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新加坡对全国华文课程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反思,并于2007年开始实施《小学华文课程标准》。本文通过解读新加坡此次颁布的《小学华文课程标准》,并与中国新课改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能对中国语文课程目标的设计有所启示,为修订和完善语文课程标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层面、文本呈现、文本表述三个方面,反思《语文课程标准》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完善《语文课程标准》的不足之处,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3.
“轰轰烈烈”的新课改至今已进行多年,从2001年7月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到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在对新课标的学习、解读及课堂的实施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理性地反思自己,对浮光掠影、乱花迷离的语文课堂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8个字的课堂——倡简、务本、求实、有度。  相似文献   

4.
反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理论层面、文本呈现、文本表述三个方面,反思《语文课程标准》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完善《语文课程标准》的不足之处,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3-4年级)提出了“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的要求。三年级不再有整节的识字课,识字任务分散在各个环节。怎样才能扎扎实实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呢?在对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的教学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颇有收获,现将体会归纳如下,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6.
17.《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有哪些新的策略?这次课程改革,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提倡学生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速度有了量化指标,并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18.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哪些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教师要努力…  相似文献   

7.
何柳 《现代语文》2010,(1):148-149
迄今为止,语文新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地走过了八个春秋。在这八年里,无论是课程理念还是实践课堂,语文教学都发生了许多变化。从初始积极努力的小面积推行到逐渐大规模大范围的普及,可谓风起云涌。在课程改革前期的几年里,教育领域的各个部门的个人,从上到下,大力进行倡导和学习。而在近两年里,更多的学者和教师鉴于课程改革进行的经验和困难,先后走上了此起彼伏的反思征途。作为这次新课程改革启动标志的根源件和纲领性文件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在反思中则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评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9.
罗德新 《小学语文》2013,(10):48-49
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课标(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这一轮课程改革我们走过了11年。我在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基础上,针对课标关于作文教学的“坚持”与“变化”,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文学主题教学的主要弊端》针砭语文教学痼疾,促人反思;《阅读教学一定要导好文本学习》纠偏救失,呼吁课改仍要抓纲务本;《语文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历时演化》帮助教师历史地、发展地理解“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11.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倘若每个语文教师都认真地反思一下,我们是否发现在有意无意中已剥夺了学生的思考权呢?  相似文献   

12.
1903年由张百熙、荣庆和张之洞拟就,经清政府颁发实施的《奏定学堂章程》,标志着中国现代语文学科的确立和现代语文教育的开始。现代语文教育发展了一百多年,探索争鸣了一百多年,如果从哲学的视角反思现代语文教育探索争鸣的内容,无非包括四个方面: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的目标、语文课程的实践策略、语文课程实践的过程与结果。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或本质)的探索,教育部在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已明确定性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对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都进行了重大改革和调整,对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关专家提出,增强中小学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是有效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反思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不良倾向周丹在《现代语文》2007年第8期上撰文认为,由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错误解读,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已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一是语文教学中新的形式主义倾向。其病症一:无效讨论,难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李协彬 《云南教育》2005,(17):21-22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既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注重其人文性,这体现了语文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回归与反思。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既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注重其人文性,这体现了语文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回归与反思。一、阅读中,  相似文献   

17.
就《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自己参加2011年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的感受,谈谈对高中语文作文的看法。一、《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作文"的相关要求1《.语文课程标准》中在"表达与交流"一项中对于作文提了9条要求,我们将其中最主要的摘录如下:(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社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九十年代末发端于《北京文学》波及全国的关于语文的大讨论。为语文课程教育改革创造了足够的舆论氛围,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颁布,标志着我国正式拉开了语文教育改革的序幕。时至今日,可以说《语文课程标准》理论在实践的验证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王芳 《现代语文》2011,(6):140-142
一、语文课后练习题的重要价值 我国于2001年6月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此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相应地于2001年7月和2003年4月公布,这标志着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正式启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所追求的是通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交融,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因此,在指导作文备考时,教师应该认真细致地研究《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作文部分的要求,并把这些具体的要求落实到日常的教学和备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