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9 毫秒
1.
中国古代社会存在着相对发达的契约法律制度,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契约法原则,其中主要有当事人合意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符合法律、道德与习惯原则。古代契约法的原则是中国古代契约具体法律规范的基础性原理和契约活动的决定性规则,促进了当时社会民事法律关系的安全和稳定。同时,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中国古代契约在订立和履行方面也形成了独特的制度和规范。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契约制度,开始于商周时期,经过秦、汉、唐、宋、明、清等封建社会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契约制度。针对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发展和研究,可以明晰契约制度发展的轨迹,了解经济和社会文化因素对契约制度所产生的影响,从而完善当代的合同制度。现代契约主要有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文章根据这三要素从古代契约的主体、形式的变化和内容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发展。了解社会变迁对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很早即有契约,但契约主体的自由意志受到扼制以至泯灭。中国古代一直缺乏现代契约精神;古代契约不是自由意志的结果,反而表现出浓厚的身份性。本文通过对古代契约身份特点的分析,希望人们正确认识古代契约制度。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弘扬现代契约精神,在中国需要来一次真正的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敦煌买卖契约的分析,认为敦煌买卖契约构成我国古代民商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契约要素条款齐全,合意制度,担保制度,时效制度等现代契约制度都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而且已萌生出“官有政法,人从私契”公法与私法之法律基本分类。  相似文献   

5.
诸山 《中国德育》2008,(8):92-92
历史上的中国不是一个传统的契约社会,也缺乏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但契约意识在古代中国早已存在。先秦时期,统治者和民众、个体与社会共同体之间通过“礼”与“信”的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6.
"智"作为儒家基本伦理范畴,用以分辨是非并选择方法和途径以实现"仁"。这种"自我归责"体制被移用于对契约行为规范时却导致了对契约相对方主张权利的规则缺失,如官方格式化契约对契约行为的规范仅具有象征性,并无契约解除制度等。这不仅反映了礼制所规范的伦理关系对古代契约法形成的影响,而且表明了契约法作为外在性规则被省略后留下的"空白",被以对"智"的正当追求而自我选择的符合礼制要求的行为规则所填充,这部分难以在直观中显示的"潜在"的行为规则构成了古代契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只有公法(刑法)没有私法(民事法)"等观念的影响下,法律史学界的契约研究也呈现出"国家"缺席的状态。但通过对清代各类法律文献想梳理和契约文本中透露出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到,清代不仅制定了详细的和对不动产买卖契约有重要关联的契税制度,而且国家法律对不动产买卖契约的主客体资格、契约的书面规范等都有细致的规定。这些契约规范也和其民族立法精神、治吏思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强烈的"公法"色彩。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年来徽州文书学研究作为一门学科的兴起,契约文书研究越来越成为一门显学,但是也明显存在着对近代特别是民国以来华北契约文书重视不够的倾向。近代华北契约文书的研究,一方面应该大量搜集资料,一方面应该借鉴古代历史文书研究的经验。近代涉县申氏契约文书的命名、分类、特点及学术价值的研究,对传承无序的契约文书的研究将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古代小说中的报复负心汉故事涉及了许多法律问题,如男女爱情契约的风险、被抛弃女子的人格权和名誉权、古代妇女中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等方面。痴情女报复负心汉的实质是她们争取自己的正当利益和精神赔偿。  相似文献   

10.
贺晓燕 《唐山学院学报》2016,29(4):58-65,76
中国社会史研究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历史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学科。随着出土资料、契约文书及民间文献、口述史料的深入挖掘与广泛使用,在中国古代社会史尤其是明清史研究中,社会史已突破传统史学,成为重要的研究范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集合相关文献,对2015年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的热点进行归纳和评述。  相似文献   

11.
我国《合同法》规定的表见代理从合同法的立法目的、意思自治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方面看均存在缺陷。表见代理可以适用于法定代理情形,这是由表见代理设立的基础和目的所决定。当然代理责任的承担应该有异于意定代理,这时可以借鉴交通事故处理中的责任垫付制度,即最终责任由有过错的代理人承担,在代理人不能承担或部分不能承担责任时,如果被代理人有财产可由其垫付,被代理人在垫付后可以向代理人追偿。  相似文献   

12.
农村承包经营户:从独立民商事主体到适当的有限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承包经营户具备非法人组织的六大特征,它应成为非法人的独立的第三民商事主体.应以合伙法的原理来设计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对外对内法律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份额化,理顺农户内部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引进有限责任制,如对老、幼、重疾者等无劳动能力者实行有限责任,实行农村承包经营户破产等特殊的有限责任制,减轻农村承包经营户的生产经营风险,促进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复杂的法律责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民事责任有重要地位。实现法定民事责任的主要途径是民事诉讼。作者认为,在民事诉讼中,应注意不正当竞争案的特点,通过支持起诉,适用诉讼代表人制度,全面追究不正当行为人的民事责任,以充分实现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民事控制  相似文献   

14.
瑕疵担保责任制度是民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而我国建国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虽然民法理论界肯定出卖人负有瑕疵担保责任并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但直到1999年的《合同法》才正式在立法上明确确立了出卖人的瑕疵担保责任,使民法理论与立法结合起来,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因为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因质量问题侵害消费者和国家利益的严重情况,因此,瑕疵担保责任制度在立法中确立,对于保护消费者利益和促使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协议的实际法律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一是合作协议法律性质不明;二是校企双方缺乏合作的内在动力;三是现有的职业教育体制和观念赋予了企业逃避职业教育责任的正当性。要使合作协议起到相应的法律效果,必须要澄清问题的本源———承担职业教育责任是企业的天然职责。基于此,建议修改各层级相关立法,构建一套完善的校企分工合作、共担职业教育责任的校企合作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6.
第三人负担合同是以第三人的给付为标的的,它在各国的法典及学说、司法实践中逐渐得到了确立和承认。它虽然从主体和内容上涉及到第三人,但其效力并未突破合同相对性原则。它的成立与生效有特别要件,其效力虽限定在当事人之间,但债权人也会因第三人的同意而取得对第三人的请求权。而我国《合同法》的第65条并未真正确立第三人负担合同制度.其内容仍有待确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确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地位,是对人的精神价值存在于合同领域的认可和尊重,符合完全赔偿原则的应然要求,是对民事责任体系的理性发展和完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完全可以跨越政策考量和法律技术的种种障碍,在民法领域实现实质正义上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一直难以完全建立,追究其根源,是由其薄弱的法律基础所致。明确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承保模式、承保机构、保险责任等问题应当作为研究的重点。受国外相关制度的启发,我国应当尽力构建以强制环境责任保险为主、任意环境责任保险为辅,环境责任保险同特别基金相结合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管理和保护职责不是基于《民法通则》设置的监护制度,而是源于带有公法性质的《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规定,幼儿园与幼儿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一种教育管理法律关系。幼儿伤害事故分为过错事故和意外事故,在过错事故中,幼儿园按照过错责任原则归责,但是应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方式,在意外事故中,幼儿园不需承担法律责任,解决意外事故的真正出路在于幼儿园参加责任保险和幼儿参加人身伤害保险。  相似文献   

20.
论教师聘任合同的公法规范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聘任合同的目的是实现国家公共教育目标,其建立的基础是教育行政法律关系,行政职权在合同履行中起主导作用,具有突出的公法性;教师聘任合同的缔结与履行以不自由为原则,合同责任的核心并非违约责任,与民事合同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推行教师聘任合同的目的有二,即公共利益和教师合法权益.为保证该目标的达成,必然赋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或)学校在教师聘任合同缔结和履行中的特权并对该特权进行明确的界定与规制,同时赋予教师能与行政特权相制衡的权利.因此,必须贯彻行政特权法定并兼顾教师权益的法原则,适用公法规则对教师聘任合同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