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敦煌莫高窟石窟三维数字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刚  张俊  刁常宇 《家教指南》2005,(4):104-109
近年来,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日趋成熟.各种三维扫描技术的诞生和应用,加之个人计算机在速度和性能上不断突破,大容量存储技术得以广泛的应用,大大促进了文物信息数字化的研究和应用.文物的三维数字化包括:三维信息获取、三维建模和纹理绑定等.目前适用的石窟文物三维数字化技术概括起来有:数字摄影测量、结构光获取和三维激光扫描等3大类.本文结合近期所作的敦煌莫高窟石窟三维数字化工作实践,简述石窟三维数字化技术方法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瞭望塔     
事事关心我国第一位可视虚拟人孕育成功计划明年问世。这是我国“数字化虚拟人”技术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此项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数字化虚拟人”是“虚拟可视人”、“虚拟物理人”和“虚拟生物人”的统称,“虚拟可视人”是把人体形态学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构成人体形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shùzìhuà)虚拟人(xūnǐrén)能够代替人类做许多危险(wēixiǎn)的工作。我国数字化虚拟人的技术很高。这是我国科学家制造的虚拟人体内肝门脉(mài)标本。数字化虚拟人奇观@木木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虚拟人是现代计算机信息枝术与医学等学科相互结合的成果.本研究从数字虚拟人研究进展、虚拟人在人体结构教学、生理功能模拟、体育动作工作分析和运动损伤教学等方面综述了数字虚拟人及其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数字虚拟人应用于运动解剖学教学,能弥补尸体等实验资源不足,有利于学生掌握人体器官的立体结构和微观内部构造,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提高运动解剖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人体是由100多万亿细胞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对这个复杂的自身,我们认识得很不够。虚拟人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人体的数字化模型,实现人体从微观到宏观的结构和机能的数字化、可视化,最终达到精确模拟人体的一项新技术。虚拟人不是真人,而是科学家用计算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末、21世纪初,当今科技最为活跃的二大领域——生命科学与信息技术结合,形成了计算生物学和计算医学,其中在人体模型、人体信息的数字化领域方面酝酿产生了“数字化虚拟人计划”。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口腔领域的不断发展,口内数字扫描已被视为一种更快速、更便捷的临床操作方式。与传统印模相比,口内数字扫描具有实时可视化、无需消毒、模型易于保存、省时和提高患者就诊体验等优点。目前,数字化印模技术在临床工作中被逐渐应用,口内数字化印模与传统印模的准确性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将分别阐述两种印模准确性的现状与进展,分析影响其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口腔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虚拟人智能化角度出发,在虚拟人篮球比赛决策系统的理论基础上对虚拟人篮球比赛决策系统进行了初探性的研究,对虚拟人篮球比赛决策系统建立的过程获得了深入的认识,并提出一些虚拟人篮球比赛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前,地图的扫描数字化已成为G IS领域中获取数据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从图纸的扫描数字化过程中的误差来源研究入手,分析了地图扫描数字化各项误差对成果质量的影响特征及其大小;就图幅变形误差和应采取的纠正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的结论已在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等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得到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拖拉机附加驱动叶轮设计周期长、工艺复杂等问题,在其研制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逆向工程的零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新思路,引用三维扫描技术、逆向建模技术以及CAD/CAM先进制造技术来实现产品的逆向加工。这种加工方式,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正向设计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可为逆向工程技术在农用机械零件加工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基于Maya技术的医学虚拟实验模型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医学虚拟实验的模拟对象是人体及人体器官,一般的建模技术难以达到逼真的仿真效果。通过对医学虚拟实验模型的技术研究,提出了基于Maya技术的医学虚拟实验模型开发流程,并详细介绍了按照其流程创建人体肌系统虚拟实验模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原则。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福建教育学院为例,介绍了利用VRML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三维虚拟校园建模仿真的过程,重点阐述了三维场景建模、场景优化以及场景交互等在构建虚拟校园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并最终实现了交互式虚拟校园漫游系统。  相似文献   

13.
虚拟现实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研究平台的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研究平台的新的设计策略, 简述了其系统的设计框架, 详细描述了其中重要的核心技术. 利用八叉树数据结构构筑虚拟仿真环境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 采用Delphi OpenGL 3DS MAX对从机器人及其环境进行可视化仿真. 并采用摄像修正法修正虚拟几何模型定位偏差和建模误差. 所实现的研究平台软硬件设备成本低, 主、从机器人(机械手)系统及系统中所有软件均由本课题组设计、研制, 系统性能达到了研究所需要的水平, 为虚拟现实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实验床.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AI”已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新的驱动力和思维方式。一种可有效实现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智能互联与交互融合的新技术——数字孪生应运而生。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可构筑联通现实教学空间与虚拟教学空间的数字孪生讲台,并成为在线教学空间的“数字大动脉”。数字孪生讲台可分为在线学习特征分析技术和虚实教学空间融合分析技术,通过“在线教”与“在线学”间的深度融合、映射与镜像,能为在线沉浸式教学注入新的数字生产力。基于此,从教学、技术两方面,探索数字孪生讲台的在线沉浸式教学流程设计与技术运用,即基于混合式平台的教学数据采集与管理,基于多维分析的教学数据分析与建模,基于精准教学和精准管理的数据应用,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在线沉浸式教学体验,进而设计其教学流程。旨在通过数字孪生讲台的多源数据融合、虚实融合映射、教学服务融合优化,促进数字化、智能化课堂的形成,推动数智融合在教学方面的创新性应用,从而形成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课堂数据互动、映射的新形态,进而革新与重塑现代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具有真实感的三维人脸模型在虚拟现实、数字广播、数字教育、仿真应用、游戏娱乐、影视制作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对基于真实人脸的数字化三维人脸建模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目前构造人脸模型的方法,通用人脸模型的生成,人脸特征点的提取,利用提取的人脸特征点重构三维人脸模型,真实人脸纹理合成,最后对真实感的三维人脸建模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reflective response to an intensive studio learning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involving artists, academics and postgraduate students. The authors of this article teach, research and practise in coding, digital design, dance, and virtual and live performance. As lecturers and students we reflect upon and propose future approaches to art practice in tertiary education informed by live performance, performance capture and studio‐based responses to digital and virtual platforms. We reflect on an innova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 of research–teaching nexus as informed by digital and virtual data capture identifying the key element of immediacy in live performance and choreographic improvisation with systems. We reflect on practice‐based inquiry via the Choreographic Coding Lab (CCL) model – a dialogical negotiation between capture technology and interdisciplinary artists in industry and academia. How can we encourage potential studio inquiry as an adapted model in tertiary learning and teaching? Our interdisciplinary voices, presented as authors’ reflections,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o‐based, active learning contexts.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媒体技术,受到众多研究机构的关注与青睐,应用文化领域的虚拟现实技术也成为研究热点。以Unity3D为开发平台,构建一种虚拟现实文化体验系统,并重点分析其系统架构与关键技术。以黄鹤楼文化为实例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虚拟现实的黄鹤楼文化体验系统,对系统各模块进行分析与测试,结果表明其稳定性比传统系统更高。相比传统虚拟现实结合文化的应用,该系统增加了虚拟现实交互体验,为进一步推进大众对虚拟现实技术的认知、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文化领域的交互体验提供了案例参照。  相似文献   

18.
数字孪生是智能制造领域具有重要发展前景的新兴热点技术。在总结数字孪生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地界定数字孪生内涵与特征,凝练数字孪生研究和应用在信息领域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异构模型精确构建与融合、虚拟模型自主更新与可靠评估、多维数据一致感知和基于语义的互理解保证等。提出基于模型池滑动窗口的计算进化分离自主进化机制以应对虚拟模型自主更新挑战,并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场景进行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变革了资源开发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传统的教学方法急需改变。文章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设计了应用于矿业工程学科的数字场景体验式教学方法,梳理并融合专业知识体系,运用虚拟现实与系统仿真技术,以真实世界与真实任务为依据,开发数字场景教学资源库,建设数字教学云平台;形成以学习者为主体、以核心素养发展为中心,采用信息化教育手段、在数字空间完成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与效果,利于适应当前时代特征的多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基于虚拟零力矩点FZMP的在线仿人机器人稳定行走控制方法,以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为基础,建立仿人机器人虚拟样机模型.开发了用于仿人机器人行走仿真的平台,实现了仿人机器人参数化建模,完成了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仿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