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美国中学数学中的几个问题反思我国数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的提出 1999年到2000年笔者在上海市的华东师大参加了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在培训中和以后的各种学习活动中,都有一个较深刻的感受——不谈美国,就没有学习理念和理论的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又有一个新的感受——美国的理念和观点也不符合我国的教育国情.看来,“数学战争”还在继续,美国数学教育也不一定全对,伍鸿熙教授就曾指责过美国数学教育水平低下.美国也试图编写过多种教材,但遭受了“200名科学家签名”反对,“要求教育部长撤回对10种教材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书讯     
由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张维忠博士撰写的《文化视野中的数学与数学教育》,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5年8月出版发行.这是一本饶有趣味、引人入胜的书.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0)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毓信先生为此书作序.该书结合我国中小学数学新课程,首先阐明了数学是一种文化体系的数学哲学观,  相似文献   

3.
2005年我有幸作为深圳市教师代表参加了海外培训,在美国加州Concordia University Irvine分校学习美国教学管理,其中有一个内容是小组合作学习。为我们授课的教授是Dr.Luo,据说他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很有研究,有着丰富的大公司和大学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4.
《父母必读》2011,(5):151-151
3月12日,父母必读杂志社联合启发世纪图书公司举办儿童数学启蒙教育国际报告会,此次报告会特别邀请了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学家、儿童数学绘本丛书"Mathstart数学启蒙"的作者斯图尔特·J.墨菲先生和台北教育大学数学教育研究所钟静教授.两位专家分别就美国儿童数学教育的现状与趋势和数学绘本阅读与幼儿学习发表主题演讲。  相似文献   

5.
前方的路     
过去的那些年月,我虽人在国外,但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关注却从未淡化过。比如,我所做的数学教育的系列跨文化研究,主要是关注于中国与美国数学教育的比较,我已将这些研究、思考和心得以专著的形式与国内读者分享,那就是2007年出版的《中美学生数学学习的系列实证研究——他山之石,何以攻玉?》。借助这些研究,我从不同的方面探讨如何改进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在全世界,对教育抱有最大热忱的,大概可说是日本和法国了。美国的教育存在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但教育又是最大的潜在产业。论中小学的学习,美国落后于日本和法国,但到高等教育,美国教育的优势显现出来,尤其在视听教育的设备方面,美国的水平至今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7.
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数学教育改革李玉琪在桂林会议②,美国哈佛大学DeborahHughes—Hallett教授和南京大学郑统信教授分别就“微积分”与“数学教育哲学”为题进行了讲学.虽然课题不同,但是,都介绍了美国数学教育现代的发展,特别是当前美国新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陈昌平 《数学教学》1993,(5):1-4,40
1993年4月,我应美国芝加哥大学尤什斯金(Usiskin)的邀请,在芝加哥大学讲学访问,进行中美数学教育的交流,其间还参观了一所中学,与尤什斯金教授进行了多次交谈。现将我的访问见闻,以及自己的若干思考,报告如下。一、向美国朋友介绍中国的数学教育我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讲演的题目是“中国当前的数学教育和上海的课程改革”。我首先向美国同事们谈了我国数学教育的两大特点:我国数学教学内容的传统性和教学实施中对学生作业的十分重视。所谓“传统”(tradjtional)性,主要是指:1.自五十年代以来,教学内容、观点、方法没有很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之实践与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11月15日-19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和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分会在湖州市举行了“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分会第七届年会”。其间,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0)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数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数学评论》杂志评论员郑毓信教授应邀为大会作了学术报告,并参与了交互式评课活动。郑先生从数学教育哲学的高度就如何进一步深化数学教学改革的问题为与会代表澄清了一系列模糊认识,起到了学术引领的作用。为此,本刊特约刊出郑先生的学术报告———《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之实践与理论思考》和《观课有感》(将于本刊2005年第2期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由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张维忠博士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于2005年6月通过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的鉴定.鉴定形式为通讯评议,课题鉴定组专家有: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土生导师顾泠沅教授;西南师范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宋乃庆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坚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戴汝潜研究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梁威研究员.  相似文献   

11.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06,(3):F0004-F0004
2005年以来,国际数学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本期刊登的“Clarke教授谈数学教育理论中的二分法”,就很值得注意.这两年,我们搞“一言堂”、“一刀切”已经相当厉害了.沾上“新”的东西便是绝对的好,一说“传统的”就是绝对的错误.澳大利亚的教授希望认真学一点二分法,值得关泣。  相似文献   

12.
舒尔茨 (SCHULZ)教授是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数学系数学教育专家 ,他对数学教育中的发现式学习、问题解决以及开放式问题等有着长期、独特的研究 ,并且经常联合美国与欧洲国家的研究人员 ,以研讨、著书、撰文等形式共同探讨来自这些领域的问题。作者借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访学的机会 ,特地多次拜访舒尔茨教授 ,请他就数学教育中的热点问题 ,尤其是数学问题的开放性发表自己的观点。经过他的允许我将几次的访谈整理成文 ,发表在此 ,希冀与同行共享  相似文献   

13.
《职业技术教育》2003,(12):62-64
美国数学教材《交互式数学课程》第一册已于2003年2月出版.这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引进国外先进中学数学教材的第一步.随后将陆续出版第二、三、四册。交互式数学课程(Interactive Mathematics Program).由美国的一些数学家、教育家及教师共同开发而成.目的是改革传统数学教育方法,尝试以一种新的方法教授数学课程:全部课程分成四年学习,每年使用一册教材。课程内容相当于我国初、高中的数学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14.
书讯     
傅赢芳 《中学教研》2005,(10):F0004-F0004
由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张维忠博士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于2005年6月通过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的鉴定.鉴定形式为通讯评议,课题鉴定组专家有: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顾泠沅教授;西南师范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宋乃庆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坚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戴汝潜研究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梁威研究员。  相似文献   

15.
在课堂教学中,要将数学的基本思想渗透进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心态.这是每个数学老师的基本教学任务.而在我国新的一个十年教育计划中,教育部门已经将数学教育的两个基本要求增加到了四个,分别是:数学的基本知识、基奉思想、基本技能以及基本活动的经验.作为教授数学课程的老师,要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思想成为了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6.
张奠宙  李旭辉 《数学教学》2007,(7):F0002-F0002,1
从本期开始,作为固定栏目,我们将陆续刊登国内外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一些谈话记录.这些谈话,短小精悍,直截了当,有助于我们了解世界,也认识我们自己.美国是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包括数学教育领域.中国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制订,就很受美国数学教育理念的影响.张奠宙教授多次访问美国,关注美国的数学教育.李旭辉博士曾在华东师范大学任教,现旅居美国.他们都是数学教育方面的学者,具有全球视野,又都关心中国数学教育的未来,因此每有长谈.把他们从不同角度的观察和思考记录下来,当是有意义的事.本栏目先从他们的对谈开始.  相似文献   

17.
Jon  R.  Star  Kuo-Liang  Chang  朱迅宇  李俊 《数学教学》2008,(9):35-36
2004年8月《华人如何学习数学》的英文版率先由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在新加坡出版,时隔一年,该书的中文版也由江苏教育出版社推出.这是世界上第一本由华人为主要作者,以西方研究方法研究华人数学教育,向世界数学教育界揭示华人数学教育的专著.出版至今,反响热烈,国际著名数学教育家Alan Bishopz在亚太教育杂志特意为该书撰写书评(译文见《数学教育学报》,2005年第2期),本刊2005年第8期也刊登了张奠宙、赵小平两位先生在此书诞生时的感想.  相似文献   

18.
美国高中学生在学习怎样的数学?有些是写在纸面上的,如《美国数学课程标准》,有些则需要实际观察.最近我考察的是新罕布什尔州的爱克塞特高级中学(ExeterHighSchool,NewHampshire).从学校实际实行的课程和学生的作业,倒可以比较真实地看到美国数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我曾经参与我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制订工作,很自然地做了一些中美高中数学的比较,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我亲历的数学教育(1938-2008)》是张奠宙教授回顾自己所亲历的数学教育的一本带有传记性质的专著。张教授是我国数学教育界的权威、专家,全书回顾了他从1938年入学接受小学数学教育,到2008年整整70年的数学学习与数学教育的经历。看过各种各样的传记,但是以数学教育为主线的传记,  相似文献   

20.
赛义德·伊安多斯特(SaidIrandoust),原籍瑞典,1960年出生于伊朗西北部阿塞拜疆省.分别于1984年和1989年获得瑞典查尔摩斯科技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1990年到2000年在瑞典查尔摩斯科技大学工作.担任过副校长的职位。2001年到2005年在瑞典布罗斯大学任副校长。从2005年7月至今,任亚洲理工大学校长。此外,伊安多斯特教授是瑞典政府促进数学委员会的主席、瑞典政府扩大大学招聘委员会的成员、世界文化瑞典国家博物馆管理委员会成员、无国界工程师协会成员及瑞典研究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基金会成员。伊安多斯特教授曾获“阿塞拜疆共和国总统进步奖”.被莫斯科普列汉诺夫俄罗斯经济学院授予荣誉博士学位。文章系伊安多斯特教授在第三届亚太国际教育论坛(2010亚太国际教育会议暨国际教师教育论坛)上的主旨发言,由本刊根据现场录音整理而成.标题系本刊所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