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自入关以来,统治者通过策划移民垦荒、设立驿站、北巡和木兰秋狝、设立行宫等对热河地区逐步开发。特别是康熙时期避暑山庄在此肇建,产生了人口和经济上的聚集效应,为承德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成为在避暑山庄周围形成城市的直接原因和决定因素。乾隆时期,继续完善避暑山庄及肇建避暑山庄周围寺庙的,并将避暑和秋狝长期化和制度化,这一系列措施使得承德人口猛增、商业不断繁荣,逐渐拉开了与周围地区其他行宫及城镇的差距,城市规模扩大。包围着避暑山庄的承德成为地区行政建制的州府所在,文化教育事业也从无到有。这里不仅成为了集皇家文化、贵族文化以及市井文化等社会各阶层文化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多种宗教相容相合的道场,是满族文化、蒙族习俗、汉族传统水乳交融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2.
耦合性:探究南京承办2014年“青奥会”的成功之道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青奥会"是一个年轻的赛事,是对奥运精神的一种弥补和复归。怀揣着崇高的使命和理想,南京举办"青奥会"成功与否,其与"青奥会"的宗旨与目标的耦合性是关键。分析了影响其耦合性的因素:办赛理念与赛事C IS;政治和经济环境;文化和教育;城市传播系统(CS)(尤其是新媒体技术水平)等。南京与青奥会具有诸多的契合点:教育之都与"青奥会"的教育追求相契合;历史文化名城与"青奥会"的文化价值相耦合;"国民体育"的诉求与"青奥会"的普世理念相统一。对"耦合性"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发挥院校优势打造交流平台;"青年本位":制定易于青年接近"青奥会"的通道;平台搭建——CS平台与各种活动平台的构建;"普世价值"耦合:推广百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与世界民族民间体育互动。  相似文献   

3.
"一座山庄,半部清史",避暑山庄见证了清王朝的兴衰荣辱,尤其是清代前期康熙、乾隆两代,山庄之地位不可谓不重要,其历史之影响不可谓不深远。近年来,对于避暑山庄的研究颇多,但有各自为战,不成体系之况。本文即对此做一整体性回顾梳理,以使避暑山庄研究更为全面系统。  相似文献   

4.
很多人对于承德的一个现象一直存在质疑——在承德,随时都可见到清朝皇帝的画像、雕塑。纵使作为一座历史古城,这样的行为是否有些夸张?对于这个问题,承德人的回答是明确的——没有任何夸张。对此,四条基本原因将会围绕由清朝皇帝建造的避暑山庄展开阐述:山庄初建成时带来的政治文化繁荣;皇帝出逃时带来的文物宝藏;文化遗产创造的旅游经济;避暑山庄与承德的新发展。并最终推出清朝皇帝及其所建造的避暑山庄确实推动了承德的快速发展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5.
很多人对于承德的一个现象一直存在质疑——在承德,随时都可见到清朝皇帝的画像、雕塑。纵使作为一座历史古城,这样的行为是否有些夸张?对于这个问题,承德人的回答是明确的——没有任何夸张。对此,四条基本原因将会围绕由清朝皇帝建造的避暑山庄展开阐述:山庄初建成时带来的政治文化繁荣;皇帝出逃时带来的文物宝藏;文化遗产创造的旅游经济;避暑山庄与承德的新发展。并最终推出清朝皇帝及其所建造的避暑山庄确实推动了承德的快速发展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6.
避暑山庄博物馆是康乾盛世政治、经济、文化的凝聚,而陈列与讲解是办好博物馆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避暑山庄博物馆是康乾盛世政治、经济、文化的凝聚,而陈列与讲解是办好博物馆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避暑山庄肇建300周年之际,从几个不同角度论述了建避暑山庄的历史意义、历史功用、以及它的文化艺术价值.叙述了康乾二帝大智大勇、文韬武略、经国治世的非凡之处,致使避暑山庄演绎了中国历史上一幕幕政治外交风云,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统一的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9.
康熙帝择址热河兴建避暑山庄至今己三百余年,其以热河(承德)独特地理环境为本,融汇汉满蒙藏等多民族文化,是中国古典皇家园林发展成熟并达到高峰的典型代表.以古为鉴,相承保护避暑山庄周围形胜在历史层面,有利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层面,对于承德的城市发展以及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避暑山庄广袤深秀的土地上,曾经留有康熙、雍正(当皇子时)、乾隆、嘉庆、咸丰五位帝王或洒脱或局促的身影,而盛世时期的两位帝王康熙、乾隆,他们迈着从容稳健和志得意满的步伐,几乎每年,甚至一年两次大驾临幸避暑山庄,满朝王公大臣将扈从避暑山庄视为极大的政治殊荣,他们中的大批扈从文臣以体会、发挥和灵感创作了诗、词、歌、赋、散文、以及书画作品,写景状物,记事抒怀,因物比兴,托物言志,构成了避暑山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承德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应对标北京"世界城市",同步、匹配、融合性的制定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总体规划;参照国际标准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和国际品质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深入挖掘避暑山庄历史文化核心价值,将新老城区以一脉相承的文化整体包装为"陪都古城"。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职园林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和导游专业学生专业知识拓展的实际需要,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园林树木课程充分利用校园和避暑山庄园林树木资源,通过园林专业学生扮演"植物导游"角色,中文导游专业学生扮演"游客"角色,专业教师和抽选的学生代表担任评委,创新开展"树木之旅"——园林树木导游实境教学改革活动,实践探索了发挥专业特长进行跨专业合作和高职院校的"低成本、高效益"教学做一体化改革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出生于意大利米兰的郎世宁,在中国生活的50多年,供职于清朝宫廷,出任御用画师,历时康、雍、乾三朝,不仅开创了清代宫廷绘画"中西合璧"的特色,还留下许多以当时重大事件为题材的纪实画作,成为后人研究清代皇帝和避暑山庄的生动史料。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绿毯八韵>的赏析与英译,简要介绍了避暑山庄御制诗文的艺术风格,向海外读者展示独具特色的皇家文化.  相似文献   

15.
避暑山庄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不仅体现了中国园林与人文科学的相互交融,更体现了中国园林与自然科学不可分割的内在本质。本文即从生态学的角度,通过对避暑山庄的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河流、植被以及动物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和考证,大量事实证明避暑山庄具有建造皇家园林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以文献法、逻辑演绎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借助瑜伽这一印度传统文化的载体,对比了印度瑜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身心观念;分析了中印身心观二者之间的历史演进与文化渊源,提炼了"梵我一如"、"天人合一"及"身心一统"等基于相似思想理念的身心文化认同;进一步阐述了"固守本土文化"的印度身心观价值与"后工业化时期身心观的返朴归真"以及"新时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等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身心观价值,强调了中印不同身心观所独有的社会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7.
保护历史文化,处理好保护与承传的关系十分重要。承德五窑沟皇家古窑文化是北京琉璃厂文化在承德的一种延伸,其兴衷过程恰与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群大规模建设的开始与完竣相伴随,保证了这些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群,能够在高质量的文化艺术水准上施工而完成。为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建筑历史增添了绚丽的一页。五窑沟皇家古窑可说是承德崛起与发达的铸造者,建议有关部门对现仍存的带有琉璃构件的各种建筑予以保护,保护古窑址地形地貌,对古窑的砖瓦残件妥当保护,禁止继续出售与流失,建设包括“中国承德皇家琉璃、砖瓦博物馆”在内的一处与承德寺庙同级别的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18.
避暑山庄正宫区有三座设施齐全、装修考究的佛堂,与避暑山庄周围星罗棋布的喇嘛庙都显示出了清王朝为团结各少数民族在宗教上的怀柔政策,具有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9.
避暑山庄与外八庙是一个整体,在清代前期起过重要作用,并具有深远影响,它的建筑艺术是中国园林辉煌成就的代表.保护、建设、发展避暑山庄与外八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20.
阐释了关公精神的内涵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关公精神的"忠、义、仁"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精神文化上的相融性;关公精神的"勇"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行为制度文化上的互补性;探索关公精神的现代意义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继承与创新的时代价值,旨在为中国体育文化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与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