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乙白莲 《教学随笔》2014,(10):48-48
“二”和“两”这两个数词从意义上说几乎相同,但用法不全一样。“二”表示次序,是序数,如“二月”、“二妹”、“第二”;“二”有时也是基数,表示事物的数量,如“二尺”、“二斤”。“两”除了“两点钟”外只是基数。  相似文献   

2.
学生常常把“减少”与“减少到”混淆起来,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减少”与“减少到”的不同含义,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列举了如下一个例子:假如你的体重是63斤,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你脱去棉衣,体重减少了3斤,这时你的体重是多少斤?当然是63-3=60(斤)。假如你说:“脱去冬装,我的体重减少到3斤。”那么你才有多重呢?学生在哄笑中正确地体会到“减少”与“减少到”的不同意义。  相似文献   

3.
商人的儿子大学毕业了。一天,商人问儿子:“一斤芝麻多少钱?”“7元。”儿子答。“一斤黄糖呢?”  相似文献   

4.
多语法著作都将“斤把重/千把斤”中的“把”字看作数词,这种看法理据不足。本文分析了“把”字在词类特点、意义特征上与数词和量词的对立,考察了它在语音、意义、结构上的助加功能,并依据它与助词在助加功能方面的一系列平行性,认定“把”字是助词,并进而论述了它对量词的选择及“量把”的语法作用  相似文献   

5.
商人的儿子大学毕业了。一天,商人问儿子:“一斤芝麻多少钱?”“7元。”儿子答。“一斤黄糖呢?”“顶多3元。”“一斤芝麻加上一斤黄糖值多少钱?”“正好10元呀。”“只有10元吗?”  相似文献   

6.
“四海水产商店标出了白鲢的价格:二斤以上每斤五元,二斤以下每斤四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史记》、《汉书》中“金(黄金)”有关数量之具体用例,两书所引谚语押韵情况及流传中的变化做出考察,指出王念孙《读书杂志》所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之“斤”字为妄加之说失之偏颇,阐明谚语流传中呈现的形式变化宜具体待,不该一以绳之。  相似文献   

8.
二四五 蜀 万荣、临猗、稷山各地俗称十进制的秤一两为“一束”;十六进制的秤一两则为“一两”。如某人说他今天买了斤七束白糖,这“斤七束”即十两秤一斤七两,比一斤半还要多出二两;如说买了斤七两白糖,这“斤七两”则指十六进制的秤一斤七两,比一斤半还要少一两。那么,这个“束”sou字本字究竟是哪个字呢?应该就是“蜀”。《方言》  相似文献   

9.
成语“斤斤计较”,意为气量狭窄,遇事好计较。但“计较”前为什么要用“斤斤”来作修饰,不少人难以理解。在他们看来,“斤”以下有“两、钱、分、厘”,为什么不说钱钱计较、分分计较呢?再说即使以常见的粮油而论,少了一斤二斤,怎不计较呢?其实,这“斤”非量词。“斤”的本义是斧头。《石钟山记》:“而陋者乃以斧斤求之”,其中“斤”与“斧”同义。凡用斧砍柴削木等,眼睛总要瞪大,看得十分清楚,故“斤斤”意为明察或看得清楚。这成语直接的解释便是看得清清楚楚,稍有差错就要计较。  相似文献   

10.
正确理解形声字的意符,对于辨认汉字的本义有其重要作用。以《说文解字》“斤”部为例来看,“斤”象斧头之形,本义为“斫木斧”,因此,从“斤”之字多与斧或与用斧有关。 斧 《说文》云:“斫也。从斤父声。”《苟子·劝学》:“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斧”和“斤”同义并举。 斨 《说文》云:“方銎斧也。从斤片声。《诗》日:“又缺我斨。”《诗·七月》:“取彼斧斨,以伐远扬。”“斧”和“斨”同义并举。 斫 《说文》云:“击也。从斤石声。”《荀子·性恶》:“工人斫木而为器。”枚乘《七发》:“使琴挚(人名)斫斩以为琴。”  相似文献   

11.
含泪忆斤澜     
林斤澜大哥走了。永别之痛,万箭插心,哀伤之情,难以言表。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俩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组工作,都还没发表过什么作品。1951年奉派参加“中央土改团”,分赴安徽和湖南参加土改。我们在外地期间,“北京人艺”进行改组,创作组取消了。我先回京,被调到了北京文联。过了些天,我上王府井大街,意外地见斤澜迎面走来。  相似文献   

12.
“买盐三斤”这四个字的意思本来是很清楚的,可是一经学了一些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的职工初中的学员们分析,那就热闹了:有的说“三斤”是“盐”的补语,有的说“三斤”是“盐”的同位语,有的说“盐”是宾语前置,有的说“盐”是“三斤”的定语,还有的说“盐”与“三  相似文献   

13.
课堂话笑     
1NO1大虾:这书真是越读越郁闷。美眉:不如我们一个人讲一个笑话吧。NO2大虾:有个老师,让同学们听写“与”字,哪个“与”呀?有人问。美眉:老师怎么说?﹃是巴金﹄!﹃18斤﹄?﹃几斤﹄456NO4美眉:有个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作家巴金”,“巴”字没写好,看起来像个“己”字。大虾:结果怎样?NO5美眉:同学们不明白,就问老师“己金”啦?大虾:老师怎么回答?NO6美眉:什么几斤几两的?是巴金!大虾:18斤?那么瘦?课堂话笑@张一文 @毛一山  相似文献   

14.
6斤有多重     
6斤有多重“娃娃家”中,“妈妈”快乐地抱起自己的“宝宝”要送她上幼儿园,可“宝宝”太重了,“妈妈”怎么也抱不起来。“妈妈”一边笑着,一边大叫:“你真重,像只小猪……”“宝宝”任凭“妈妈”摆布,同样快乐地回答:“当然喽,今年暑假我长胖了6斤。”“6斤是什么呀?”“娃娃家”的几个孩子相互询问起来,可谁也说不清楚。交流的时候,这个问题引起了全班孩子的关注。教师同样感到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于是也问:“6斤是什么呢?”“6斤是重量!”班里有许多孩子赞同这个说法,甚至还有幼儿补充:“妈妈告诉过我,我出生时是6斤。”这样的解释让所有孩…  相似文献   

15.
当自己还是一个孩童时,就听到哥哥姐姐们重复着一个话题侃侃而谈: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而我总是胸有成竹,喊道:“铁重!”哥哥姐姐们就笑着对我说:“等你长大了,学了物理你就明白了.”  相似文献   

16.
这时,6斤才恍(huǎnɡ)然大悟:“原来是爸爸捣(dǎo)的鬼。他一定是乘我上学的机会,调换了我的红嘴蓝鹊,使我在同学面前大大地丢了面子。”想到这,6斤怒气冲冲地跑到楼下商店里,见了爸爸,立刻大喊大叫道:“还我的红嘴蓝鹊!”一位老奶奶正领着小孙女在看鸟,听见6斤的喊叫声,吃惊(jīnɡ)地转过头来。爸爸有些不好意思地对她们说:“这是我儿子。你们先自己看看吧。”说完,他把6斤领到一边,若(ruò)无其事地说:“怎么了,你的红嘴蓝鹊不是好好地呆(dāi)在笼子里吗?”“那不是我的!你把我原来的那只弄到哪儿去…  相似文献   

17.
成语“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但是我们知道,一斤是十两,半斤就是五两,比八两要少三两,怎么能说是相当呢?原来,我国从前的杆秤有不同的“制”,有的规定十六两为一斤,有的规定十两为一斤,“半斤八两”中的“八两”是对旧制十六两秤而言的.  相似文献   

18.
四、魔法药水人们跟在6斤的身后,一拥出了屋门。山羊胡子紧紧抓住6斤的一只胳膊(ɡēbo),他生怕自己一松手,6斤会跑了,那么一万元的买鸟钱也就飞了。到了门外,却见几个孩子正拿着鸟笼在那儿,红嘴蓝鹊就在笼子里。山羊胡子一把抢过笼子,欣喜若狂地说:“我的神鸟,我的宝贝儿,你真在这儿!”6斤跟同学们分手后,带着被爸爸卖掉的红嘴蓝鹊回到自己的家。爸爸又出去“应酬(chóu)”了。6斤回到楼上自己的房间,却发现白眼圈的绣(xiù)眼不见了。红嘴蓝鹊似乎比6斤还着急,它在房间里乱飞,大声地鸣叫,还用笔写字问6斤:…  相似文献   

19.
蒋光宇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1,(10):7-I0002
魏书生老师在和青年教师谈心的时候,多次问到过这样一个问题:“每月给的工资不变,放在你面前两副工作担子,一副100斤,一副200斤,挑哪一副占便宜?”“有的青年教师说:”“当然挑100斤占便宜。”  相似文献   

20.
家住河南尉氏县一个靠近公路村庄的朱姓农民是一位接受免费治疗的艾滋病人。从去年五月他开始采用“鸡尾酒”疗法进行抗病毒治疗,但效果不理想,副作用又较大,一年来体质不断下降,体重由原来的125斤降到92斤,免疫力低下,经常感染。为防不测,家人给他准备了棺材。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的“中医药免费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改变他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