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孙莺 《考试周刊》2010,(19):29-29
二语习得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本文立足于二语习得中语言习得受文化要素的制约,结合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要素对交际语言的影响,并以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为切入点寻找二语习得与跨文化交际的结合点,以进一步促进二语习得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杨帆 《文教资料》2013,(13):22-23
在现代的二语习得中,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二语习得者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自己的内在化消化吸收知识的过程,更要注重外界的社会文化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此项研究从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出发,探讨交际教学法是怎样成功应用于二语习得课程的。  相似文献   

3.
隐喻能力作为二语习得过程中对学习者更高的要求,是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有益补充。文章采纳现代隐喻认知理论观点,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结合隐喻与文化及隐喻与二语习得的关系,指出隐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是语言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二语教学要注意文化的导入,提高学生对隐喻的领悟能力。隐喻能力能够促进二语学习者的学习,用现代隐喻理论指导二语语言与文化习得是十分重要的,以达到用现代隐喻理论指导二语语言与文化习得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张晶洁 《考试周刊》2011,(57):91-9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二语得的过习程中,文化习得是一个必不可少部分。文章从表示“死亡”这一概念的词汇入手,强调文化习得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与世界交流日益频繁,二语习得已经成为我们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一部分,其习得过程更是复杂多变。"洋泾浜"是一个特殊的语言现象,Schumann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了"洋泾浜假设",并以此提出的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对二语习得进行分析。两者是不同的概念,需要在研究中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专业认同研究的理论发展,提出了对二语习得领域中语言学习者认同问题的认识,指出对学习者,特别是语言学习者的专业认同问题研究的匮乏。阐述从共同体角度出发,使用隐喻研究方法,在二语习得领域进行专业认同问题研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二语习得的最终目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建立起了不同于母语和目的语的中介语,而母语的文化迁移和文化定型也使得二语学习者构建起一套中介文化体系.中介语及中介文化的研究对于目的语文化习得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8.
“动机”是典型的心理学派术语,自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被引进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并备受关注。随着语言学习和教育研究领域发生“社会文化转向”,“投资”这一经济学概念被引进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补充和发展了“动机”这一概念。两派论战多年,因此,有必要将心理学派盛行的“动机”概念与社会文化学派倡导的“投资”概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者存在的差异,并在此差异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思考,希望对二语习得社会心理研究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9.
语言迁移是语言研究者探讨母语对二语习得影响的研究;社会框架是产生于社会文化的内容,一个框架在与另一个框架交际过程中,会表现出社会文化差异。将王绍斌,李玮的语用迁移实证研究收集到的数据结果作为样本,从拒绝言语行为入手探讨语言迁移折射的中西方文化框架差异及其成因,获取对二语习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文化语境模拟法外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语教学中强调了解目的语文化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已经为外语教育者所认同,但如何在外语教学中有效实施文化教学尚未达到成识.文章从语言文化观和语言习得过程入手,尝试性提出一种文化语境模拟法为基础的外语教学模式.该模式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运用多媒体和现代网络技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较为真实的目的语文化环境,优化了第二语言文化习得环境,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理论上该模式使学生对语言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模拟语境中大量的语言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新型的师生关系大大缓解了学生的紧张心理.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基于身份工作模式,引入成员分类机制概念,以医药商务会话录音转写为语料,探讨专家身份建构 的指称策略使用情况。研究发现,(1)医药商务会话中咨询专家通过人称代词的使用以及他称和自称的相互投射实现 专家身份建构;(2)前者包括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和单数的主格与属格,其指称用法分别表现为机构型、专家型、引用型、 互动型、病患型以及专家型、结构型、引用型和病患型;(3)后者则通过自称和他称身份标记语完成对专家身份建构的 投射。本研究认为,可以在身份工作模式下对人称代词和社交称谓的使用进行解释,它们的使用与成员分类机制一起, 构成说话人进行身份工作而采取的修辞策略,或谓之说话人实施的身份修辞行为。  相似文献   

12.
幼儿教师身份是其存在的本体论,即存在的依据与归属。"他者镜像",作为主体的对照物存在,反映了制度层面的规定性,多以"镜像"的呈现、观念层面的期望,帮助主体确定其位置在何处。"自我认同"是一种内在性认同,在个体生命体验中持续变化,追寻主体存在的价值。从"他者镜像"和"自我认同"之维,探讨幼儿教师身份认同建构的可行性,"他者镜像"塑造合理的客体身份、规范客体身份的工具价值、明晰身份的外显特质;"自我认同"在行动中建构主体身份认同、探寻本体性价值,促使自我内部不断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3.
角色认知是身份认同的基础。新生代乡村教师开始或即将迈入"不惑之年"却遭遇角色认知的困惑,表征为行走在城乡之间的"边缘人"、身陷乡村却心寄城市的"异乡人"以及疏远乡村社会生活的"旁观者"。帕特南的社会资本与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具有高度的逻辑契合和深度的内在关联,是促进身份认同的重要资源。其中,互惠规范是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制度保障,社会信任是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心理基础,关系网络是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社会桥梁。基于此,建立"普遍互惠"规范、提升"单薄信任"水平以及拓宽"横向关系"网络,进而建构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不惑"的制度保障之路、内生动力之路以及现实效用之路。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时期,此间支配阶级眼中的中小学教师身份认同流变,若按政权更迭为主线加以考察,则分别经历了新民教化者、封建捍卫者、军政训导员、抗战宣传员、赤化避免者五个大阶段,因其政权性质与总体施政纲要不同,每个阶段支配阶级对教师的要求又各具不同特点,但均为教师工具性特点的体现,亦为各自政权巩固所需。  相似文献   

15.
This essay discusses Anna Danielsson’s article “In the physics class: university physics students’ enactments of class and gender in the context of laboratory work”. The situated co-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and identity forms the crucial vantage point and I argue that it is a point of intersection betwee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The former can provide a valuable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icity of learning science. I thu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knowledge as situated in time and space, for instance the importance of the historical division between “head and hand” clearly visible in the discourse of Danielsson’s informants. Moreover, the article discusses how identity is produced in specific knowledge contexts through repeated performances. The article closes by briefly suggesting analytical alternatives, in particular “belonging” and “imitation”. Both draw on post-structuralist ideas about the citational nature of identity. Belonging is created by citing and reinstating norms. Imitating knowledge, identity and norms is an issue that should be brought to the fore when we speak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相似文献   

16.
17.
受“观物取象”与魏晋玄风的影响,陶渊明在诗文中表现出强烈的“观看”欲望,有意展现出“凝视”姿态。他对外面的风景无心观看,选择并聚焦于“旧居”“林园”“庭院”“田园”“白云”“飞鸟”等日常生活景物,故能摆脱玄虚困境,在“观看”中混融了主客体意识,对自然产生认同感,并形塑了作为“农夫”的自我形象,从而在思想上转向“新自然说”。  相似文献   

18.
The article explores some assump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current research about lesbians in 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 has explored the identity management strategies used by lesbian teachers (Griffin, 1992b; Sparkes, 1994; Woods, 1992), based upon liberal and radical feminist assumptions that a “lesbian identity” exists in some essential form (Jaggar, 1988). Materialist feminist theory refuses any “essential” lesbian identity, but acknowledges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lesbian identities within specific historical conditions, illustrated in the work of Cahn (1994). Poststructural theorists (Bryson & de Castell, 1993; Butler, 1990; Pronger, 1990, 1992) also reject the existence of essentialized identities, and argue instead that “effects” of sexualities are continually being performed at the surface of the body. I argue this poststructural assumption, that lesbian identities do not really exist, is compatible with a politics “as if” they existed (Riley, 1988). Finally, the paper calls for a shift in research focus away from individual lesbian identity toward how institutional discourses constrict and construct lesbian identities.  相似文献   

19.
流行音乐正式登上中国历史舞台以来,其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百余年来在普罗大众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也参与了青年人的人格塑造与价值观形成过程。伴随消费主义思潮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群体,非常容易被当下眼花缭乱的媒体和传播手段裹挟而呈现“认同”危机。通过梳理中国流行音乐中的“家国叙事”,分析大学生“家国认同”危机的表现形式,提出了在大学通识教育中通过加入流行音乐教育这一环节,更加涵育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构建“家国认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安德森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想象共同体”的概念,在“想象共同体”的建构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其中电视媒介通过仪式化对重大事件的展现来不断重复建构国家认同,电视媒介通过对于重要事件的现场直播来增强国家凝聚力;通过“共享历史”来不断唤起民族的集体记忆,延续文化传承与身份认同;通过征用现存的民族文化符号来建构国家认同;通过节庆传播建构国家形象,实现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