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社会正在跨入一个“小众”时代,消费者不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是分化成一个个具有共同兴趣或生活态度的小众群体。与此同时,以往的大众媒体也不再“大众化”,而更倾向于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特定受众群体。媒体与消费者的互动和媒体的细分成为一个潮流,一种趋势。时代创造需求,时代也创造机遇。要想在“小众”时代“大”有可为,出版业也必须顺势而为,冲破固有的出版模式,积极探寻“小众”出版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正在跨入一个"小众"时代,消费者和市场在不断地细分,各种媒体也都在根据市场环境和消费者的变化而不断地走向专业化,不断地细分市场,寻找自己的目标群体.同时,数字传播技术的冲击也引发了媒体的"碎片化",消费者原有的媒介接触时间、接触习惯完全被打破.  相似文献   

3.
一小众图书出版的内涵与特点 了解小众图书出版,首先要了解什么叫做"小众".小众,是相对于"大众"来说的,是指有着相同的背景或兴趣爱好的一部分人的总称.比如一般大众都喜欢看电影,但有些观众只喜欢看某一位导演的电影,而且这位导演可能并不热门,这时我们就可以将这些观众看做是"小众".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小众人群由于有着相同的追求和"共同语言",更容易走到一起,于是便形成一个个的"小众圈子".现代社会主张个性化、多元化,人们的审美取向也日益差异化,这样便形成了众多的小众化市场.例如小众音乐、小众电影、小众软件、小众旅行等等.另外,现今在90后年轻人中非常流行的"非主流"文化,也可以看做是小众化趋势的一个表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价值观的渐趋多元,人们许多时候品人评事不再用道德眼神了.这是哲学困局,也是媒体困局.困局产生的原因是:媒体尚处在道德层面,而明星等某些群体已处在经营层面或其他非道德层面了,媒体实际上已陷入了"层面潜移"的被动.这就是新闻层面的潜移暗度.新闻作品常常因此而无力、无奈,其情景正如社会上的一些骗局,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上位层面对下位层面的套取.  相似文献   

5.
刘冲  王梅 《出版广角》2021,(14):38-40
主题出版已经走过了18个年头,正在扮演出版业"时代尖兵"的作用,特别是2014年"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元年"之后,主题出版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文章分析了主题出版现状,剖析了融媒体时代主题出版的新特点,并深入探讨了融媒体时代主题出版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媒体急于进行平台化的转移,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上寻找落脚点,以捕捉年轻消费者或受众的兴趣和注意力,却忽略了老年人这一庞大的受众群体.无论是从市场或是媒体角度,老年广播在当下老龄化社会中拥有更多机遇和创造空间,也面临诸多难题.  相似文献   

7.
综艺节目热潮涌动促使"CP文化"从一个小众宅文化逐渐成为娱乐节目的流行现象,关于"CP"的话题量、报道量也居高不下,形成"CP文化"的"媒介奇观".本文主要在"媒介奇观"视野下从社会心理、文化环境、媒体等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解读和归因,对其进行反思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漫长的出版实践表明,"出版选题是伴随着出版人的出版行为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种对出版内容的选择、缔造与创新活动."在现代出版流程中的"选题"所包含的内容已不再是一个题目,一个出版计划,而是指对与选题相关的各个环节的全程策划和创造,即对收集信息、市场调研、确定目标读者、制定选题、落实作者、审读书稿、加工校对、整体设计、宣传推广、印制、市场营销、网络协同多媒体出版、读者反馈等环节的策划,而这些环节都必须在"选题策划"的框架下操作和运行.  相似文献   

9.
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社会、同辈群体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五大传统途径。社会化媒体是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它最大的特点是赋予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让个体以结网、群聚的方式促使话语权发生转移,公众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社会化媒体具有"先出版后过滤"、"围观式参与"、"三度影响力"等特征,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2010年初春,在一年一度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提出:"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充分发挥媒体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积极作用".由此,"三善"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换一个角度看,这为媒体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11.
张波 《科技与出版》2021,(6):132-136
在国家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三农"出版带来难得的转型机遇.作为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崛起和成长,逐步优化"三农"读物的用户群结构,他们对农业科技、经营管理、市场销售和心理励志等方面知识信息的阅读需要,为"三农"出版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面向未来,"三农"出版应从分众化出版、融媒体出版和参与式出版等方面入手,来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现实阅读需求,进而在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支持的过程中实现出版业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基于人类的群居本性及社会变迁中的抱团取暖,"群体"逐渐崛起,而社会化媒体的强大影响力为"群体"崛起创造了外部条件,网络群体传播的撒播式传播方式所引发的群体效应形成了强大影响力。坚持流动的空间与碎片化时间的结合、"礼"与"理"的结合、"互惠利他"与"有成本惩罚"原则,才能营造和谐的网络群体传播的环境,也才能创造出一个美丽的网络新世界。  相似文献   

13.
今天,代际数字鸿沟不断显露,老年人的数字化生存日益艰难,各类机构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并致力于数字技术的适老化改造.同样,新媒体传播也面临"适老化"挑战,这并非传统媒体时代老年媒体的模式复制,而是需要老年传播的全面升级. 那些习惯了看《新闻联播》的老年人,打开手机面对的是另外一个信息世界.在这里,他们不再容易听到主流媒...  相似文献   

14.
本文紧密结合当前传统出版业的实际,从科技发展、读者个性化需求以及图书市场变化三个方面论述了小众出版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从小众出版品牌的设计和营销两个方面论述了小众品牌的培育过程,提出了"小众化思维""小众的读者定位""小快灵的选题风格"以及"善于将小众品牌转换为新媒体品牌""倚重于网络营销"等等许多富有创新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上门女婿"是现代社会中一个独特的存在群体.在"上门女婿"不断涌现的背后.媒体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媒体又给时下的"上门女婿"赋予了怎样的群体形象?本文通过叙事理论和符号学的分析,对媒体在"上门女婿"群体角色构建中的影响作了批判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文字的出现和印刷术的推广,使得声音在传统文字出版领域退居幕后.从音像出版走向融媒体时代,有声出版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融媒体时代的有声出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传播符号,以音乐、音响、图文等为辅,既包括实体文字出版物中的有声内容,又包含纯数字形态的在线音频内容.目前有声出版面临着优质精品内容不足、盗版侵权活动猖獗、公共文化服务场景缺失等现实困境.促进新时代有声出版健康发展,需要充分挖掘声音的出版价值,加强优质原创内容研发,加大版权保护力度,强化有声出版的文化使命担当,积极"走出去".  相似文献   

17.
刘帅 《中国编辑》2021,(3):54-57
本文以《从雅好秘玩到流动的博物馆:中国古代书法鉴藏与交易》的出版营销经验为例,结合融媒体时代的特点,对小众图书的精品化打造、分众化宣传与精准化营销提出新的思考.专业的编辑力量、独特的装帧设计是打造小众图书的重要保障和必备条件;利用报刊做好宣传工作,捕捉社会热点开展宣传活动,参加图书评选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从而实现小众图...  相似文献   

18.
李斌 《传媒》2017,(24):37-3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闻信息传播打破了媒体刊发版面、播出时段的界限,也不再有空间阻隔,信息在浩瀚的网络里交互、在一个平台共享.在这个信息海洋中,即便传统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在网络世界里也只是微小的存在,甚至很可能激不起半点浪花."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舆论场中,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源,一个拥有数百万粉丝的"大V"发出的声音,影响力很可能超过传统媒体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罗晓 《传媒》2010,(10):30-32
当今出版传媒行业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资源整合、强强联合、融资上市,打破了过去传统出版业的沉闷局面,让出版人激动万分、寝食难安.可以说目前我们的文化产业正面临一个全新的时代,也是出版传媒业最好的发展机遇!人们常说:有人欢喜有人忧.面对一个个大型出版传媒集团的诞生,如:江苏"风凰传媒"、安徽"时代传媒"、四川"新华文轩"等,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作为地方中小出版社,喜的是有如此好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忧的是如何在未来的市场中寻求自身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作为影响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知识经济正在蓬勃兴起。知识经济最重要的资源是知识,而知识的积累、创造与传播一刻也不能离开各种出版媒体。如果没有一个功能齐全、体系完整、技术先进、机制灵活、投入强劲的出版产业,知识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将是不可想象的;而知识经济的发展,又给出版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出版产业的社会功能不再仅仅是传统的信息载体,而是知识经济生产的运作实体;出版产业也不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社会支持系统,而是一种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是一种被新的经济形态赋予了更加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