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学习不是"知识传输"的过程,而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分布式认知理论为审视信息技术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该理论告诉我们,信息技术在语言学习中应担当认知工具的作用,即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基于"知识建构"的隐喻可以创建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多模态是指利用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各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构建多模态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成为可能。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多模态自主学习,包含了网络学习平台、教师课堂导读、学生会话交流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等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的学习模式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提高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双语学习方法是否真的能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以及如果第一语言确实能够起到积极作用,那么应该如何运用它以帮助学习者的二语学习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观察分析法,对国外某一中文学校的一年级学生学习中文的过程进行了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对这些学生而言中文虽然是他们的母语,但是出生并生活在一个英文作为主流语言的社会中,他们的英文水平远远超过他们的中文水平。对他们来说中文学习就犹如二语学习一样。本文的研究表明,双语教学法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确实能够通过使学习者把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联系起来的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语言。因此,双语教学法在语言教学实践中应该被推广。  相似文献   

4.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小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教师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使他们享受到学习语言的乐趣,从而调动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语言的浓厚兴趣。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将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字母、单词、句型、对话的教学,能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譬  相似文献   

5.
语言既是文化交流的工具,是文化的反映,也是文化思维的载体。不同民族的语言交流实质上是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能否互相沟通,不仅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还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因此,学习英语意味着也要学习以母语为英语的国家的文化以及掌握其与本国文化的差异。只有深刻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才能跨越语言鸿沟,使英语学习中的问题迎刃而解;也只有重视文化内涵,才能克服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障碍,真正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为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媒体资源.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辅助英语学习有利于搭建语言学习平台,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需要教师的指导,大学生的自律,社会、学校和同伴的监督.  相似文献   

7.
移动学习是指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其目标是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的教学活动。与其他学习形式比较,移动学习具有学习便捷性、教学个性化、交互丰富性、情境相关性等特点。移动学习的方式尤其适合语言学习,为此,移动语言学习研究现已成为独立于传统语言学习及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新研究领域。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移动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潜在应用价值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探索,希望能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贵阳学院的师范生生活在普通话和方言并存的双语交际社团内,他们的语言态度与语言情感制约着他们对普通话的学习和使用。要提高师范生的普通话水平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习得环境;扫除方言区师范生学习普通话的心理障碍,帮助和引导学生对普通话学习产生归附动机;针对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以及语音结构形成的相对固定的模式,对症下药,进行强化练习以形成新的语音模式。  相似文献   

9.
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手段,进行大学英语整体语言教学实证研究,调查研究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和实验对他们英语学习的影响,探讨大学英语整体语言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成人学生的语言学习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生,他们有着自身的学习特点。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语言输入论系统出发,我们认为,阅读输入和背诵输入可以为这一系统的建立提供必要的语言材料和实践空间,这一方式是成人学生所熟悉的,易于接受的,对他们以较快的速度掌握英语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上海第四聋校启蒙英语课程的总目标、语言能力分目标和情感态度分目标。根据听障学生学习有声语言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编制《聋校启蒙英语教材》两册,以四年级听障学生作为教学对象,展开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2.
聋人手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在文化上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本文立足于文化的角度,从聋人手语对汉文化的继承,聋人手语的地域性和多样性,聋人手语对汉字的借鉴,聋人手语的文化独特性几个方面,对中国聋人手语作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手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操作课,如何提高我院手语课质量,提升学生运用手语的能力,促进学院的教学改革等,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学习手语课的现状、教学已取得的成绩与不足以及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在相关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验中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服装专业听障生在色彩构成课上的教学方法。一、备课先备学生。二、充分沟通特殊教师。三、利用听障生“特长”,多看。四、善用比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以上方法,提高听障生色彩构成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是客观存在的,这其中不乏是教师对聋生使用手语所表达意思的误解。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教师对通过语文学科的教学来培养和提高聋生沟通与交往能力的意识不够。我们必须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师生沟通与交往的研究,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语言发展问题是聋教育中的核心问题,从儿童语言发展的视角关注聋双语教育中的语言问题,明确学前双语教育中语言教育的目标十分重要。聋童的特殊性、复杂性,需要我们在语言教学中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实行科学的分层教学。同时有效地进行聋童早期手语语言开发,为聋童的小学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浅谈在班级管理中促进聋生书面语言发展的几种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聋儿童普遍存在着书面语言语句不通顺、联词成句能力低下等现象。作为班主任教师,可以在班级管理的同时,注意美化环境,营造书面语氛围;加强管理,促进书面语交流;开展活动,渗透书面用语训练,以提高他们的书面用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直观教具与指导语相结合,促进视障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使用前后一致的教学语言,有助于发展视障生的空间想象力;规范教学语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三个方面的论述,说明教师课堂语言的精练、准确、直观有助于促进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从而不断实现提高盲校图形与空间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聋生学习和运用所学语言文字来记叙事情、表达思想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现象:说话缺乏中心,思想表达不清,作文无从下手。教师如何改善聋生现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值得聋教育工作者进行探讨。笔者认为,应从提高聋生的语言积累入手,扩大聋生的阅读范围,丰富聋生的词汇量,加强聋生的语言实践,从根本上提升聋生的"内存"。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聋教育课程改革十分强调人本化,关注聋生的终身发展,并把"以人为本、面向未来"作为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的主旨。从聋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来看,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EPD课堂教学原则——"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聋教育新课改理念,用EPD教育项目的理念指导聋教育教学工作,可以充分发挥聋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促进聋生全面发展,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