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实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首先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专业目标、明确岗位群,构建"点、线、面"式职业能力课程体系;在课程开发方面,学校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企业相关人员共同参与,将课程开发分为职业工作和教学分析两个层面,将典型工作任务分解为典型子任务,将典型子任务分解为小任务,最终实现从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从行动领域再到学习领域、再到学习情境的三个转换;核心能力课程标准的内容包括:职业岗位、职业标准、工作项目、教学目标、教学情况和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红霞 《职教通讯》2012,(33):60-63
行动导向教学以职业活动为起点,在"做"中"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较大的作用。在"航空货物运输实务"课程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基于关键能力进行课程目标定位,在工作过程中创设学习情境,应用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模式,并采用多元评价的考核方式。通过实践比较,证明行动导向教学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职业关键能力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马颖 《职教通讯》2012,(27):12-14
结合高职院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阐述了以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项目的开发与设计过程。通过归纳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范珍 《教育与职业》2012,(21):109-110
文章结合课程改革实践,阐述了基于"物流业务流程"的课程改革思路和方法。教学内容以配送业务流程为基础,以真实工作任务为核心,教学方式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饮食文化"作为高职酒店管理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应紧跟改革主流,围绕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进行项目课程的改革与开发。笔者通过走访相关企业和知名专家,在对酒店管理及相关专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目标:模拟酒店工作流程设置课程项目和任务,通过开展项目训练、任务驱动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学习领域"是从工作的具体过程出发,从"过程"引导学习任务,传授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和核心能力。这对我国职业教肓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和借鉴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开发和实施,并结合实际情况,阐述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对"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开发和创造性应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强调"通过行动来学习",教学实施过程必须要以情境性原则为主,科学性原则为辅,开发和优化"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通过模拟实际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但是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文科类课程中实施相对较难,商务综合英语教学改革在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教学实践证明行动导向教学能够在商务综合英语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依据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市场调研和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对接智慧交通产业。以课程开发建设为导向,坚持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发展性、行动性,重视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教育理念,开发构建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以工作岗位为导向,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作用。通过校企合作,以职业行动能力开发为目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研究特色专业课程,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我国高职课程理论。  相似文献   

9.
课例开发是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的一项重要工作。行动导向理论是课例开发的指导思想。教师在课例开发时要融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实际技能于一体,注重将职业实践过程设计为学习过程,让学生为了行动而学习;在职业实践情境中展开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行动而学习。课例开发行之有效的策略是与"五课"教研工作、"两课"评比活动、优秀课程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设置应针对课程实际情况,通过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制定具体行动领域、选择学习领域、编排教学内容序列、设计学习情景、实施行动导向教学、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将课程还原到工作过程与工作任务,以此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学习情景是课程设计的关键,行动导向是实施教学主要方式,课程考核与评价是课程质量有效保障.从实践角度出发,对高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有关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通过阐述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理论及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基本开发思路。提出以应用翻译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分析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设计、创建与课程相应的学习情境,教师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动"方式来进行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实践过程的学习机会,实现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黄琳 《考试周刊》2016,(13):9-10
本文论述了依据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结合职业能力分析,依托职业能力驱动教改经验进行课程开发,通过调研、工作任务典型分析,确定课程导向为各专业职业能力,重视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教育理念,以就业工作岗位为导向,以职业行动能力为目标,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达到提高学生技能的改革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行动导向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重视学习的情境性、实践性和过程性。将行动导向教学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中,通过任务、资讯、计划、决策、实施、评估6个环节,探索有效的实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教学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核心在于"通过行动来学习",教学过程强调通过模拟实际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幼专英语教学改革在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开发了基于行动导向的英语教学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机械专业毕业生从事岗位工作过程的分析及与企业实践专家的研讨,提出《机械零部件测绘》学习领域课程并对其进行开发与设计。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情境,开发多个工作任务,使学习内容与工作行动能力联系起来,扩展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提高职业能力,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普通机床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为例,阐述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设计的关键:在准确课程定位的基础上,恰当选取及组织教学内容,进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设计,配套实施课程任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  相似文献   

17.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在市场需求调研、职业岗位定位、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开发《制药通用设备(典型制药设备应用与维护)》学习领域课程,确定课程目标,遵循"任务中心、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按照行动导向的六步法设计8个学习情境、12个工作任务,采取"平时考核+过程项目考核+技能大赛考核+结果考核"的评价方式,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做中用、赛中促"的一体化教学。  相似文献   

18.
李刚 《教育与职业》2012,(8):130-132
学习领域来源于典型工作任务和教学培养目标,某个职业可能包括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有相应的学习领域。某个职业对应的学习领域有若干个,通过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从业能力和资格。文章引入学习领域概念,认为课程设置必须与工作任务相匹配,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的基本顺序编排课程,重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关注学生通过实践或行动来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并通过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设计的分析,浅析构建学习领域的课程模式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19.
以《食用菌栽培与加工》课程为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以食用菌典型工作过程为依据重构教学内容,按照工作流程设计教学进程和学习情境,采取工学结合、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等多种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注重过程化、综合化的动态综合评价体系实施教学评价,使理论知识学习服务于职业技能训练,职业技能训练助于职业素养养成,职业能力在工作任务的完成之中得以提升,最终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根据就业岗位分析,确定46个典型工作任务,并将典型工作任务能力整合归纳,形成综合能力的行动领域,进一步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构建了"463"专业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岗位基本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岗位扩展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