本地区教师教育实效性不高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村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贵州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着幼儿园数量少、条件简陋,学前教育师资数量不足、学历和业务素质不高,工资和福利待遇偏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困境。为此,要努力转变教育观念,优化管理体制;加大经费投入,实现多种形式办园;解决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的待遇、编制问题;加强农村学前教育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因地制宜,开发各种学前教育资源,以此来推进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中国目前还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让孩子与父母共同生活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救助是必不可少的补充.实践证明,美国KIPP学校在充实和提高学校教育、利用社会支持系统的力量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教育救助有着一定的启示,如采用多元的办学模式、坚实全面救助的基石、保证全程救助的实施等.  相似文献   

11.
发展农村教育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客观必然现象,这是我国当前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一个大问题。由于我国农村教育上的不足,使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是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发展农村教育,全面提升农村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流失,影响了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严重制约了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由于教师工资待遇水平低,工作环境差,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学校文化薄弱,农村薄弱学校教师流失严重。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流失,将会导致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教学积极性下降、进一步拉大城乡教育差距。为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应增强农村薄弱学校教师职业的吸引力,重视教师的专业培养,提高农村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是全民性的事业,学校、社会、家庭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共同行使教育职能,方能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 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山区农村学生家长也越来越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仍不以为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严重脱钩,这也是山区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确,在当今城市里“望子成龙”之风盛行,唯恐自己的子女难成气候而大力加强智力投资之时,由于山区农村受传统小农意识的干扰,认为读不好书,反正回到家里有地种有田耕,不愁没出路,山区农村的很多家长不把子女的学习当一回事。这样,即使学校教育抓得多好,也只可能是孤掌难鸣;致使学生在校表现出厌学、抵触等情绪,从而影响山  相似文献   

14.
农村中小学必须按照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特点、人口素质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甘肃省陇右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从而导致了陇右地区学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比较落后。因此,研究陇右地区课程标准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对积极推进农村地区课程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上来,农村的中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等特点。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这是学生的问题吗?可能也不竟然。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及教师经常出现的同感,笔者对此作了一些尝试的研究,摸索出了一些较为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农村中学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初,中国的主题是救亡图存,面对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和凋敝的农村经济,广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开始关注农村问题。梁漱溟独特的的乡村教育思想在此背景产生,并在邹平展开了乡村建设实验。梁漱溟独特的乡村教育思想对于我国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农村教育和提高人民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城乡教师素质差距较大,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问题已严重影响农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促进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需要改革教师教育体制,建设培训农村初中教师的课程体系,建立农村初中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加强农村初中教师的师德培训.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拉近了我们同外界的联系。特别是2003年国务院召开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以来,远程教育好像清风活水,给农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我们看到了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契机。远程教育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但它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有效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难题,结合这两年的实践情况和遇到的问题,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1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规划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高校教育功能的重要保障。三门课程的教育效果不理想,实践指导能力较弱。以主题班会为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进行三位一体的有机融合,既创新了高校主题班会的内容和形式,又增强了三门学科教育的实效性。三位一体主题班会的课程化建设保证了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推动辅导员专业水平和工作胜任力不断提高的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20.
当前,京郊农村社会经济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如何适应京郊农村经济发展方向开展农村成人教育,是摆在我们农民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教育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只有根据经济发展的进程,及时调整我们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才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也才能够推动和促进教育的发展。当前,京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是: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产业化经营方式的不断发展;农村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新型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迅猛崛起;郊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信息化程度提高。农村成人教育要根据农民对教育的需求,确定自己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当前京郊经济发展对农民教育的需求,探讨农民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