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蒲松龄是清代小说家,典型的封建士子,其世界观的主导方面是正统的儒家思想。他创作的《聊斋志异》,无论在思想倾向还是在表现方法上都有明显的儒家思想的痕迹,从儒家思想中可以寻到其创作之“根”。  相似文献   

2.
《许三观卖血记》是先锋小说家余华九十年代的重要作品,作品表现出浓烈的儒家思想观念,显示了余华向中国传统文化回归的创作倾向.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作为“累积型”长篇历史小说在其成书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历史事实、市井传说、文人参与。它所反映的社会思想虽然以正统儒家思想为主体,但这是文人参与创作之后所规范的,其故事本身仍保留有各个时代的文化痕迹。研究宋江这一人物形象的生成,应将他放在《水浒传》成书的过程中,分析其由市井英雄升华为庙堂烈士的历程。宋江是世俗之义与忠义思想融合的典型形象。  相似文献   

4.
儒家思想既是唐代文人生活和文学作品创作的主要文化背景,也是唐代文化和唐代文学内在的精神命脉,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礼乐文化与文士、文学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国家文化政策为文学发展提供导向、文人积极参与礼乐文化建设、礼乐文化在不同文学形态中的渗透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民间讽刺诗与文人讽刺诗(本文所论皆指政治讽刺诗)主讽方向的区别,必须从诗作者的阶级立场和在世界观指导下的创作观、创作目的,以及每个历史时期统治集团用以衡量文学作品的政治标准入手,对各种制约性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这些影响创作的主客观上的制约因素又受当时的文化大背景和讽刺创作的特有规律的影响或支配,因此,区别中国古代民间讽刺诗与文人讽刺诗的主讽方向,又不能脱离对创作时的文化背景和讽刺诗创作规律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叙事的风景——晚生代小说形式技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叙述的形式技巧层面对晚生代小说创作进行分析考察,可以认为,晚生代小说是新时期寻根小说、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之后最具活力的小说现象,它有效地继承了前代小说家所积累的思想艺术经验,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富于艺术意味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受中国传统诗学发愤著书说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创作历史剧时有着强烈的情感倾向:抒发作者科场蹭蹬、知己难遇、去位巷处的忧愤之情。情感支配创作心态,进而表现为历史剧创作中题材选择的现实写照性与主旨表达的自喻性、补偿性。文人创作的历史剧不仅展示了历史剧作品所描写的既往历史,也反映了文人剧作者身处其中的当代史以及文人剧作者个人的命运史。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代小说家的创作在继承现代作家的一些创作成果基础之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和试验,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造就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本文选取了当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家,简要的论述了他们在创作上的得与失,以期能从另外的角度对这些作家有一些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救世理想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古代文人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其对文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日常政治、社会生活之中,更渗透在文艺创作与传播之中,同样对古代戏曲的创作与传播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使“发愤补恨”成为戏曲创作及传播中的一个重要题旨;二是形成了戏曲传播中劝善惩恶,有益风化的文艺功用观;三是戏曲叙事模式中团圆主义的泛滥;四是促使文人剧作家自觉总结和反思历史,赋予中国古代戏曲以深厚的文化意蕴与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0.
研究庾信的由南入北后矛盾创作心态对于更好理解北朝时期由南入北文人创作心态的多重性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作者试从庾信的"乡关之思"着手,辅以对庾信人生轨迹的探求,借以来探明庾信入北后矛盾的创作心态,从而发现其创作风格的变化、影响及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所起到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苏轼在任职凤翔期间的思想极为丰富,其特点是儒道交融,而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同时苏轼开始接触佛学,为以后苏轼的人生思考奠定了基础。苏轼还提出了“秀句出寒饿”的主张,开始探讨文学创作与创作主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生活在湖南乡下的沈从文,在胡适的提携和帮助下,成长为一名大学教授和著名作家。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由于左翼作家的批判以及胡适对他的影响,沈从文不得不"搁笔"放弃文学创作,从事文博工作。但在"极左"思想影响下,胡适却始终是他挥之不去的政治尾巴。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从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视域整合中国美学研究,是实现古代文论范式转换和深度追求的必经之途。与西方的分析思维不同,中国的心化思维对中国艺术独特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心源”、“直悟”和“体味”来探讨心化思维在艺术中的具体表现。不仅如此,本文还从儒道文化“体仁”、“得道”的方式去考察心化思维产生的根源,揭示了儒道文化对推动中国艺术尚内轻外、尚心灵体悟轻理性分析风格的形成所起到的殊途同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从故事情节、相似的人物关系、明确的时间地点等方面出发,探讨了刘庆邦小说创作的自传色彩,并进一步从作家个人情感宣泄的需要、作家创作的心理定势、乡土作家集体无意识等三个方面揭示出其创作自传体小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罗杰教授的版本》是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红字"三部曲中的一部,在作品的创作中,作家突破以往的创作风格,在叙事实验方面作了尝试。作者运用叙事视角的突破、人物品行中的缺陷的暴露、模糊叙述者与隐含作者伦理取位等叙事技巧,为读者营造出叙述的不可靠性和含混性,从而赋予文本多义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6.
游侠是历史的产物。游侠的理念显现出所产生时代的思想烙印,即其侠义行为以及报恩、复仇之举,均源自原始儒家、原始墨家学说。于是,游侠显现出儒的侠化,侠的墨化,儒家节操,墨家行为。侠风、侠骨伴随儒教对东汉整整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的潜移默化作用,从而夯实了后世绵延不绝的游侠文学发展的基础。曹植的游侠诗,既是咏怀诗的先声,也是边塞诗的先声。而咏怀诗又孕育着李白儒、仙、侠合一的诗作。文人之所以酷爱游侠,出自诗人对人格尊严的追求,以及憧憬与宣泄心态的外化。这一心态,一定程度地左右着作家的文学个性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崽崽以海口做为他小说人物活动的空间,以土生土长的海口人做为主要人物形象,展示了海口地域文化特点。文章在对崽崽的作品研读的基础上,从人物、情节、环境方面分析了崽崽小说中的地域文化特征,从而探析了地域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论文认为阿来的《空山》,是作者的精神乌托邦建构,在这个意义上,《空山》的写作是一次精神还乡。这种封闭式美学和挽歌式写作,在美化过往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劫持”了西藏;西藏成为作者的创造物。作者用“六个花瓣”来结构自己的长篇巨制,显示了作者建构宏大历史的愿望,但是由于作者固型化的思维,历史被极其简单化处理,小说在历史书写方面没有突破。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位成长于中原大地上的优秀作家,周大新的小说创作体现出浓厚的儒家文化精神。在创作中他不仅自觉担负起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使命,而且还塑造了一系列能体现儒家人格理想的人物形象;在小说中他还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文精神,体现出儒家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另外,他的小说对家族文化的全面展现和深刻反思也极富儒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张恨水作为著名报人作家,其艺术主张与新闻观念之结缘,其作品创作与传媒特性的契合,丰富了我国文学理论与新闻理论的研究,成为张恨水作品的新闻传媒表达模式的主要表征。在二十世纪上半期的中国,无论是张恨水选择了新闻传媒,抑或是新闻传媒选择了张恨水,都是偶然中的一种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