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3 毫秒
1.
我国陪审制在我国遭遇了尴尬局面,陪审制是我国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充分实现社会主义的司法公正,该制度在我国就有存在的必要性.作者首先阐述了我国陪审制的历史沿革,并分析其立法和司法上存在的缺陷.在立法上,该制度没有宪法和相关的法律依据;在司法上,陪而不审的现象严重.在此基础上,作者对重塑我国陪审制的对策进行了思考,提出了重塑我国陪审制度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陪审制是一项刑事诉讼或民事诉讼案件审判制度,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审判机关都曾实行或仍在实行陪审制。近年来,陪审制度重新成为我国立法界、理论界和司法实践部门关注的热点。这一制度的命运如何,将会深刻影响到我国司法的走向。  相似文献   

3.
陪审制是民主制度在司法领域的表现,是民主制度的一个结构。目前我国的陪审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其在立法上的“降调”和实践中的问题相互作用,这种趋势任其发展将大大地削弱中国的陪审制。为此,必须完善和改革陪审制度。笔者认为,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在现有陪审制的基础上,消除弊端,完善具体制度、规定和实施过程,仍是目前最佳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作为司法民主的重要体现和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陪审制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陪审制度是使人民可以以非职业法官的身份参与审判活动,行使国家司法权的一项制度,是司法民主的重要体现。与美国陪审制旺盛的生命力相比,我国的陪审制却面临"陪而不审"的尴尬境地。随着《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的实行,我国人民陪审制度有了一定完善,但是仍然存在许多尚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5.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对于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制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在立法理念、立法原则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从根本上说并不利于我国陪审制的发展。从对决定中缺陷的分析,揭示人民陪审制度的改革应注意从陪审制的本意、实际的可操作性等问题入手,提出了一些建议,对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借鉴前苏联人民陪审制的经验,在大陆法系国家参审制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从历史上看,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在革命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人民陪审制越来越与司法审判的要求不相符合,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对我国具体社会历史条件的考察,进而对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陪审制度萌芽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发展于英国,成熟于美国,变异于德国和法国,衰落于当令世界。其理论基础在于有利于司法民主、司法公正、司法独立、司法廉洁、普法教育。陪审制度在近现代社会遭到了来自理论和实践上的挑战,许多国家纷纷限制、削弱甚至废除陪审制。通过尝试从陪审制度体现司法民主的局限性、司法公正的乏力性、司法独立的空洞性、司法廉洁的不可行性、普法教育的缺陷性,质疑其存在价值,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废除人民陪审制的建议,从制度体系、人文传统、社会历吏、经济效益、发展趋势等五大因素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8.
武文举 《河南教育》2008,(9):102-103
代表人诉讼制度是我国解决群体性纠纷的诉讼机制,它体现了民事诉讼公正与效率的价值,对于群体性纠纷的解决有着其他诉讼机制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然而,由于其在立法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以及司法环境的不容乐观,使得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率并不高.这就需要我们立足于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研究,在立法上不断完善,促使该制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司法实务中经常被运用。然而由于该制度在立法上规定至为简略,很难形成和谐易适用的体系,且立法与司法解释间存在冲突,因而导致司法过程中适用法律不统一,第三人权利屡遭侵犯的现象,完善我国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陪审制度具有彰显司法民主、强化社会监督、实现民间智慧与法律规则的协调与融合等作用,但因存在立法冲突、适用范围不明、职责不清、基层法院不重视等问题,使我国的陪审制在司法实践中普遍表现为"陪而不审,合而不议",不能真正体现设计之初的价值目标.因此,应该从恢复宪法地位、明确适用范围、改革选任资格与程序、细化权利与义务及完善保障机制等路径去完善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  相似文献   

11.
章通过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由来、发展及存在的分析,以及中外陪审制度的比较,提出我国人民陪审制度不仅不能取消,而且需要完善并进一步阐述完善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陪审制的源头和实质着手,对陪审团制和参审制做了比较分析,指出了我国人民陪审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作了透彻地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了诸多完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人民陪审员选任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陪审员的选任制度是陪审制度得以合理运作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广大民众参与司法审判的效果。选任制度中蕴含了民主、自由和公正等价值,具有研究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陪审制度是司法民主的产物,我国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都实行陪审制度,但二者却有着很大的差别。我国内地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根植于前苏联,而前苏联的陪审制度又是效仿大陆法系。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陪审团制度是随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建立而诞生的,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根源于英国却又不尽相同的陪审团制度。从价值目标上看,我国内地人民陪审员制度与香港陪审团制度都追求司法公平、公正,但在性质、功能、人员的选择、运作程序、陪审意见效力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通过比较二者,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的两种陪审制度,而且对“一国两制”下两种制度的互相借鉴,以及完善我国内地的陪审制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深层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人民陪审制仍属于参审制的模式。参审制最大的误区,就在于让非专业法官解决法律专业性问题,因此违背了诉讼的规律,在很多方面存在致命的缺陷。要让人民陪审制在中国真正发挥弘扬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保证司法廉洁的功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进行司法民主与公正为核心的司法制度改革,陪审制度在维护司法公正与促进政治民主方面的固有价值又被社会重新唤起。在近几年陪审制度改革的理论探讨与一些地方实践探索中,有些问题值得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本着眼于司法改革热点问题,梳理了陪审制的历史沿革,探讨了其产生、发展、辉煌及衰落的原因和背景.介绍和评价了当前的陪审制存废之争,并对陪审制未来发展趋势阐明了自己观点.以期对改革决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陪审制度是国家审判机关吸收非职业法官或非职业审判员参加刑事、民事案件审判的一种诉讼制度。在我国为体现司法民主将其称之为人民陪审员制度,它在司法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其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影响了它的广泛运用。在新一轮司法制度改革中,有必要对我国现行的陪审员制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9.
陪审制度的本质是一种重要的民主政治的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陪审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是人类走向民主文明的司法制度形式之一.我国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次较全面系统规范陪审制度的法律文献,克服了陪审制度在前期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立法不足,对理论领域陪审制度存废的争议也做出了立法意义的结果.但是我国陪审制度依旧还存在着价值取向不确定,法律地位偏低等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吸收普通民众参与的司法方式,人民陪审制度蕴涵着政治民主、司法民主以及司法公正的价值。但是随着法制建设的深入及其自身不足的不断突显,人民陪审制度的作用开始减弱,使人民陪审制度的独立价值难以有效实现。因而应该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模式进行结构重塑,使之焕发固有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