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7 毫秒
1.
张尔俊 《资源科学》1995,17(3):59-62
我国农村实行了第一步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强化土地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权,放活土地使用权使农民加快步伐达小康的重要途径。土地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双重功能。土地不仅仅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农村改革、土地使用权、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实行了第一步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强化土地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权,放活土地使用权是农民加快步伐达小康的重要途径。土地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生产要素和资产的双重功能。土地不仅仅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商品.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好处很多.即用经济手段促使农民少占耕地,主动采取保护措施;可以改变人均占有耕地、分散经营的弊端,形成规模经营等.各地应因地制宜,逐步推行。  相似文献   

3.
罗淼  赵俊 《科学.经济.社会》2012,30(2):161-165,17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政府纳入征收范围,土地变得越来越稀缺,由此引发的矛盾和冲突也日益激烈,农地征收中的农民的利益维护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运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农民和开发商所扮演的不同博弈角色以及在博弈中的利益分配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民在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是制度缺乏理性所致.当前,应注重通过完善农地征收立法,提高农地征收补偿标准,规范政府征地行为,建立农地征收的程序性规范等措施,更好地维护农民在集体土地征收中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刘波 《西藏科技》2011,(6):25-27
土地既是当今社会最为重要的一种资源,也是农民的重要财富,是大多农民的生存、发展之本。从法律视角看,个体农民对土地的利益表现为两大权利:宅基地使用权和农地承包经营权。从时下形势看,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正如火如荼地推进的农地流转是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存在为前提。由于诸多因素的存在,西藏农地流转几处于完全停顿状态。文章就农地流转的重要意义、流转困境及对策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5.
土地征用制度是世界各国为发展社会公共事业而设置的一种法律制度,我国土地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农民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作为土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土地所有权也相应存在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两种类型。土地征用是发生在国家和农民集体之间的所有权转移,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批准权限和程序批准,并给农民集体和个人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土地征用是保证国家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所需土地的一项重要措施。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发展社会公…  相似文献   

6.
土地制度变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条件。发达国家或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表明,一个能有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农地制度应具有:初始产权的公平分配和清晰,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和交易自由,以及在此基础上能有效促进土地集中、实现规模经营的组织制度和政策激励等基本特征。基于这些经验,本文对我国现行农地制度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适应性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要促进中国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应在农地产权制度、交易制度、经营组织制度以及促进土地集中的政策等方面施以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农地集体所有制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的甚至是巨大的历史作用。但其固有的制度属性注定它只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农地制度的改革不可避免。长期以来的农地研究为主流意识形态所左右,始终不能跳出僵化的公有制理解模式,人为阻滞了农地制度的创新。按照"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的思想,当前中国农地改革的理想目标模式应当是国家与个体农民共同所有的农地股份制。  相似文献   

8.
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该怎么变,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关注三农问题的人们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了.有人主张坚持集体所有,有人主张土地私有,有人主张土地国有.本文通过回顾和梳理中国土地所有权制度变迁的轨迹,并对现行土地所有权制度存在的悖论与弊端进行具体的分析,试图找到一条适合当今国情的农村土地所有权改革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周文斌 《科教文汇》2007,(7X):133-134
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该怎么变,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关注三农问题的人们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了。有人主张坚持集体所有,有人主张土地私有,有人主张土地国有。本文通过回顾和梳理中国土地所有权制度变迁的轨迹,并对现行土地所有权制度存在的悖论与弊端进行具体的分析,试图找到一条适合当今国情的农村土地所有权改革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完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亚 《科教文汇》2008,(29):199-200
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农村改革关注的焦点。在农户获得农地承包权和使用权之后,如何实现农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土地生产率,稳定农业生产,并为无地农村人口或有志从事规模经营的农户获得土地经营权提供途径和机会,应该成为农地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尤其在WTO框架下,应该进一步深化农业改革,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积极探索,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资源保护的信托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庆田  吴六章 《软科学》2007,21(2):116-119
农村土地资源保护信托是通过农村土地资源保护信托模式的设计,使农村微观经济主体成为农村土地资源保护的直接受益主体,引导农村微观经济主体出于对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目的而实现土地资源保护的理性决策,从而形成政府政策强制性土地资源保护和农村微观经济主体自觉保护两者结合、互为补充的多元化农村土地资源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劳动价值论和资源价值论对土地价值认识的比较分析,构建了融合两种价值理论的"农地完全价格"模型。然后将"农地完全价格"模型应用到农地流转价格中,构建了不同类型农地流转价格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3.
田静婷 《未来与发展》2010,33(11):89-92
本文对陕西3个县6个乡镇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影响我国西部地区土地流转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促进西部地区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改革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紫琼 《大众科技》2013,(8):156-157
自我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开始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土地整治工作都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也有部分地区因为资金缺乏或因地块变动后的权属等各种问题得不到解决而进度较慢。据广西上林县国土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厅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广西区内很多地方的土地整治工作就因土地权属变动问题得不到解决而迟迟没有大的进展。文章针对这一问题从当地的土地权属现状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合理的方案来解决土地整理后的土地权属问题。  相似文献   

15.
赵涛 《软科学》2011,25(11):124-127
通过对土地非农化进程中的土地政策问题进行分析,为解决当前农村土地征收、转让和产权等制度性问题提供相关对策,从而推进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弄清地权稳定性对农业绩效的影响,更好的推动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从土壤学、期望理论和土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险功能分析地权稳定性对农业绩效产生影响,得出稳定的地权对农业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不稳定的地权对农业产生消极的影响,但是这种消极的影响由于土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险功能而减少甚至消除。最后,在我国现行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下,解决好农民的社保问题可以推动土地流转制度的前进,使其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移动性,但它同时又是一种资产,进入要素市场实现有序流转是必然的趋势,也是实现资产价值的基本前提。本文主要从经济推动力、政策牵引力、规划导向力、市场调节力、思想观念活力、文教科技拉力、创新持续力等动力机制方面分析探讨了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居民点整合作为合理组织和有效配置农村土地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提升土地价值的重要手段,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本研究运用相关行为科学的理论,构建了一个模型对农村居民点整合中农户行为响应的决策过程进行模拟,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对模拟过程进行农户调研,结合农户自身资源特征、住房情况与生计发展意愿分析不同类型农户的响应程度,根据不同类型农户农村居民点响应程度的差异凝练出兴坝村农村居民点的4种整合模式:农业发展型整合方式、兼业型整合方式、非农发展型整合方式和保留型整合方式。  相似文献   

19.
曾龙  陈淑云  付振奇 《资源科学》2022,44(8):1560-1576
随着农地流转的深化,土地规模化经营能否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亟待研究。本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测算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检验土地规模化经营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进一步基于2020年CLES农户调查数据,利用Logit模型探究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影响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行为的微观基础。研究表明:①从宏观层面来看,土地规模化经营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其受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正向调节作用,且是通过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来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②从微观层面来看,土地规模化经营推动了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行为,且是通过提高农户参与农业技术培训积极性来推动农户家庭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行为。因此,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与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政策目标上具有协同性,为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府应实施有利于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配套制度,拓宽农村居民收入渠道,有序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完善农业技术培训服务,助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土地整理已经成为我国土地管理中的热门话题,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农村居民点整理则是农村土地整理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郊区—北京市顺义区为例,分析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目标、意义、主要形式以及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策略模式和运作模式。最后得出结论:在经济发达的平原型大城市郊区,市场运作模式是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可行模式—这是农村房地产开发的创新模式,也是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