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劳资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劳资关系的性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劳资关系有多种类型,劳资矛盾不断发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劳资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发生劳资纠纷,不仅关系经济发展,而且关系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劳资矛盾逐渐凸显,成为阻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剖析我国私营企业中劳资矛盾问题根源,这对缓和劳资矛盾,建立和谐劳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我国劳资关系演变的趋势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体制转型以来,我国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吸纳的就业人口迅速增加,社会劳资关系日益普遍化.在此过程中,劳资利益矛盾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导致劳资矛盾已经发展到相当尖锐的程度,成为诱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主要根源之一.本文从我国劳资关系的形成演变入手,对劳资关系恶化的表现与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建立新型的劳资两利关系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劳资关系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重要关系之一。“五反”运动后,新民主主义劳资关系出现了新的矛盾,国家在新的矛盾的基础上对劳资关系进行及时调整,如推动成立以发展生产为中心的劳资协商会议,倡导签订劳资集体合同,保证企业获得合法盈利,确立体现“劳资两利”的企业利润分配原则等等。这些措施不仅将劳资关系纳入正常化,使之符合“劳资两利”的原则,而且使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和经营得以恢复和发展,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和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非公企业劳资关系矛盾相对突出,矛盾冲突明朗化、公开化。富士康员工罢工事件、本田工人罢工事件、摩托罗拉裁员事件引发各方争议。为什么劳资矛盾多发于非公企业?在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劳动关系是改革开放以后,伴随非公有制企业的建立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劳动关系,由于这种劳动关系产生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随着非公有制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中的矛盾与问题也日益显现,劳动争议案件和劳资纠纷不断增多,劳动者权益受侵害现象愈演愈烈,我们必须分析非公企业劳资关系的特点,矛盾产生的原因,梳理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为构建非公企业和谐的劳动关系提供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6.
劳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直接体现,有效化解劳资矛盾与冲突,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是社会法治建设的首要目标和根本任务。建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必须真正建立以劳资利益博弈为主要内容的三方协商对话机制;强化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充分发挥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政府职能;立足基层建构快速调处劳资争议的联动机制,促进劳资关系的和谐及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改善劳资关系、构建和谐南通,需要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劳资阶层的相互认同;二是完善以“利和”为原则的利益分配制度;三是劳资矛盾化解机制的建立与企业工会职能的强化;四是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对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8.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而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构成劳动关系的主体是劳动者和企业,他们分别代表了劳动与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而劳动者则追求工作稳定和收入最大化,这就不可避免产生相互间权利和利益上的矛盾。如果劳资矛盾进一步加剧,就会发生冲突和对抗,破坏社会和谐,影响社会稳定。文章从我国当前的经济转型背景出发,借鉴国外的实际经验,分析我国企业劳资关系不和谐的状况,提出我国企业劳资关系二元所有权构架的构想,探索实施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但非公有制企业的劳资矛盾也随之日显突出,主要表现在工人工资、收入分配、劳动合同法执行、农民工权益等方面,而资方强势地位、企业管理者素质低、政府监管不力等是造成劳资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应加强集体协商机制、劳资关系预警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机制建设,确保劳资关系规范化,以消解非公有制企业劳资矛盾,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视角下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资关系是现代社会曩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是劳动关系中最基本的内容.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稳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劳资关系总体上是稳定的,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新时期,应以思想建设为指导、社会外部环境建设为保障、企业内部建设为核心、工会建设为重要途径,化解劳资矛盾,构...  相似文献   

11.
财权是现代企业财务治理结构与财务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在我国,长期以来人们对财权的认识和理解都比较片面和表面化。本文从“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角度入手,分析了完整与本质意义上的企业财权概念,在此基础上论析了财权安排的企业治理逻辑基础是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双边治理,最后论述了财权的具体安排及其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关于产权理论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这种企业制度的产权关系是明确的 ,只有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论人力资本产权运行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力资本产权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关系,这种关系首先必须在制度上进行安排,但是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安排并不能保证人力资本产权能够实现。从微观层面上必须为人力资本产权的运行构建一个有效的机制,本文从市场机制,契约机制和保证机制三方面对人力资本产权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完善的人力资本市场是人力资本产权实现和运行的基础;契约机制规范和界定了人力资本产权交易双方的行为和权利、义务;保证机制为人力资本产权运行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公司法继续维持既有立法理念和立法原则,仍未明确设立劳动者股权及其收益和保护的条款,与现代公司体制实践及要求相比,研究争议空间较大。有关研究表明,企业劳动资源的商品、资本属性决定着劳动要素收益的工资性、股权性收益;通过公司劳动资源股份化、制度化安排,可使劳动者通过持有企业股份实现工资、红利双重收益,否则劳动者永远不能实现劳动致富的梦想。为此,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完善现有《公司法》有关条款,增加依法实施劳动资源股份化及其收益保护有关规定;全国总工会进一步强化企业工会组织体系,切实增强劳动者工资、利润等合法权益组织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中的“企业契约说”和人力资本理论对传统法学理论中的职工地位提出挑战,劳权则使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具备直接的法律依据。德国的“共决制”和美国的“职工持股计划”是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两种模式,前者建立在“劳权”的基础上,后者依托于所有权。二者皆为特定背景下的制度,在本国均具合理性。我国的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必须考虑本国文化、历史和现实。因此,以所有权为依托应是设计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职工董事并非适宜的制度,而完善职代会和工会则是我国的次优选择。  相似文献   

16.
促进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权结构多元化是发展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既有利于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又有利于企业分散经营风 险。在分析了我国企业产权结构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实现我国产权结构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以及增强国 有企业控制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法人财产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和重要标志 ,也是法人得以产生和存在 ,独立享有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义务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法人财产权的探析 ,旨在说明法人财产权的内涵、特征和法人财产权对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发展旅游产业必须改革产权交易制度,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使经营者具有使用权、受益权、处置权;使产权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  相似文献   

19.
股权是各出资人将其财产出资组成公司,形成公司财产权之后,再从公司取得的一种权利;股权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都直接或间接体现了财产权的形式。但股权并非财产权中的所有权或债权,而是独立于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的一种特殊的财产权。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制度构架、文化传统、发展阶段等使劳资矛盾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表现形态。现阶段我国劳资矛盾表现出凸显与扩散的特性,日益显性化和常态化,并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劳资矛盾扩展和生长,且矛盾诉求形式外溢,由企业内部向社会扩散。与此同时劳资矛盾还出现了偏离与异化现象,衍生出更为复杂社会矛盾,如族群矛盾、劳政矛盾、本地人-外地人矛盾、地域矛盾以及由非直接利益相关的敌恶势力操纵和控制的外源性矛盾等。劳资矛盾的这一系列新特征也带来新的社会风险和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