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试验表明,施肥对高粱杂交草的生长及干物质积累影响显著.不施氮肥的高粱杂交草植株细小,叶片黄化,老叶提早脱落;施氮植株茎杆粗壮,叶色浓绿,但易于遭受虫害.施用氮肥能极显著地增加高粱杂交草的株高,在不施氮肥的情况下,施用磷肥则对株高有抑制作用.氮肥也是影响高粱杂交草干物质积累的主要因素,施用氮肥的各处理干物重均极显著高于不施氮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施肥对高粱杂交草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表明,施肥对高粱杂交草的生长及干物质积累影响显著,不施氮肥的高粱杂交草植株细小,叶片黄化,老叶提早脱落;施氮植株茎杆粗壮,叶色浓绿,但易于遭受虫害。施用氮肥能极显著地增加高粱杂交草的株高,在不施氮肥的情况下,施用磷肥则对株高有抑制作用。氮肥也是影响高粱杂交草干物质积累的主要因素。施用氮肥的各处理干物重均极显著高于不施氮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土壤磷酸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砂姜黑土、潮土、黄褐土和水稻土的磷酸酶活性 ,分析了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机磷的关系 ,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的有机肥料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1)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机磷含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土壤磷酸酶活性可作为指示土壤肥力的指标。 (2 )施用有机肥料可明显提高土壤磷酸酶活性。 (3)一般在施用麦秸、猪粪 10天左右 ,土壤磷酸酶活性便可达到最大值 ,以后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施肥对“秦油二号”杂交油菜氮、磷、钾营养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氮肥,增加植株氮、磷、钾吸收强度和植株含氮浓度,但对植株磷、钾浓度无明显影响。氮磷配施既能显著提高植株氮、磷、钾吸收强度,也能增加植株氮、磷、钾浓度。在施用氮、磷肥料基础上配施氯化钾肥,降低了植株氮、磷吸收强度和氮浓度。施肥使油菜氮,磷营养吸收高峰推迟。吸氮高峰期在油菜苔期,吸磷高峰期在油菜花角期。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与磷肥配合施用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比单施氮肥增产23.2%,比氮磷钾配施增产11.4%,每亩增收三十无以上。  相似文献   

5.
土壤磷酸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本文研究了砂姜黑土、潮土、黄褐土和水稻土的磷酸酶活性,分析了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机磷的关系,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的有机肥料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机磷含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土壤磷酸酶活性可作为指示土壤肥力的指标。(2)施用有机肥料可明显提高土壤磷酸酶活性。(3)一般在施用麦秸、猪粪10天左右,土壤磷酸酶活性便可达到最大值,以后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6.
杂交稻威优64在开花前或开花后6~7天追施氮肥或氮钾肥,可使开花期、灌浆末期至黄熟初期和收割期的叶片和穗部干物重增加,促进叶鞘和茎秆的干物质运转,但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器官有不同影响。花前施氮钾,叶片干重从开花期到灌浆末期至黄熟初期明显增高,收割期以花前施氮和花后施氮钾效果明显。花前施氮使威优64开花期叶鞘和茎秆干重明显降低。花后施氮钾处理的穗部干物重最高。表明威优64以花前后施(氮)肥、且以氮加钾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砂姜黑土和潮土为供试土样,在小麦配方施肥中测定其肥力,结果提示,低肥田施氮肥,砂姜黑土为180.5kg/hm2、P2O5为82.5kg/hm2;潮上的N为96.5kg/hm2、P2O5为90.0kg/hm2.中肥田中,砂姜黑土N为135.0hm/hm2、P2O5为35.5kg/hm2;期土的N为139.3km/hm2、P2O5为90.0kg/hm2.高肥田中,砂姜黑土N为78.0kg/hm2、P2O5为81.0kg/hm2;潮土的N为106.0kg/hm2、P2O5为76.5kg/hm2.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安徽省中北部地区几种类型土壤对钾素的固定作用以及干湿交替、陪伴离子和反应时间对土壤固钾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对钾的固定速度很快,绝大部分的钾固定是在48小时内发生的,潮土、砂姜黑土、黄褐土和水稻土的固钾率分别为37.18%、32.15%、31.26%和13.41%;干湿交替明显增加土壤对钾的固定量;陪伴离子NH的存在对土壤固钾有明显影响,存在“先入为主”和竞争固定现象。  相似文献   

9.
基于等氮量原则设置不同沼液化肥配施比例,采用干筛法和湿筛法探究沼液化肥两者共同施用对砂姜黑土耕层不同深度(0~10 cm,10~20 cm)各粒级土壤团聚体组成和团聚体稳定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较,随着沼液施入比例的增加,砂姜黑土0~10 cm和10~20 cm耕层的土壤>0.25 mm粒径的力稳性团聚...  相似文献   

10.
施用氮肥可明显改善小麦的产量构成及品质,其种子粗蛋白含量较不施氮区增加30%,而施用氮肥对小麦的发芽率有减少的趋势.在土壤高磷、钾条件下.施用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及粗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但发芽率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成土母质是影响土壤有效硅水平的主要因素,不同母质发育的水稻土有效硅平均含量顺序为:黄土性古河湖相沉积物>近代黄泛>淮河冲积>石灰岩>湖积物>下蜀黄土>长江冲积>紫色砂页岩和第四纪红土>板页岩和酸性结晶岩。土壤pH值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有效硅呈极显著正相关。安徽省水稻土有效硅含量不同地区差异很大,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岗地>沿江平原>皖西山地>皖南丘陵山地.  相似文献   

12.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高磷土壤施用磷肥可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明显改善小麦的磷素营养状况;小麦苗期干物质积累有增加的趋势,但对小麦产量无明显作用,甚至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减少20%复合肥施用量条件下,喷施不同质量浓度NPSAN有机水溶肥料,探索其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NPSAN有机水溶肥处理可增加茎围、叶片数、叶面积和地上、地下部分干物质质量,提高烟叶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其中以400倍质量浓度的NPSAN有机水溶肥处理的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14.
土壤有机磷组分动态变化和剖面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黄棕壤和水稻土的有机磷组分动态变化和剖面分布 ,结果表明 ,用Bow man—Cole法测定的土壤四种有机磷组分在旱地土壤剖面中随土层加深含量减少 ;土壤高活性、中活性和中稳性有机磷在作物生长发育旺盛期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钾肥对番茄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番茄土壤对照试验,研究不同类型钾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新型含钾中微量元素肥料——"碳酶钾"能够提高番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养分的含量,降低土壤酸度、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了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含量;同时还能够显著地增强土壤脲酶、磷酸酶、纤维素酶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肥料效应模型试验方案,在熟红黄泥土上进行春玉米N、P、K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N、P、K施肥比例和用量对春玉米产量有直接影响,其中氮肥施用量影响最大,3种元素的影响大小依次为:N>K>P。  相似文献   

17.
化肥过量施用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为化肥减量增效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基于河南省西华县360个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A),估计农业生产效率和化肥投入的单一要素技术效率,并利用Tobit模型分析化肥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小麦平均生产效率为0.842,化肥投入的技术效率为0.3444,即在当前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可降低化肥投入量的66%,小麦产出不变。农户文化程度、务农劳动力占比和经营面积对化肥施用的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作用,农业收入占比、土地细碎化程度对化肥施用技术效率的提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生态肥与化肥配施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态肥与等量氮、P2O5和K2O不同比例配施与传统施肥方式比较,研究其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不同肥料结构和用量对拔节后的群体影响显著.处理基部1~3节节间长增加,其增加幅度从28.6%依次降低到7.4%.不同生育期主要器官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增加.其功能叶面积变化与生育期、茎蘖位和叶位有关.功能叶面积孕穗期比灌浆期高60.2%;主茎比蘖一高14%,比蘖二高72.7%;不同叶位叶面积大小均表现倒二叶>倒三叶>旗叶.处理平均比CK增产4.7%.在所有处理中,以9 kg/hm2生态肥与纯氮、P2O5和K2O各60.75 kg/hm2的养分结构效果最好,比CK增产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