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近些年,由于数字技术和新媒体迅速发展,可视化技术不断提高,数据新闻可视化、互动性的效果也越来越好,《卫报》在纸媒逐渐没落的情况下成功转型,国内财新网的《数字说》表现也尤为突出,由此分析《卫报》和《财新网》的特色和优势,并以此推测我国媒体提高新闻可视化能力还需要哪些努力?  相似文献   

2.
徐翠萍 《传媒》2018,(13):52-54
"数据新闻"在互联网时代才真正迎来了自己的全速发展时期.文卫华、李冰在《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报道——以英国<卫报>为例》一文中将"数据新闻"定义如下:数据新闻形式上图表数据为主,文字为辅;实践上,记者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挖掘等,或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新闻线索、拓展新闻主题,最后将数据用可视化技术,以形象化、艺术化方式呈现,为读者提供系统客观的报道和良好的阅读体验.这是笔者认为最符合中国数据新闻现状的定义.在国际数据新闻领域,《卫报》是业界公认的先锋和模范.作为英国第二大全国性日报,《卫报》充分将传统媒体与新技术巧妙结合,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数据新闻形式.  相似文献   

3.
滕瀚  张双弜 《新闻世界》2014,(6):104-106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可视化新闻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目前,国外一些主流媒体的可视化新闻发展与国内相比,无论是从观点理念、技术手段还是制作团队上都要更加成熟和完善。本文从英国《卫报》中可视化新闻的一些特点出发,分析国内可视化新闻报道存在的差距,初步地对新媒介环境下可视化新闻报道路径进行探究,以期为这一新的报道样式持续发展留下有益注脚。  相似文献   

4.
"数据新闻"作为一种新颖的报道形式2013年后风靡海内外,《卫报》作为数据新闻报道的先驱,其数据新闻实践与探索一直备受学界和业界关注。本文以《卫报》官网"数据新闻"(data journalism)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该专题内全部数据新闻进行梳理分析,力求厘清《卫报》数据新闻历史脉络、目前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时代,作为大数据技术与新闻业的结晶,数据新闻受到国内外各媒体的高度青睐,呈现出一股强劲的发展态势.不同于传统的新闻报道,数据新闻是基于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的新型新闻报道方式.①放眼全球,英国的《卫报》、BBC以及美国的《华盛顿邮报》等国外知名媒体正引领着全球数据新闻实践的潮流.我国媒体也紧随其后,纷纷对数据新闻的实践路径展开探索,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报道——以英国《卫报》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新闻是在大数据时代兴起的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新闻生产方式,它需要新的思维方式与多种能力的支撑.本文以该领域的领跑者——英国《卫报》为例,结合其“2012年美国大选报道”专辑,着重分析了《卫报》开展数据新闻报道的实施步骤和特点,以及数据新闻的兴起与发展给新闻从业者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时代网络新闻的可视化呈现
  1.可视化新闻的出现。数据是可视化新闻诞生的基础和前提。可视化新闻之所以出现,正是为了使庞杂且关系复杂的数据能够以一定的逻辑关系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使受众容易接受信息。2009年3月,英国《卫报》率先成立了数字新闻部,进行可视化数据新闻生产。随着国内外媒体对这一新闻生产方式的关注,以及大数据背景下数据采集技术与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仅仅几年的时间里,数据新闻可视化已被广泛使用。无论是传统的报纸、电视,还是网络媒体,都开始针对受众感兴趣的新闻选题进行数据信息的搜集与挖掘,并通过先进的数据分析过滤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筛选整理,然后运用图表、图示或地图等直观的形式加以呈现。  相似文献   

8.
数据新闻在大数据时代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文章梳理了英国《卫报》、美国《纽约时报》等西方媒体的数据新闻作品,分析了数据新闻生产的全流程,发现数据新闻在新闻价值的挖掘和呈现上有着独特魅力与价值,特别是在揭示数据内部联系、可视化呈现、数据挖掘方面值得国内同行借鉴.基于新闻数据的可供发掘和循环利用的特征,笔者提出搭建数据库及记者服务平台的构想,希望为记者在纷繁杂芜的信息中迅速筛选和解析数据,寻找数据新闻的议题和线索,提供可资参照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长潇  徐静  耿绍宝 《传媒》2016,(14):32-35
随着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发展,与之对应的信息交流行为方式也在经历着不断的完善和蜕变。从“说—听”模式到“写—读”模式,再到当前的“制—看”模式,视觉语言的无障碍性打通了全球信息交流与沟通的壁垒。数据新闻正是利用视觉语言的特性,为纯文字的新闻、海量的数据披上崭新的可视化外衣。通过可视的条理化内容、结构化形式和交互性展示,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视觉与认知互动体验,使受众能够通过清晰的可视化呈现形式跨越对海量复杂数据认知的障碍,触摸数据背后蕴含的意义。这种内容与形式的双向合璧,使数据新闻可视化在当下的新闻生产格局中独树一帜,受到推崇。国外的主流媒体率先进行了数据新闻可视化报道形态的探索和实践,从2009年开始,《卫报》《泰晤士报》《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经济学人》以及BBC、ABC、汤森路透集团等世界级媒体纷纷在数据新闻可视化领域开疆拓土,在当下新闻生产格局中,数据新闻板块的创新实践俨然成为媒体竞争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丁莺 《青年记者》2016,(3):51-52
当前,随着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和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报道的生产过程、呈现形式,乃至受众的阅读习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面对这一行业大势,欧美国家的主流新闻媒体及国内的一些媒体都在数据新闻上展开积极的实践探索.其中,英国《卫报》于2009年成为最早涉足数据新闻领域的传统媒体之一,其数据新闻作品题材广泛且设计前卫,具有权威性和典型性.在国内,网易《数读》是首个采用信息图对新闻内容进行抓取、筛选和可视化展示的网络数据新闻栏目.  相似文献   

11.
可视化新闻区别于利用文字传播信息,以可视化作为主要载体进行信息传播,依靠海量数据传播信息,是一种新型的跨媒体报道形式。本文以财新网的"数字说"为例,探讨国内可视化新闻的生存之道。本文发现,"数字说"的成功之处在于:一是成立数字新闻和可视化实验室,培养专业数字新闻和可视化报道新闻人才;二是以海量数据为依托,重视挖掘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重视受众的参与度,增强与受众的互动;三是合理运用色彩和图形,图表简洁大方,让读者轻松快捷地获取信息。但与英国《卫报》相比,"数字说"的可视化新闻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梁红玉 《青年记者》2017,(15):51-52
数据新闻起源于计算机辅助报道,历经精确新闻、数据库新闻的演变,到2009年英国《卫报》设置“数据博客”版块,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数据新闻.“数据博客”每天都会对Google电子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搜集、统计和分析,借助可视化图表帮助广大的读者解读和理解移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棱镜事件等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国内探索数据新闻的实践始自门户网站.搜狐网在2011年推出了最早的数据新闻栏目“数字之道”,网易的“数读”、新浪的“图解天下”和腾讯的“数据控”随后上线.之后,传统媒体也开始探索这一新兴的新闻报道方式,《新京报》开辟了专门的数据新闻栏目“图个明白”,《瞭望东方周刊》顺应大数据变革进行全刊改版,新增“数读”栏目.  相似文献   

13.
安东 《传媒》2017,(22)
2010年,万维网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就曾经对新闻业的未来发展作出预言:"未来属于数据新闻."而当时,数据新闻还处于初兴阶段.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数据新闻已经成为新闻实践活动最为引人注目的发展方向之一.不仅《纽约时报》、《卫报》、BBC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闻机构专设部门创作数据新闻,还有许多小型机构乃至个人从事数据新闻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14.
2014年,财新传媒数据可视化实验室受到极大关注.2014年6月,数据新闻《青岛中石化管道爆炸》获得亚洲出版业协会(SOPA)的卓越新闻奖,这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程序员获得新闻奖.2014年11月,财新网可视化数据新闻《周永康的人与财》获得腾讯传媒大奖首度设立的“年度数据新闻”奖.财新传媒数据可视化实验室也成为国内唯一获得数据新闻奖项的可视化团队. 那么,可视化是未来大数据发展的热点吗?如何构建数据新闻团队?为什么HTML5与数据新闻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在一些走在前沿的实践者手中,数据新闻是个强大的工具。它融合了电脑科学、统计学以及社会科学几十年来在大数据研究方面的成果。数据记者可以通过编写算法寻找趋势,勾勒出影响力、权力或消息源之间的关系图。在全球,数据新闻记者的数量在增加,他们所做的工作不仅限于数据可视化或者发布互动地图,他们正运用这些工具追踪腐败,向权势者问责。2014年,数据新闻成为主流,诸如Five Thirty Eight.com网站、Vox.com网站、《镜报》旗下的Appp3d.com网站、大西洋媒介集团(Atlantic Media Group)的QZ.com网站、《经济学人》和《卫报》  相似文献   

16.
吉丹丹 《传媒》2015,(20):53-54
近年来,大数据一词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并开始走进与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大数据走进传媒领域始于2009年,《卫报》《经济学人》《纽约时报》等国际知名媒体首先开始探索大数据新闻,并利用数字技术拓展报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于是,数据新闻应运而生,大数据时代下传统纸媒如何成功拥抱数字技术成为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李萍  杨欣如  白长燕 《今传媒》2016,(10):137-138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以报纸、期刊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纷纷向数据新闻靠拢,可视化数据新闻显然已成为新闻业界的热点话题。我国主流媒体在可视化数据新闻领域发展如何?本文以《南方都市报》的实践为例,对我国主流媒体可视化数据新闻报道进行探析,指出国内媒体可视化数据新闻报道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4,(12):10-18
<正>1月25日、1月26日两天,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新闻》栏目中,央视一改记者蹲点车站报道春运的形式,引入百度地图LBS定位大数据,在屏幕上直观的展示十大热门迁徙线路和排名前10位的人口迁入、迁出城市。其实,第一个利用数据进行的新闻报道可以追溯到1821年5月5日,《卫报》历史上第一份报纸的头版新闻:曼彻斯特在校小学生人数及其年平均消费。这份数据现在可以从《卫报》的网站上下载原版的PDF数据,或经过后期数据清理的资料表。(数据新闻中文网)今天我们所谈论的数据新闻不仅仅是利用数据报道,以信息图表的方式呈现出的新闻。在互联网上较有影响力的《数据新闻手册》一书将数据新闻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将英国《卫报》在进入网络时代之后的一系列创新概括为“开放新闻”实践,通过对《卫报》“Open door” “Datablog” “GuardianWitness” “Ophan”及“Open platform”等多个创新项目的分析,探讨了“开放新闻”的理念是如何落实在新闻生产之中的.研究发现, “开放新闻”实践可以具体化为三个层面的“开放”,分别是面向使用者的开放、面向数据的开放和面向平台的开放.这三者在新闻实践上的表现方式不同,但共同体现出新闻观念在网络时代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20.
数据新闻(data journalism),是指在新闻实践中引入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过滤来创作新闻的方式,又称数据驱动新闻。作为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新的新闻报道形式,国内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实践和探索才刚刚起步。与其他门户网站相比,财新网“数字说”的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实践和探索可圈可点。以年度大作--《老虎家族:周永康关系图》为代表的数据新闻可视化产品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设计上都得到了广大网民的好评,传播效果好,其设计的数据新闻产品日渐凸显财新风格。本文通过分析“数字说”的数据新闻可视化实践,探析当前国内数据新闻可视化的操作,并提出数据新闻可视化的三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