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郑愁予(1933-),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南,生于山东,1949年随父去台湾。1954年发表《错误》一诗,一举成名,成为台湾“现代诗”运动中一颗新星,后移居美国。著有诗集《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燕人行》《寂寞的人坐着看花》《雪的可能》《郑愁予诗集》等。其诗多以山川风物、人生漂泊、故国梦土为主题,风格优美、潇洒,既受到西方现代诗的影响,又有一种动人的古典美和韵律感。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因为他诗中的这种风格和特质,他被有的批评家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  相似文献   

2.
李金发是将法国象征派诗人的手法介绍到中国诗里来购“第一个人”①。他以其《微雨》、《食客与凶年》和《为幸福而歌》等三部诗集,奠定了自己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被公认为中国象征派诗的开创者。然而,他的《微雨》等三部诗集均创作于他留学法国和德国期间.1925年回国以后,他的诗歌创作情况究竟怎样?在当时的诗坛上究竟处于何种地位?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1923年2月,李金发在德国柏林编定了他的第一部诗集《微雨》,三个月后又编定了第二本诗集《食客与凶年》。他将这厚厚的两本诗稿一并寄给在国内文坛上声望正盛的周作…  相似文献   

3.
车前子是一位在中国当代诗坛上颇有影响的青年诗人,许多“探索诗选”、“新诗选”之类的书都选入车前子的诗。198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由王稼句同志主编的“江南诗辑”丛书,其中第一本是车前子的《纸梯》。《纸梯》这本诗集是对车前子九十年代前诗歌创作的总结,借助于这本诗集,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青年诗人艺术上的探索与追求,也可以透视诗人的精神世界。任何一个诗人或艺术家所构筑的艺术境界总是超越了现实世界而高于生活之上的,车前子把他的诗世界当作一座“圆顶教堂”,那么,我们就踏着“纸梯”,一步一级地通过这座“圆顶教堂”,祈望达到与诗人神交的境界吧。  相似文献   

4.
我院青年学者喻大翔(荒野)的诗集《永远的藩篱》于近期出版发行。该书收入广西民族出版社“皇冠诗丛”第二套,分“自作多情”“走向荒野”“有度还原”三辑编排。此书为诗人1981年至1991十年诗歌选集。在情思传达,意象营造、张力构成、结构建行等层面都富有浓烈的现代色彩。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曾经有一位被朱自清称为“这一路诗的押阵大将”的诗人白采,几十年来几乎被人完全忘却。被忘却的原因多端,其中最主要一点,不是因为他新诗创作的失败,而是因为他新诗创作的成功。白采(1894—1926),原名童国华,字汉章,江西高安县人。1923年自采创作了一首长达六千言的叙事诗《羸疾者的爱》。朱自清编《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时将它收入,并在《你我》集乙辑中立有专论《白采的诗》,对《羸疾者的爱》作了全面分析,并将它评定为“这一路”抒情诗的押阵之作。朱自清可谓独具慧眼。  相似文献   

6.
有一种错误是美丽的,那便是爱的错误。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一诗运用神来之笔,把这“错误”描写得更加销魂:令我们禁不住击节赞赏,这也是这首诗能够令很多读者爱不释手的原因。一个“错误”,令多少人为之魂牵梦绕!  相似文献   

7.
《老马》为臧克家28岁在当时的国立青岛大学中文系求学时,“含着眼泪苦吟”而成,乃诗人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后收入1933年出版的他的第一本诗集《烙印》。“诗贵含蓄”。朱自清曾在《新诗的进步》中称赞说:“他  相似文献   

8.
你知道吗     
我国出版了哪些老一辈革命家的诗集到目前为止已公开出版的老一辈革命家的诗集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单集:除《毛主席诗词》外,周总理诗集有两种。《周总理青年时代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七八年出版),共收周总理诗十四首(从一九一四年的“春日偶成”到一九二二年的“生别死离”)。每首诗后均有必要的注释。另一种是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周总理诗十七首》,增选了“千古奇冤”,“为刘志丹陵题诗”、“为何香凝老人题画”二首。每首诗后附有必要的说明和注释,书末还附有赵朴初、唐弢二同志的两篇文章。《朱德诗选集》(人民文学出  相似文献   

9.
我在读的书     
《秘密》李天靖著上海文艺出版社这是刚刚出版的上海诗人李天靖先生的诗集,全书收录约150首诗,这些诗写得清雅、美丽、却又惊心动魄。台湾著名诗人洛夫说他的诗现代感十足,而古典味也浸润全集,著名诗人王家新则评论说,诗同  相似文献   

10.
曾卓十七岁开始写诗,抗战时期是活跃在诗坛上的“七月派”诗人之一。解放前出版了诗集《门》和长诗《母亲》,真实地记录了抗战时期大后方知识青年追求光明的艰辛历程。他1955年因“胡风事件”的株连被迫搁笔,在新时期终于又恢复了政治生命,重新拿了诗笔为新时代歌唱。1981年出版的诗集《悬崖边的树》就以其能真挚地展露自己的情感和灵魂世界而产生巨大  相似文献   

11.
于赓虞是20世纪20年代天津“绿波社”的诗人,1923年开始与同人合出新诗集。他的诗多写绝望的,厌世的,烦乱的,病废的情感。在中国新诗发展的较早时期,诗人们还忙于用白话寻找“诗”的时候,于赓虞已率先去诗中寻找生命的感觉,用诗描画生命各样的色泽,在诗中聆听灵魂的声音。他所坚守的“为诗而诗”的艺术观,使他的诗在20世纪20年代就进入了纯粹的诗歌世界,他也因此成为中国“纯诗”的先锋诗人。  相似文献   

12.
王玉红 《现代语文》2007,(2):121-121
汪国真先生是上世纪90年代较有影响的诗人,1990年,他的第一部诗集《年轻的潮》出版了,接着,《年轻的风》、《年轻的思绪》、《年轻的潇洒》、《汪国真诗文系列》、《汪国真爱情诗卡》、《汪国真抒情诗赏析》等诗集相继出版。这一年,他的诗集被《新闻出版报》列为十大畅销书之一,北京高校还出现了汪国真诗歌演讲热,在出版界被称为是“汪国真年”。  相似文献   

13.
《错误》系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撰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爱情短诗。该诗纤巧婉转,音节协调,表现了绵延不绝的悠悠情恨。下面笔者就此诗三个方面的特点谈谈看法。一、前后情景的戏剧性诗中女子得知来者不是归人而是过客的“错误”后,一定失望和伤心不已。但是这一切都在不言之中。诗人不言怨恨而怨恨自生,得其力处在最后两行,特别在“美丽的错误”几字。“美丽的错误”是所谓矛盾语:错误而谓之美丽,就常理而言,是矛盾的,自布禄克斯(C.Brooks)标举以矛盾语论诗后,谈艺之士皆能对诗中此类字句,侃侃而析论。不过,仅从矛盾语来欣赏“美丽的错误”,并…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2016,(7)
5岁小女孩朵朵最近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朵朵5岁的诗集》,有人说她夺走了"中国最小诗人"头衔.朵朵,大名王致柔,2010年出生,三岁开始创作诗歌.朵朵的父亲是诗人.他说,朵朵的这些诗大多是上学或回家的路上、或与爸爸妈妈玩耍时冒出来的,比如,《去上学》是她三岁时写的,准确地说是她说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陈爱群 《班主任》2007,(3):41-42
那天,讲授诗人臧克家纪念鲁迅先生的诗——《有的人》。我兴趣盎然地讲着:藏克家,1905年生,山东诸城人,诗人,诗集有《烙印》《罪恶的黑手》《生命的零度》等;臧老先生的目光始终注视着村野,有“农民诗人”“泥土诗人”的称号;臧老先生至今健在……  相似文献   

16.
顾城简介:顾城,北京市人,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文革前即开始诗歌创作。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国家,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重访欧美并创作。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主要著作有:《黑眼睛》《城》《水银》《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诗选》《顾城新诗自选集》《顾城散文选集》《英儿》等。作品被译成英、法、德、西班牙、瑞典等十多种文字。被称为当代仅有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  相似文献   

17.
何唤江 《学语文》2007,(3):34-34
罗门(1928——),原名韩存仁,海南文昌人,曾担任过空军飞行员,台湾现代诗社和蓝星诗社的重要诗人。他在创作和理论方面双管齐下,著有诗集《曙光》、《日月集》、《隐形的椅子》;诗论集《现代人的悲剧精神与现代诗人》等,曾获1966年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科斯金牌奖”和菲律宾总统“大绶勋章”。他与诗人蓉子被并称为“中国杰出的文学伉俪”。  相似文献   

18.
《游园不值》一诗,从表意来看,诗人似乎说他没有进入园里,没见到要访的人,后人也多是这样理解的,但我认为这样理解不全对。一、“十扣柴扉”有“一”开此诗原题《游小园不值》,“小扣”一句原为“十扣柴扉九不开”。诗人若真是“不值”,为什么还要留这“一”开?所以,我认为诗人是在暗示:“门”还是开了。二、欲扬先抑巧设悬念这满园春色激发了诗人的创作冲动,然而园中景色众多,一两句诗岂能渲染尽致。于是,诗人跳出俗套,剪去“满园春色”的主体部分,只选“苍苔”、“小扣柴扉”和出墙的“红杏”做创作素材,这也是诗家常  相似文献   

19.
郑愁予是当代台湾著名诗人,有人说他的诗在台湾传唱的程度,恐怕并不亚于李后主、李商隐。是的,郑愁予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正是这种修养,使他避免了中国现代诗派某些诗人食洋不化的缺点,而能够把中国的传统意识和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结合得浑然一体,从而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国的中国诗人”。而正是其名作《错误》(见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为诗人奠定了在台湾诗坛上不可忽视的地位,因而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相似文献   

20.
“心灵的暴风雪,情感的呐喊壁”——这是汉江在他的第一部诗集《少男少女们》出版时自题肖像的诗句。这位年轻的诗作者,就是当年永州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