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切景语皆情语.客观存在于大自然中的景物本来就是人们生活的背景.在叙述人物活动时如果能采用一些描写景物的方法把背景呈现出来,营造出一定的氛围,那么不仅便于人物的抒情,而且能使读者在阅读时身临其境,留下更深的印象。这样的考场作文在同类作文中占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作文城“人物活动室”要进行“作文人物模特表演”。将安排最有代表性的作文人物同小作者见面亮相,有不少小作者也被邀请来到这里,与“作文人物模特”见面,学习表达方法。出台亮相的作文人物,是个叫“亮亮”的,性格特点爱打乒乓球。作文老师要求大家看了“作文人物模特”亮相之  相似文献   

3.
[引导文]在看图作文时,同学们常常会遇到画面是人物的看图作文。怎样写好画面是人物的看图作文呢?一、观察图画,确定中心思想写画面是人物的看图作文,首先要仔细观察图画,看清图画上画的是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物,谁是主要人物,他们在做什么,他们这样做说明了什么。人和事是分不  相似文献   

4.
孔丽 《考试周刊》2014,(61):48-48
<正>1.关于作文教学1.1写外貌不用"有"。在写人物的作文中,老师总是提醒孩子们要把人物的外貌写具体,而且要抓住人物主要特征写,这样才能把人物的特点写清楚。孩子们一动笔,大都这样写:"老师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这是大部分孩子写人物外貌时的一种最基本的套路,初读时不觉得怎样,多读几遍就稍嫌啰唆。蒋老师建议在写人物外貌时可以把"有"去掉,变  相似文献   

5.
崔景苏 《初中生》2015,(27):12-13
中考作文,大部分要求写记叙文.无论是写人为主,还是记事为主,总会有人物活动在其中.在描写人物时,如果能抓住典型动作进行描写,人物的一举一动就会像电影镜头一样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让读者读懂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在作文中,如何抓住典型动作写活人物呢?  相似文献   

6.
“看图作文”,顾名思义就是要看清图画,根据图画的意思来作文,因此,首先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但是光有这些还不够,还不足以把静止、无声的画面写活、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情趣。那怎么办?请打开思维的闸门,放飞想象的翅膀,一边观察,一边展开丰富的想象。那么该怎样想象呢?同学们试一试这样想象吧:一、由静想象动。根据画面的提示,想象画面中的人物干了些什么?正在干什么?具体是怎样干的?还会干些什么?画面中景物的活动、变化情况怎样?二、由无声想象有声。根据画面中人物、动物的表情、动作想象人物、动物的语言以及其发…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正处于作文的起步阶段,如果作文命题的范围过大、过笼统,缺乏趣味感、朴实感,必会造成学生作文的心理负担。这样不仅效果不佳,还会使学生对作文失去信心和兴趣。缩小作文的命题范围、肢解题目、化繁为简、循序渐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致的有效途径。比如要写一篇“记一次活动”的文章,我们不妨把某些具体活动肢解为几个片断,按分解活动的过程、分解不同的场面、不同人物的行为、同一人物的连续动作等方面命题。如“这次活动真热闹”、“××同学真带劲”、“这会儿真紧张”、“同学们多高兴啊!”由肢解到汇集,串断成篇,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体会到作文有径可寻,排除提笔成文难的心理负担,以增强写好作文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8.
一提到作文,许多学生胸中无点墨,又缺乏写作素材,因此便产生畏难情绪和厌倦心理。迫于无奈只得敷衍了事。这样,在他们的习作里反映出诸多的问题:记事作文选材老套,没有新意;写人的习作,对人物的刻画不细腻,不能很好地反映人物的特征;想像作文,想像力匮乏,甚至有些内容也不切合实际。久而久之,造成了孩子消极的作文心理,一看到”作文”二字就望而生畏。这个现状促使作为教者的我陷入沉思:怎样使学生从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变成愿意写作文、爱写作文、会写作文呢?在实践中,笔者采用了以下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有很多教师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只要使用了录像,就自然能提高教学质量。其实不然,录像介入时机恰当、方法适当,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我在教学中,摸索出了一套作文教学的结构方式,即播放录像———范文分析———画面定格———片断训练———重放录像、修改讲评。这样就使得录像的运用与教师的课堂指导、学生的学习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作文教学真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基础训练四第五题:写自己参加过或看到过的一个场面(如运动会),把主要人物和活动写具体。我根据习作要求,设计出作文教学的方式。一…  相似文献   

10.
关于写作,常听到很多语文教师或者父母这样要求孩子:写人的时候,一定要写出这个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这样人物才会显得生动!他们似乎觉得只有这样要求,学生的作文才能生动。可是最后,很多孩子的作文看上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与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浙江肖羽凤小学生作文写不具体的主要原因是观察能力差,表现在观察的目的性不强、观察的面狭窄以及没有掌握观察的方法。从观察对象分析,观察变化着的动态事物和人物活动地观察静态事物更困难,因为事情的发展和人物的活动是经常变化的,而...  相似文献   

12.
我是语文老师,同时又兼一个班班主任。语文老师当班主任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通过作文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的内心活动是很少外露的,但一旦诉诸文字,又常常掩盖不住。我曾经布置一篇作文,要求学生写一个人物。在交上来的作文中,有一篇深深触动了我。这篇作文是我班王丽君用书信形式写的——写给妈妈的一封信。  相似文献   

13.
张爱民 《江西教育》2003,(17):23-24
口语交际是新课程标准下的时代宠物,其崛起极大地推动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着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之后进行"书面交际"--用作文的形式把活动的有关情况包括活动的起因、经过、结果,活动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以及活动的场景布置等写下来,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作文形式,笔者称之为"交际作文".  相似文献   

14.
也有考生这样构思作文:把平日阅读的名篇故事加以改编,让篇中人物处在当今时代中活动,具备当代人的思想,将人物故事与当代生活非常有趣地联系在一起.这种构思套路在表现效果上显得非常新颖滑稽,幽默有趣,具有鲜明的讽刺色彩,往往凭借表现形式的新颖获得高分.根据其特点,擅称之为"名篇故事当代版".……  相似文献   

15.
学生笔下的人物大多一个样,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学生在观察人物时抓不住特点,所以写不出富有个性的人物。为此,我设计了一堂将作文训练穿插于游戏活动中的作文训练课,过程是这样的: 课伊始,宣布本节课的内容是做一个“让我猜猜你是谁”的游戏。要求学生在游戏中做到“抓住特点,仔细观察,大胆发言,仔细倾听”。接着宣布游戏的规则:游戏需七个人,一个人被蒙上眼睛,其余六人牵着手围着他转圈。蒙着眼睛的同学伸手去抓这六位同学,抓到后要猜出被抓的同学是谁,还要说说这位同学的外貌特征。如果猜不出,其余的同学可以通过描述被抓…  相似文献   

16.
我的大作文教学观的含义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作文教学,将作文教学与整个中学语文教学联系起来,从不同角度为作文教学创造有利条件,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写作能力。具体说就是要以作文教学为中心来组织整个中学语文教学活动。这就要求作文教学不仅只有学生的写作训练和教师的评改,还要有课文教学的紧密配合,有为提高学生文学修养水平而安排的文学作品欣赏活动以及为调动学生文学兴趣和写作积极性而组织学生自办文学小报等项目。比如说上鲁迅先生的《故乡》一课,教师备课时先得找准与作文教学的结合点——通过写人物的变化,反映出故乡的变化。然后在上课时通过分析课文中写人物的方法,比如写闰土,写杨二嫂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对比等方法,让学生明白这样能很好地写出人物的变化,有力地表现文章  相似文献   

17.
刘小凤 《甘肃教育》2013,(19):88-88
即指导学生仔细阅读作文新材料,逐句理解。在读懂新材料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中提供的画面、人物的活动这个“藤”,去揣摩新材料所蕴含的立意这个“瓜”,从而确定作文立意。这种方法,适用于叙事类作文新材料立意的确定。  相似文献   

18.
抑扬生变     
在作文里刻画人物的过程中,有时为了赞扬往往先贬;有时为了批评又往往先扬(写其表面上的好)。正是这样,  相似文献   

19.
初中阶段语文教材和写作没有有机地融合,写作只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相关。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解决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利用课本资源进行写活人物作文指导的做法有:将丰富的课本资源进行梳理归类,在阅读中积累写活人物的素材;结合学情,利用课本指导片段写作,在仿写中提高写活人物的能力;阶段整合,把片段写作中获得的能力用于成篇作文的写作。  相似文献   

20.
翻开每年的高考优秀作文,以历史人物为素材的作文比比皆是。因为这些历史人物人生经历和精神世界的丰富复杂提供了创新的可能,加上这些人物身上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丰厚作文的文化底蕴。可见这样的素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