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是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掌握的过程.在做作业过程中,许多学生遇到过思维定势干扰的问题.本文就学生作业中的思维定势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思维定势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存在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认真考虑它的两种作用:一方面,利用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促使产生学习的正迁移;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知道,从个人的内在因素看.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习惯从固定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无意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思考常常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因此,我们要努力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帮助学生冲破狭隘的老框框.开阔视野,在形成求异思维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相似文献   

3.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 ,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 ,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思维定势人皆有之 ,任何解决问题的过程或多或少总是在某种思维定势的影响下展开的。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教与学的角度 ,对思维定势的作用、形成及其相应的教学对策作初步的探讨。  一、思维定势作用的双重性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 ,学生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按照某种习惯的思…  相似文献   

4.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对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是思维的定向预备阶段.人们头脑中原有的生活经验、认识结构都是产生思维定势的主要源泉.思维定势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能产生正向的迁移作用,也会产生不利的消极影响,对思维定势的客观认识与科学研究能够对数学教学的完善产生促进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势对学生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可能会产生错误的思维导向,妨碍对新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所谓定势.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影响着解决问题的倾向性。定势思维是指人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思维的定势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被思维定势所引导,而且使用的次数越多.效果越明显。到了一个相似的或者是新的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6.
从摆类问题谈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杭州外国语学校吕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某一认知方式进行思维,经历得越多越有效,并且,在新的相似情景中,就会优先使用这一方式,这就是思维定势.在物理解题中,学生运用记忆中储存的知识可加快解题速度,使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让·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中的“适应”理论 ,探讨中学生物理学习中思维定势的形成和思维定势在中学生物理学习中的作用 ,希望对思维定势有更深刻的认识。儿童智力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同化和顺应是适应的两个方面。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 ,通过同化并不断巩固 ,形成思维定势 ;通过顺应 ,突破原有思维定势 ,形成新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同化不断成功达到平衡而形成的图式。学生在面临新的问题和情景时 ,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同化 ,也就是利用自己的思维定势试图去解决问题。如果成功 ,则获得暂时的认识上的平衡。如果不成功 ,便导致认知上的冲突和不平衡 ,或说产生思维障碍。此时 ,或者改造原有的图式 ,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思维定势 ;或者产生认知上的顺应 ,建构起新的图式 ,即建立起更高水平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在学生解决物理问题、深入理解掌握物理知识和学习新的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思维定势,指思考同题时的一种思维惯性和固定想法.思维定势在解决问题时有积极的一面.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在物理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借凭以往的经验、题型模式及解题习惯.而不认真分析新问题的物理背景,以致错解:或因思维定势的影响.使思维受到条件的限制而形成思维定势障碍,以致难解.本就此谈谈解答物理习题中克服思维定势负效应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9.
思维定势是学生在思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学生按照某种固定的思路和模式去思考问题所表现出的思维倾向,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定势既有积极的意义,也有消极的影响.积极的思维定势能把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思维方式恰当地运用到新的物理情景中去,用于学习和理解新的物理知识,解决新的物理问题.消极的思维定势则把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思维方式不恰当地运用到新的物理情景中去,不善于变换思考的角度.  相似文献   

10.
思维定势具有双重作用,对于英语学习很重要。英语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思维形成思维定势,而后又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突破旧的思维定势,形成新的思维定势,如此反复螺旋式上升,从而使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时常会出现固化的现象,这样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借助问题情境,打破思维定势;引导同中求异,突破思维定势;基于认知规律,预防思维定势,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力。  相似文献   

12.
陈明钟 《考试周刊》2009,(42):86-86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思维定势有着广泛而重要的意义,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本文从打破思维定势,防止误入“歧途”;消除思维定势,学会“退中求进”;避免思维定势,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思维定势,培养良好习惯四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数学解题过程中的思维定势按其形成的原因可分为知识性定势、技能性定势、策略性定势三种,具有概括性、稳定性、流畅性、迁移性等四个特性,数学解题思维定势的作用即为这四个特性的表现.在解题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举措.  相似文献   

14.
李樯 《考试周刊》2009,(13):74-74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司马光“砸缸救友”,救友是一个问题.而砸缸就是一个非常规的方法。他没有按一般人的思路去救人.他大胆地采取了一个他认为是最好的办法去救他的伙伴,而且奏效了。学生在学习中,一般是由于习惯性套用而不知其所以然,既不分类整理.也不总结经验,从而造成对知识的一知半解。在初中生学习数学的活动中我们经常碰到学生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克服呢?  相似文献   

15.
思维定势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前,头脑中已存在一种与新知识类似的旧有知识,对这类问题的解决养成了固有的思维方式,在学习新知识时往往用这种固有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解决新的问题。由于先入为主的作用,这种定势思维在教学上不仅有积极作用,也有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思维定势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克服这种思维定势的负面作用?在小学数学  相似文献   

16.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去进行思考,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途径不一致或相悖时,定势往往形成负迁移,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不利于形成正确的、积极的、活跃的数学认知。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着眼整体,厘清关键,让认知聚焦知识的核心,是引领学生走出思维定势形成的负迁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方式由于受日常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影响,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当物理问题的情境和条件发生改变时,常会出现错误,直接影响学习。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克服思维定势而造成的负面影响。一、克服由日常生活误区形成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教学由于公式变化少、题目类型少等原因很容易使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一种思维局限化环境下的产物,但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合理、巧妙地运用思维定势往往也会起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慧 《考试周刊》2013,(98):148-148
<正>一、打破思维定势建立物理学习需要的基本思维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人们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这里所说的思维定势,主要是指人们在进行某一项事物活动以前,就在心理上形成的准备状态。而这些思维定势,虽然有部分是和物理学习相适应的,但大部分是不相符合的,是与科学理论相违背的,从而对学生物理科学概念的吸收产生了制约  相似文献   

20.
张金花 《中学理科》2006,(11):82-82
思维定势是指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用思维定势解决问题,使学生墨守成规,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造成学生思维定势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两种情况:一是学生没有掌握丰富的典型题型,不能做到“见多识广”,故对似曾相识的问题以偏概全,盲目套用,导致解题错误;二是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不够,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致错误的判断.在高三生物复习中,习题练习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因此,“题海战”成了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久而久之,机械的“思维定势”悄悄地左右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思维定势就成了思维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