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快递     
彭文 《百科知识》2012,(23):10-11
为何指甲刮黑板声让人讨厌人类对尖锐的高音,如指甲刮黑板的声音特别厌恶,英国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反应源自大脑中的杏仁体。研究人员给志愿者播放74段音频,让其评价"好听"还是"难听",同时通过磁共振成像扫描,对比他们听到不同声音时的脑部活动。结果发现,声音越难听,  相似文献   

2.
奇幻画廓     
声音识别电梯能识别声音并能自动操作的电梯,只要使用者说“关门上接”或“下第几层”,电梯便会马上照办.多角度反光黑板这种黑板能让全班同学都看清黑板上的板书。坐在两边的同学再也不用为看不清黑板而发愁了。伞灯灯泡在伞项,开关在手柄上的照明雨伞,在雨夜里既可挡风过雨,又能照明。传感式坐椅这种自动调节角度的座椅底部有灵敏的传感器,它会根据人的坐姿自动调节座位各部分的角度,从而使人得到最舒适的享受。多层塑料碗多层塑料纸制成的碗,每次用餐完毕,只要剥去一层塑料纸,便成为干净的碗。防盗纽扣当小偷把手伸过你的口袋…  相似文献   

3.
影响学生注意力的内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绝大部分的知识都是借助感官获得的,在语言教学和学习中,尤其如此。因为我们对生 词、句型、语法的学习一般都要经过感觉、注意和认知三个环节。 感觉:心理学认为,当人体的任何感官(眼、耳、鼻等)受到内、外部环境的某种刺激时,就会产生某种感觉。比如,各种声波冲击耳鼓就扰动听觉,只要我们仔细倾听,就会发现我们周围有许多不曾注意的声音。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我们就看到了字的形状。女同学用了化妆品,我们就会闻到香味,等等。  相似文献   

4.
《科学与文化》2011,(4):22-22
当金属勺子刮碗、手指甲刮玻璃黑板时会有一种相互摩擦的噪音产生,令人极不舒服。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观察到这种现象,并记录下来。在英文中,Gride是用来描述这种现象的专有词汇。  相似文献   

5.
日本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通过声音发现司机疲劳状况的系统,它可以在人感觉疲劳20分钟之前发现,提醒司机休息,从而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日本电子航法研究所研究人员发明的一套系统。它只要录制数秒人的声音,1分钟内就可以判断出人的疲劳或精神紧张程度。人在疲劳时,声音的频率变化会出现某种紊乱,对“紊乱”的声音进行数据化处理并分析,就可以得出疲劳数值。  相似文献   

6.
林泉 《百科知识》2021,(31):64-65
人类发出的所有声音中,没有什么能像尖叫一样吸引我们的注意力.那么人为何会情不自禁地尖叫呢? 尖叫可以释放恐惧 人在受到惊吓时的第一反应常常就是尖叫.人感觉恐惧时,就会加速分泌肾上腺素,因此出现心跳加快、呼吸不畅等情况.这时人就会通过尖叫这种方式来释放由于肾上腺素分泌过多而给机体带来的过大压力.这是一种本能的行为.它的作用是增加应激性,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维持体内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7.
课堂游戏     
这个姓刘的体育老师,总会在下雨天的时候想办法上一些好玩的室内课。那一次,玩的是猜声音的游戏。六个学生一组,面朝黑板站着,下面的同学坐在位子上,用各种各样奇怪的声音喊那六个同学的名字。被叫到名字的同学,得马上回过头来,猜这声音的出处。如果猜对了,他就可以回到座位上去;如果猜不中,抑或没有人叫他的名字,那他就必须在这黑板前一直站下去。  相似文献   

8.
正一个人第一次走进一个陌生的城市,他却没有感受到不同,反而,这个城市让他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这种感觉就像提醒他,他似乎在什么时候来过……不少人都经历过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怎么回事?只要看到其中一个再进入另一个你就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阻止扩散     
能产生出长时期留在焦点的能量束。如果你把两只手放在嘴前圈成筒状并向站在来往车辆不断的马路对面的一位朋友喊出“喂”的声音,其结果是却因声波向各个方向辐射而使声音的音量减小了,那你就会懂得那些试图防止能量(通过声波传播的能量)从发源处扩张开去的科学家会有怎样的感觉。这种失败可能不再会有,至少在高技术世界里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白玫 《知识窗》2007,(7):60-60
美国杜克大学胡特尔博士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人脑习惯通过经验找出一定的模式作为预测未来的依据。当模式被打破时会刺激脑中掌管情绪的杏仁体,产生害怕焦虑,而促使人采取逃避这种由“感性脑”——杏仁体,来主导的情绪反应,正是很多人在作决策时失败的关键。而成功人士不同,当逆境出现,这些人的脑部是由“理性脑”——大脑额叶皮质来主控。  相似文献   

11.
《科技新时代》2005,(10):16-16
将你从有线耳机的纠缠中解放出来的四剂良方。虽然目前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习懂了将有线耳机与便携式音频产品配套使用,但无线音频世界的春天马上就会到来——很快就会有很多无线立体声耳机供我们选择了。尽管在这一领域并没有什么太新鲜的技术.但直到现在无线耳机离我们所期待的小巧.便宜的境界还有不小的差距,目前能应用在无线耳机上的比较披看好的3种无线技术是蓝牙、Wi-Fi和磕感应,基于选3种技术的产品有的已推出,有的将于明年早期推出。这些无线耳机可广泛地与音频播放器、手机、笔记本电脑、立体声音晌系统和游戏机进行无线连接.让我们获得无拘无束的音乐享受。  相似文献   

12.
声音武器 一般的武器都以摧毁对方的军事设备为目的,而这种武器却专门针对对方士兵.这种武器其实就是一种声音发生器,不过它发出的是低于16 Hz的低频声音,即次声波.人的耳朵听不到这种次声波,但它能对人体产生伤害.低强度次声波会使人产生幻觉,并使人的视力下降,从而引起极度恐惧感.而中等强度的次声波会使人体的消化器官功能紊乱、肢体瘫痪、免疫力下降,甚至会导致失明.强次声波则会使人体的内脏坏死、心脏停止跳动.  相似文献   

13.
桂祺莹  无右 《科学与生活》2009,(11):108-109
去吃洋快餐,往往会不受控制地饕餮一番,这就是棕榈酸在作怪。这种化学物质如果摄入过量,就会欺骗大脑,让人总是感觉没吃饱。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中许多学生喜欢塞着随身听的耳机听音乐。经专家实验表明,当声音的分贝到达80分贝时,人就感觉很刺耳了。请问:有人说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声音,包括优美的音乐,都属于噪音。这种说法正确吗?答:这句话是正确的。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由声  相似文献   

15.
杏仁体是边缘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体的情感、行为、内脏活动及自主神经功能有密切关系。本文就杏仁体的解剖结构及生理机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无损音频压缩与通常的有损音频压缩mp3等相比不会丢失信息,即音质好;与普通的无损压缩Zip相比它是专门针对音频的特点设计的,可以直接使用播放软件播放并且具有更大的压缩比。目前较为流行的无损音频格式之一是FLAC(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FLA格式已经非常成熟了,但是其在解码后用全‘0’方式去补偿错误数据会使声音听起来很不连贯。应用同声数据补偿方法,可使错误补偿后的声音更加连贯,对无损音频音效的补偿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初春将至,大风频繁,雨雪稀少,空气湿度也比较低。这种气候条件下,很多朋友都感觉早上起床时口干舌燥嗓子疼。还有一些人会感觉身上燥热,皮肤干燥,甚至眼睛也发干。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喝水自然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不过,还有不少人表示,喝水根本不能解决干渴的问题,也不能让皮肤和眼睛感觉更加滋润。这时候就要分情况看看干  相似文献   

18.
《知识窗》2011,(8X):2-2
<正>几乎每一个使用过圆珠笔的人,都曾信手涂鸦过。圆珠笔画,虽然技法和纯线铅笔画相同,但却能够呈现出更加油腻、更加绚丽的效果。同时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因为手的刮蹭,画面会产生斑驳沧桑的感觉。由于圆珠笔具有蓝色的色相趋向,会给人一  相似文献   

19.
吃辣椒时,胃口发热,皮肤冒汗,身上就像揣了一个火球,灼痛难忍.喜欢的人会说超爽,厌恶的人会感觉生不如死,这都是辣椒里面的辣椒素在作怪.这种东西被人体吸收后,大脑中的疼痛区域瞬间就会被激活,我们感觉到的辣实际上是一种疼痛.医生姐姐说,人的口腔里并没有感觉辣味儿的味蕾,辣感就是一种真真切切的痛感.  相似文献   

20.
<正>在观看恐怖片的时候,人的注意力非常集中,被恐怖情节吸引时还会出现心率加快、瞳孔放大、部分肌肉绷紧等生理反应,这种感觉很类似于观看足球比赛或其他竞技类赛事,都会使人兴奋,兴奋之后就会进入松弛状态。这种生理、心理的一张一弛,可以释放一些压力,使人产生良好的感觉。另外,人在观看恐怖片的时候,参与其中的大脑皮层往往不同于平时学习工作时所调动的脑区,大脑皮层的兴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