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权保护与国家主权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学者不断提出“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等论调,西方国家借口人权干涉别国的事件更是屡见不鲜。但是,当今世界是一个主权独立和平等的社会,任何国家都不得借口尊重和保护人权,侵犯他国主权和干涉他国的内政。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人权保护和国家主权原则之间的关系,坚决抵制西方学者的错误观点,反对西方国家的不当行为。  相似文献   

2.
美国通过发布一年一度的“国别人权报告”攻击他国人权状况 ,却对本国的人权问题熟视无睹。在国内 ,美国种族歧视严重 ,枪击案件频发 ,贫富悬殊加剧 ;对他国 ,美国推行“新干涉主义”的人权战略 ,粗暴干涉他国内政 ,践踏他国人权。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人权问题愈来愈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斗争的焦点。美国等西方国家以人权作为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与“和平演变”的突破口,对发展中国家展开“人权外交”。正是在与西方国家“人权外交”的斗争中,邓小平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权思想。邓小平人权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他不仅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人权外交”的攻势,严正阐明了我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同时还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保障、实现人权这一科学的正确道路。一、针对西方国家“人权无国界”的谬论…  相似文献   

4.
人权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政治问题。人无论其性别是男是女,都应该享受平等的人权。目前,以美国为主要代表的西方世界,正日益频繁地祭起“人权”这个法宝,动辄以“人权”为名制裁他国。而美国自己的人权状况又如何?历史地研究美国的人权政治,可以宏观地探讨和揭示美国妇女在美国的政治、历史上所处的受歧视的地位及其社会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权问题成了国内国际政治斗争中的一个热点。一些西方国家和国内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不遗余力地鼓吹“人权无国界”、“绝对人权”的谬论,妄图把它当作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和平演变”的工具。深入研究人权问题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人权与法制的关系,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权观和法律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挫败国内外敌对势力反社会主义的“和平演变”阴谋。本文试图说明,人权是相对的,人权与法制的关系是辩证的。从人权的产生、发展来看,人权是一个法律范畴;从人权的内容和形式来看,人权与公民权有着紧密的联系;人权理论和实践表明,人权是有一定限度的、具有法制性的特征,与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6.
一、“西藏人权问题”是怎么回事? 近些年来,西藏分裂主义集团在西方少数人的配合下,煽起了“西藏人权问题”的邪风,最引人注目的是1987年他们演出的双簧。当时,美国的一些议员表现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心中国的西藏,又是联名写信,又是通过所谓“西藏问题”的修正案,攻击中国在西藏“侵犯人权”。另一些国家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无用”在高师学生中早已强烈地反映出来了,许多学生把心理学共同“必修”课说成是“逼修”课。这个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必修课的基本问题没有弄清楚,或者人们坚持的是一些陈旧的观点。本文就公共心理学课的性质、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教材的内容和体系等方面的基本问题进行尝试性的探讨。一、性质高等师范院校的心理学共同必修课应作为什么性质的课来开设?归纳起来,有两种基本观点:一是强调给各科学生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以利于将来应用于教育和教学实践:一  相似文献   

8.
加强对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教育余庸人权问题关系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切身利益,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一个焦点。近年来,西方一些敌对势力,伊然以“人权卫士”自居,鼓吹“人权无国界”,开展“人权攻势”、强行推销...  相似文献   

9.
利用人权问题来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攻击无产阶级专政(我国叫人民民主专政),是西方反动势力的一贯手法,也是他们渗透、颠覆、“和平演变”社会主义的主要武器之一。近来,由美国带头的某些西方敌对势力,更是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蛮横地干涉我国制止动乱、平息暴乱这个纯属中国内政的问题,妄图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搞清楚人权问题,对于我们进行反对“和平演变”的斗争是十分必要的。人权,一般是指人身自由及其他民主权利,也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那么,在社会主义国家,究竟有没有人权呢?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尊重公民合法的、合理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人权状况》白书皮(以下简称“白皮书”)是我国第一次较系统地论述我国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立场和基本实践的重要文件。它的发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特别是现实政治意义。 人权问题是当前国际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国际上,西方敌对势力打着人权外交“幌子”,推行强权政治,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个时期,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以“人权卫士”自居,把人权作为他们的专利品。他们认为,只有他们才有权对人权作理论解释和法律解释,只有美国的人权模式才是唯一正确的普遍适用的人权模式。他们在各种场合高谈“人权”关心“人权”,并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去干涉别国的内政。是不是只有发达国家才有人权,发展中国家就没有人权?只有资本主义国家才有人权,社会主义国家就没有人权?当然不是!问题不在于要不要人权,而在于要什么样的人权!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资产阶级人权观存在根本区别。一、在人权产生的根源及其发展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和一切权利一样,“人权不是天赋的,是历史地产生的”。人权无论是作为一种理想,还是作为法定权利,它的产生、实现和发  相似文献   

12.
人权概念是人权理论中最为复杂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人权既不是西方的所谓自然权利或“天赋人权”,也不是我国一些学者所谓的“道德权利”或“公民权”,而是一个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和法律的概念。从法哲学的角度看,人权与自由、平等、利益、民主和法治五个范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人权概念应从它们的联系中去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13.
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NCTM)在2000年出版发行了《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与之前相比,此文件中“问题解决”这一过程标准,在坚持以前的一些基本观点的同时,进一步明确“问题解决不仅是学习数学的一个目标,也是学习数学的一种主要方式”;而且增加了新的目标——“使学生能够检验和反思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由此可见,“课程标准”的制定必然有一个继承和不断改进的过程。自我国的数学课程标准将“解决问题”作为课程目标提出以来,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变化和问题。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同时,应根据我国的国情,继承和发展我国在“解决问题”方面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成果,研究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如何看待西方“人权外交”张史传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自70年代以来打着保护人权的幌子,大力推行“人权外交”,将人权问题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美国“人权外交”的中心思想,就是在保持强大军事力量和核力量的前提下,把人权作为美国外交的基石,把对别国人权状况的判...  相似文献   

15.
人权与国权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权理论和实践问题。正确分析和回答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针对西方一些国家竭力鼓吹的所谓“人权至上”、“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等荒谬论调。以及借此干涉别国内政和侵犯别国主权的霸权主义行径,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了国权重于人权的思想。1989年10月,他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说:“人们支持人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过程中,“教”要为“学”服务。教师必须真正尊重每一个学生,不可轻易地否定学生的观点、看法、想法,伤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充分给学生一些自主选择、自由加工的机会,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加工中学习创造,在不断探索中有所发现,在进一步参与中发展自我,完成认识的变化和飞跃。如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时,由于学生的观察角度、理解能力、知识水平、个人经历的差异,对问题的看法肯定会有许多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我尝试展开集体讨论,让更多的学生参与选择:“你们认为谁说得更好?”“你们认为谁的想法更贴近…  相似文献   

17.
人权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的人权思想不是像有些理论家那样进行抽象地纯理论的论证和推演,而是从人权与国权、民族自决权和社会公平等方面的关系上,深刻地论述了他的人权思想,尤其是他把国权放在人权之上,强调国权重于人权,并尖锐地批判了“人权高于国权”的论调。这也正是邓小平人权思想的基本特征。因此,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一些国家蔑视国权、民族自决权,甚至以人权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的当今世界,认真研究、学习和宣传邓小平以国权为重的人权思想,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天赋人权”论的物质根源 人权就其字义来说,指的是人作为个人所具有的权利。这种权利通常是由国家通过法律确认或赋予的。 人权来自何处?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总的观点是:人权来自天赋。因此在法国1789年的《人权宣言》中又把人权称为“自然权利”。天赋人权与人的“自然权利”是一个意思,都是说人的权利不是来自“神”(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虽然说,人权是“从他们  相似文献   

19.
主权与人权的关系问题是当代国际人权领域的一个根本问题。从国际法与国际人权实践的角度来说,主权高于人权,维护主权是实现人权的保障,没有国家主权,个人人权就失去了根本保障。在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到来的国际大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自己的战略意图出发提出诸如“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等主张,并在国际社会广泛推行。这些观点成为某些国家干涉别国内政、推行强权与霸权的理论依据。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强调主权是人权的保障,主张尊重主权、促进人权、反对霸权,并在国际人权实践中加以实施。  一、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将“人权原则”、“民主原则”等国内政治原则运用在国际关系中,严重挑战国家主权原则、主权平等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和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美国等国以“人权原则”为理论盾牌进行的“人道主义干预”,造成了新的人道主义灾难,其以自己的“民主模式”改造他国的行为,则是与国际关系民主化背道而驰的。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各国的相互依存加深,同时实力原则和强权政治仍在起作用。应认清国家主权原则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所面临的挑战,以避免“人权原则”和“民主原则”成为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国家干涉别国内政的借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