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道路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道路景观设计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同时,需要从设计空间美观,道路使用者的舒适度和与周边环境形成协调等方面进行塑造,让使用者感觉到安全、舒适、和谐.可供性理论被引入设计领域当中,强调人与环境的互动,在景观设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道路景观为例,探析了环境可供性理论在道路景观中的设计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可供性理论(Affordance Theory)由认知心理学家J.J.Gibson提出,他从生态学视角揭示了行动者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环境可供性具有动态性、多元性、层次性与差异性。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应有效利用环境中不同类型的可供性,特别是偶发的可供性;优先利用确定发生的可供性、物质文化产品的可供性以及语言可供性,从而促使学习者形成跨模块认知通道,能够快速、有效地感知、利用、塑造环境的可供性,习得第二语言。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与传播学领域,基于可供性概念的研究产生了大量成果,不仅丰富了这一概念的理论内涵,而且该概念的分析场景已扩大至用户与新媒体关系的学术讨论。但是,已有研究存在着概念内涵过于宽泛、不同细分领域难以进行有效学术沟通等问题。对于数字媒体的理解,有必要回归到可供性概念最初的生态心理学视角,依照其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布森(James Gibson)的阐释来归纳可供性对数字新闻学研究的意义。可供性概念从生态心理学发端,在设计研究与技术研究中进一步发扬光大,现在进入到数字新闻学领域,新闻研究者藉此分别从生态学与心理学角度阐释数字新闻业的新现象。一方面,可供性概念促使我们树立动态的观念,以动态的视角考察媒体和内容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供性概念鼓励我们关注使用者的认知与情感,克服数字时代新闻学研究对技术的过度迷恋。可供性有助于突破新闻学研究的固有边界,结合跨学科研究成果发展数字新闻理论。  相似文献   

4.
国内教育一直以来忽视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成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欠佳。环境可供性理论为解读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符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遵循教育学的一般规律。文章基于其理论内涵及实际应用,分析了课堂环境中可供性的构成、影响学习者获取使用可供性的因素以及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不仅仅是传授者,而且扮演着推动者的角色,推动学生提高有效适应环境的能力。学生也不是静态的被动接收者,而是积极建构者,主动与各种环境互动形成不同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内驱力是心理学中动机理论的一个概念,指有机体的内部驱动力。内驱力激起有机体的行为。同生物性需要状态相伴随,并与有机体的生存有密切联系的被称为原始性内驱力,而继发性内驱力是指情境(或环境中的其他刺激)而言,这种情境伴随  相似文献   

6.
技术不仅仅是一种功能性工具,更是调节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中介,它在使用过程中影响着用户的知觉和行为,进而影响人们的伦理行为决策。因此,需要对技术中介与伦理行为之间的关系作出把握,通过中介分析和设计,将道德物质化人工物的设计之中,以促进技术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源于现象学的技术中介理论引入技术伦理学领域,有助于丰富对技术自身特性的认识,有助于建立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高技术伦理学"。  相似文献   

7.
非充分决定性反映的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关系问题是技术人工物的物理属性与人的意向性之间关系的体现.由意向性指向物理属性的多样实现性为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进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人的意向性为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进化选择了方向.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对技术人工物进化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逻辑,即功能实现简单化与结构形式复杂化的逆向进化关系给予了较好的说明.  相似文献   

8.
以吉布森可供性理论的生态意蕴为基础,阐述了环境设计方法论生态转向的主要内容:从机械还原向生态整体转向、从分裂的功能结构向交互的生态关联转向、从技术逻辑向生态逻辑转向三方面内容,并讨论了环境设计方法论生态转向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与心理健康 所谓的生态环境,指的是生命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综合体系.生态环境分为自然生态环境、人工生态环境以及半人工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智能网联汽车是一种新型移动数字终端,可供性为跳出传统分析视角提供了新路径。在媒介可供性方面,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通过延伸人对环境的感知,为驾驶人提供了多样的信息与内容,推动了数字众包等信息生产,中介了人与技术、环境的互动。在技术可供性角度,该技术在重构社会生活的物理与虚拟空间的过程中,“规定”了驾驶人的持续性行为,对行为主体的具身实践形成了数字遮蔽;在与行为主体的互动中形成了地理社交等多结构、多因素的动态关系,实现了空间的移动,并使空间具有了媒介性。  相似文献   

11.
一、语文教学生态论生态是有机体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状态,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存在、发展与外部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语文教学生态论是借用生态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结合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12.
户外活动对儿童身心健康非常重要,有助于培养其社交能力、环境认知能力和探索精神.相比于城市环境,乡村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有着空间开阔、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也有缺乏专类设施、安全隐患多等不足,本文从环境可供性理论出发,分析了乡村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特征,并探讨了乡村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规划、设计与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末21世纪初,克罗斯和梅耶斯提出了技术人工物本性理论。2011年,克罗斯等学者在技术哲学伦理转向的推动下发展了这一理论,增补了"使用规划"技术人工物本性的新维度。他们由此把技术人工物本性理论由经验层面发展到伦理层面。技术人工物本性理论这一新发展不论对于技术人工物本性理论自身,还是对于设计伦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机体哲学角度来看,人工物的发明、生产和演化都带有一定程度的机体特性,这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将自身的机体特性不断赋予自然物的结果。人工物与人类的生理机体有相互冲突的一面,又有相互适应以至相互嵌入的一面。人工物的机体特性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也有深刻的影响。从机体哲学角度分析人工物的机体特性,有助于协调人工物发展与人类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消除人工物发展中的"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元素,它是以“现实的人”为理论根基,从人的社会实践出发,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四个方面着手,促进学校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为我们深刻认识和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思维范式。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校园是教师、职工、学生从事教学、学习、生活、工作的场所,也是教师和研究人员进行研究的活动空间,由此我们可以认为高等学校的校园规划建设和校舍设施是教职工和学生从事活动的物质条件,也即是高校成员发生各种行为的物理环境。心理学家理解环境乃是可使存在于其内部的行为有机体上起注意的事物。而行为是由于冲撞于有机体的物理能量的变化而发生的,因而不引起反应的感觉过程,是不可能成为有机体的环境的,人们的行为是与人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外卖APP的界面设计更有利于用户的认知体验,探讨可供性与用户体验设计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而提出分析方法和设计建议.首先以美团、饿了么为研究对象,对外卖APP主页的用户体验设计要素实施对比分析,并结合可供性理论的三个阶段,设计问卷内容.然后利用网络访谈法对20名具有外卖APP使用经验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最后采用SPSS 24.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论证并归纳设计要点.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得出外卖APP中多样化的信息内容、设计得当的界面布局、即时的操作反馈、趣味性和易识别性的图标设计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效果,从而为外卖APP的优化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技术哲学的荷兰学派关于人工物的结构与功能说中遇到了难以回避"逻辑鸿沟"问题,因而转向人工物的"实践-伦理"研究。由此涉及人工物具有高度的社会情境依赖性,这是由于人工物社会性地存在和生成于社会情境网络之中,并主要表现为设计与使用、生产与扩散四种具体的社会情境,进而呈现出"人工物-人-社会情境"共生演化的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19.
"给养"一词被Gibson用来描述环境对有机体行为的影响。随着给养设计研究与应用的持续深入,对给养内涵的演变脉络及其新的内涵进行梳理。结合Hartson与Kammer等人的研究成果,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环境给养生态框架,为学习环境设计(包括其他人工制品设计)提供一种通用的描述语言。提炼出给养设计的6大原则以及给养设计的技术过程,为学习环境设计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技术知识是指关于设计、制造和使用技术人工物的知识体系,国内外学者文森蒂、罗波尔、德维斯等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类,但各个分类的依据、逻辑和优劣不同。技术知识的分类要能够说明一个技术人工物从设计到生产出产品的全过程。以直板手机按键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技术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过程为案例,分析其中的技术知识逻辑并提出了基本设计知识、理论工具和行动知识三类技术知识及其子分类。技术知识的再分类反映了技术人工物本体论的非充分决定论、实现限制、要素限制和环境限制四个标准,较为完整地阐明了一个技术人工物的本体论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