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推广是微博客兴起的重要条件,而微博客在不断发展中逐渐成为人们信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博客新闻传播的主要特点在于新闻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微博客在新闻传播中的巨大作用也改变了传统的媒体格局,但是不可忽视的还有随着微博客发展引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也让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微博客功能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2.
杨扬 《东南传播》2014,(3):99-100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以微博客为代表的自媒体凭借其快速的信息传播速度、巨大的传播影响力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冲击。本文从新闻源的控制性、话题控制性和采访主体控制性三个角度切入,阐述微博客作为"自媒体"对新闻采访控制性带来的举足轻重影响,论证指出此影响不可逆转,需要新闻从业者提升自身素养,化被动为主动地将微博客转变成为新闻采写利器。此研究对于当下新闻采写与微博客自媒体的矛盾给予解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新媒体,人们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信息的传播途径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对于传统媒体—电视新闻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必须要从电视新闻编辑这方面入手,实现多样化的发展,这样才能提高新闻的质量,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坚持多样化的原则,对新闻事件进行多方面的挖掘,改变当前新闻的呈现形式,这样节目的影响力将会更大,电视新闻媒体也能更好地发挥正面的舆论导向作用,从而维持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也发生了技术性的变革。如今,新媒体等被广泛地运用,使新闻传播进入了全新的数字信息化时代,也为新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数字媒体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被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新媒体技术就是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其对信息进行传播,拓展了新闻传播的途径,增强了新闻传播的速度。新媒体技术为传统技术带来了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所以只有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推动新闻传播的发展。本文从现代信息传播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剖析了现代信息传播新媒体技术给传统媒体带来的生存困境及发展对策。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应用于信息传播的背景之下,只有积极拥抱新媒体技术,创新发展,才能借助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势,融入信息化时代的大潮中。  相似文献   

5.
微博客传播新闻信息的优势和局限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微博客在新闻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种种技术和现实的原因,它也无可避免地有其局限性.如何扬长避短,更好地使微博客能服务于我们的新闻传播事业,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新闻从业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孙晓鹏  李萍 《新闻传播》2022,(5):104-105
新闻是进行消息的表达方式,并有效的运用相关媒介进行传播,让受众更好的进行信息的接收.对于新闻传播来说具有一定的及时性以及真实性,可以有效的帮助受众认清事件的发展.但是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新闻行业自身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新闻写作也需要进行有效的创新,才能更好的满足广大受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的文明在不断地进化着。就目前情况看,单单就新闻的传播来说,渠道有很多,电视、广播、社交软件等都成为了信息传播的渠道,人们获取信息也会更加便利。在新闻类型方面,时政新闻无疑是新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对国家政治的宣传和引领社会的舆论导向,在面对不断发展的时代,时政新闻也需要进行改革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才能够有助于促使新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微博客是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其开创了人际传播的新模式,对突发事件传播的速度促成了传统新闻采访与写作方式的变革。而微博客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也逐渐发挥出强大的媒体聚合效应,从而产生了巨大的新闻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新闻事件铺天盖地,电视新闻直播已经成为大众了解国际大事的重要途径。直播不仅成为新闻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也对受众认知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媒介是人体器官的延伸。"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新闻传媒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在其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诸如利益驱动下虚假新闻的传播报道、新闻信息报道角度的异化,以及新闻报道中对公众合法权益的侵犯等等。在大众传媒视野下,针对国内新闻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只有以信为本,建立诚信新闻报道平台;以实为本,最大限度的保证新闻的原创性;以质为本,提升新闻产业发展内驱力;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国内新闻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钟蕊 《出版广角》2021,(10):74-76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技术与传统新闻传播不断深度融合,传统新闻传播方式出现了"智媒化"特征.智媒升级意味着新闻传播方式的创新与变革,尤其是传统新闻传播方式亟待转型.智媒的发展对传统新闻传播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充分认识到智媒升级给传统新闻传播方式带来的影响,才能进一步提升对智媒的驾驭能力,实现新时代人机互动的相互促进、协同共生.  相似文献   

12.
微博客产品以其不受时间、空间、环境等因素限制的优势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追捧。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及时,用户表达更加自由随意,微博客已经开始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并在沟通方式、沟通范围上产生革新性改变。微博客作为一种网络传播工具,在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显现出表达分散、广度局限、缺乏可靠性等劣势。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完善措施,弥补不足,不断发挥优势效果,对微博客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目前已经成为人们最为常用的信息获取渠道。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广播电视传播领域的发展,给传统新闻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新闻编辑和网络新闻传播之间的区别,并且介绍了网络新闻传播在传统新闻编辑方面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广播电视新闻也取得了更大成就,与此同时,一些新型新闻媒体也相继出现,这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新闻传播的形式,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效率。可见,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契机,但另一方面也对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若要促进广播电视新闻稳定快速发展,就必须明确其现状与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方案。本文首先分析了广播电视新闻存在的问题,又进一步阐述了广播电视新闻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每个环节,基于网络的信息浪潮冲击着传统的新闻媒体,信息传播迎来了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下,新闻行业间的竞争日渐激烈化,人们对于信息传播的质量和速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为新闻媒体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发展变革的机遇。新闻采编是新闻传播的首要也是关键环节,而新闻采编人员则是最前沿的工作者,他们的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着新闻传播功能。本文就目前我国新闻采编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培养新闻采编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国2011年微博客研究的总体进展进行了回顾和分析,认为创新、融合与治理是本年度微博客研究的重要主题。微博客已经成为业界和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而随着微博客传播潜力的不断挖掘,微博客还将成为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基础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4G、5G信息时代的到来,自媒体新闻传播正对我国传统新闻传播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尽管传统新闻媒体在原创新闻、新闻可信度和权威性上远远超过了自媒体,但时效快、强交互性的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同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自媒体新闻的概念进行阐述,分析其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并且提出自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发展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发展状态之下,信息传递的方式越来越多,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随着我们对信息的接触越来越多,这些信息对我们的影响同样在不断增大之中,这样的新媒体时代对新闻采编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新闻采编工作者需要急切提高自己的新闻采编能力,熟悉现代网络形势之下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通过多途径的传播方式认识新闻消息。本文通过对新媒体形式下新闻传播的讨论,对新闻工作者采编能力的培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Twitter(微博客)获得2009年"最热英文词汇"榜首荣誉,这充分说明了IT新技术对网络传播的深刻影响.对网络新闻评论而言,微博客技术带来多元的话题信息,打破了传统媒体设置议题的单一局面;在传播过程中,微博客全程全方位地提供新闻信息,有力地推动了新闻评论的多元展开,新闻评论的价值取向也日趋多元.因此,每一位微博评论者要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疏导消极、狭隘、非理性的思潮和情绪,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建构富有中国特色的传播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人类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适应新媒体发展的新要求、新趋势,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有效信息的快速传播。本文对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特征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提出了促进传统新闻传播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