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从诞生之初就展现出巨大的传播力,给传播环境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媒体环境中,广播媒体的传统劣势逐渐显现,要实现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借助新媒体,开拓新的融合发展空间。本文系统分析了广播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中暴露出的传播劣势,探讨了广播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性,重点论述了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的融合空间。  相似文献   

2.
在新媒体时代,作为传统媒体的对台广播应与时俱进,运用多种新媒体手段,借助岛内新媒体资源,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进一步拓展对台广播的舆论引导空间。  相似文献   

3.
段鹏 《新闻记者》2015,(3):85-89
本文认为,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国广播新闻在转型期的发展特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在商业话语下,坚守新闻立台的理念,注重市场选择、专业主义和宣传纪律三个要素的动态平衡,同时突出强调公共性;二是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力量,创新广播新闻的传播渠道,利用新媒体弥补和强化广播新闻的传播效果;三是通过"走转改"活动,对广播新闻的话语方式进行重塑,建构广播新闻报道的新框架。  相似文献   

4.
急剧膨胀的微博用户正在改变着互联网的舆论格局,百余字的"微言"蕴藏着不可小觑的力量,正在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徽"时代,在传统强势媒体与新媒体的双重夹击下,作为传统、弱势媒体的广播,应该选择怎样的突围路径,从而实现逆势上扬呢?这是每一个广播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所必须思考并做出积极回应的问题.路径之一:无须成为新媒体,但要尽量新媒体化所谓新媒体化,就是借助新媒体技术及其媒介形态,使广播在符合新媒介趋势的平台上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例如广播进入网络新媒体领域,不但可以借助数字广播技术大大增加频率数量,培育并细分市场,同时还可以借助网络的富媒体技术和互动特性,实现由单一音频的单向传播升级为音视频同步和双向传播的广播新形态.再如,广播进入移动新媒体,借助移动新媒体的移动互联技术实现随时随地在线收听或离线点播收听,从而突破传统广播的地域局限,使广播进入细分与聚合的巨大市场.到那时作为传统、弱势媒体的广播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自豪地宣称:广播摆脱了窘境,进入了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全媒体时代.  相似文献   

5.
文春英  隋欣 《当代传播》2012,(6):106-108
数字技术与网络激发了一场信息储存与传播方式的革命。广播行业借助新媒体技术,不同程度上实现了传播渠道的数字化、网络化、接收终端的多样化等变革。我国广播业如何突破技术层面的简单嫁接,实现内容生产与社会服务的良性"化学反应",就需要发挥广播特有的媒介优势——非视觉传播,加以新媒体技术为广播带来的良性变革,实现广播的"适度视觉化"传播。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的诞生和普及给传统的传播理念造成了极大的颠覆。新媒体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信息的传播和获取途径,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变得更加简单和便捷。在全新的媒体传播趋势下,必须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研究和应用,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和价值,提升对台广播效果。文章就新媒体在对台广播中的应用及实践展开了分析和探讨,提出新媒体发展形势下对台广播的策略,并就新媒体与对台广播的协同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增强对台广播的实际效果,并对相关方面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的快速普及与发展给以中短波信号发射为主的对台广播信息传播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提供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当前广播媒体数字化、网络化应用技术的变革,对台广播在技术更新、内容采集、新闻观念等方面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对台广播应坚持并发展自身优势,依靠娱乐、新闻、渠道三大核心竞争力,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对台广播要积极采纳新媒体技术,依靠网络,拥抱数字化广播系统,打破"硬件"技术的限制,为台湾民众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信息内容和广播收听方式。  相似文献   

8.
乐艳艳 《东南传播》2014,(5):I0002-I0002,158,159,F0003
<正>乐艳艳(对台湾节目中心副主任):对台广播融入新媒体实现岛内传播最大化,碎片化入岛是符合移动互联网传播语境的方式。然而,优势与挑战并存。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得传统媒体优势正在丧失;两岸进入全民传播时代,民众需要直接交流情感与思想,广泛参与两岸关系发展进程,对台广播如何融入新媒体实现岛内传播最大化,碎片化传播是符合移动互联网传播语境的方式。在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台湾岛内民众一直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支持者和推动者。岛内媒体竞争激烈,而岛内意识形  相似文献   

9.
范翠萍 《今传媒》2011,(5):123-125
数字化技术的广泛运用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挑战,对台广播也进入到这股洪流当中,面临着全新的传播与生态环境。面对岛内受众这个特殊的群体,未来对台广播该如何适应新媒体的"井喷",最终趟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笔者认为,在追求祖国统一的终极目标下,对台广播应进一步细分岛内目标受众,创新传播策略,建立数字新平台,从而有效提升媒体"软实力",以期获取最大化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求 《中国广播》2009,(4):9-11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新媒体发展大会,意义重大,因为它标志着我台重大战略转型,已由规划阶段转入实施阶段。一年前.在2008年中央台工作大会上,台分党组提出了以整合新媒体业务为切入点,促进传统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构筑多媒体综合传播平台的改革思路。并要求加快制定有关新媒体发展和管理的战略规划,探索建设广电内容集成与运营平台,发挥传统广播的内容原创优势和品牌效应,利用新技术、新媒体为自身发展服务,实现广播和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传统广播产业的升级。一个月前,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媒体时代,对于环保传播而言,传统媒体已无法满足需求,需要借助新媒体实现高效传播。本文将分析新媒体时代与环保传播的关系,着重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环保传播的转变:环保传播机制由单向传播转变为全立体传播,环保传播内容由专业化向大众化转变;研究新媒体时代下环保传播的发展路径与趋势,即靠新媒体提升环保传播能力,利用新媒体引导更广泛人群参与环保,利用新媒体进行环保传播的创新;同时,探索如何利用新媒体,构建可供多方交流的共享平台,汇聚各方力量,形成环保传播合力,促进全社会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以期助力"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穆亮龙 《中国广播》2011,(11):64-66
新媒体所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传播理念的变革。对于针对特殊受众群体的对台广播而言,新媒体的理念具有特别的借鉴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对台广播面临的新形势、新媒体理念对于对台广播的借鉴意义及其运用尝试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媒体融合加强对台舆论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志刚 《军事记者》2014,(12):30-31
进入21世纪以来,新媒体不断发挥及时、全面和海量报道的传播优势,在海峡两岸各项重大活动报道中赢得了广大受众的青睐。作为传统媒体的对台广播,在新媒体时代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应与时俱进,运用多种新媒体手段、借助岛内新媒体资源、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对岛内舆论的引导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包括广播电台在内的传统媒体都受到信息技术的强烈冲击,其生产方式、传播形式、受众群体、市场开发等都产生了诸多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交流模式,使传统媒体点对面的传播形式逐步转变为新媒体多点对多点立体式传播形式.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北京电台)始终重视新媒体传播的新趋势、新技术、新应用,积极探索"台网共做、台网互动",将互联网作为传统广播的新平台,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广播影响力,扩展广播业务的深度与广度,搭建用户与广播实时互动的多媒体平台.  相似文献   

15.
杨涛 《黑龙江档案》2014,(2):110-110
正利用档案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媒介技术的发展影响档案利用的方式与规模。纸质媒介、广播、电视等都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档案利用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在新媒体技术不断进步、影响力逐步扩大的今天,探讨它对档案利用的影响显得颇为重要。一、新媒体及其在档案利用中的运用以互联网、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仅冲击了传统的媒体结构,改变了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模式,甚至也改变了媒体的价值形态及社会的话语权结构。随着新媒体的持续发展以及在社会各方面的不断渗  相似文献   

16.
当前,随着现代化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各种媒体日新月异,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再到人人都可以当"记者"的自媒体,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已无法满足受众的文化和信息需求,"广播+"、"电视+"等新型传播手段更加吸引受众.基于此,地市级广电媒体应当牢牢把握这个机会,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尽快融合,从而促进地市级台在融媒体环境下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7.
董美 《中国广播》2009,(5):63-65
广播作为借助声音传播信息的媒介,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广播日渐出现了它的局限性,面对信息爆炸和新媒体的崛起,现代广播无论是对新闻本身还是编辑必须赋予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网络技术持续进步,人们步入新媒体时代,信息获取方式和阅读的方法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之前人们要想获取新闻仅仅可以借助报纸、广播和电视,时间和空间都比较容易受到限制。步入新媒体时代,传统单一获取新闻的方法已得到显著改善,新媒体变成了全新的交流方法,所以新媒体时代背景中,新闻传播行业需要消除传统的限制,并且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9.
申启武 《传媒》2016,(8):21-23
为适应新媒体时代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中国广播在未来的岁月里将会在确立传统广播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一方面,借助媒介融合的发展契机,通过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变革传统广播的节目形态,丰富节目内容,拓展传播渠道;另一方面,紧随新媒体的发展脚步,充分利用传统广播的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新媒体建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多种新兴媒体迎来新媒体时代。基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介的传播方式与传播范围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具有显著优势的新兴媒体越发受到欢迎,新媒体的出现无疑对传统广播的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可改变当前传统广播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具有重要意义。如能够扩大传统广播受众群体,使广播传播更具时效性,同时具有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优势,以促进广播行业科学稳定发展。基于新媒体时代,需要依托新媒体,更新管理观念、注重市场再定位、构建专业化的队伍,从而实现传统广播与新媒体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