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7年6月8日至10日,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专项课题评审会在杭州市召开。评审会议由  相似文献   

2.
吴键 《体育教学》2008,(8):144-144
为进一步加强全国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的科学研究,引领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科学发展方向,经教育部批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于2008年8月正式成立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中心。按照相关规定,体育卫生艺术研究中心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学校体育、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同时承担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的秘书处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学校体育旗帜鲜明地打出了"健康第一"的口号,对当今的学校体育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对学校体育地位、学校体育"责、权、利"、健康第一、学生兴趣、体育课堂教学、运动技能、学生心理问题、体育中考等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探求体育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4.
"三自主"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三自主”体育教学的改革实践后认为:应该正确认识“三自主”教学理念和理性地执行“三自主”教学形式。普通高等学校“三自主”教学一方面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另一方面由于实施“三自主”教学要求学校具备良好的教学的软硬条件,有些普通高校在体育教学条件不佳的情况下,“三自主”教学可以改良;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三自主”的教学思想,理性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到教学实施,都不要盲目迁就学生;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是保证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学校教务处的统一协调下作为学校行为进行网上“三自主”选课。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三大认识误区及其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存在着"学校独角戏论"、"专门体育论"和"即时效果论"三大认识误区,从根本上制约了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与发展。"独角戏化"使学校体育的优势式微;专门化的体育,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品质形成和发展并不一定是"福音";经济主义导向的体育实效追求并不恰当。面对经济社会的变迁,应树立新的体育观,以"合力体育论"、"生活体育论"和"终身体育论"超越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认识误区,推动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发现与分析当前学校体育存在的不足,认为在建设"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应该加大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力度,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深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提高健康教育在教师综合素质中的比重;关注地方和学校差异,选择适用于终身体育的体育教学项目;多种形式充实学校体育,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优化体育教学师资队伍,提高体育教师待遇水平;拓宽学校体育经费渠道,改善体育设施和环境;构建体育安全事故保障体系,保障学校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落实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进一步推进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和国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联合组织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科学研究专项课题计划(2006~2010年)’”(以下简称“专项课题计划”),日前发布实施。“专项课题计划”的宗旨是:通过课题的方式,对我国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围绕全面推进素…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与学校体育教育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学校体育要突出健康教育的思想,必须全面进行健康教育,努力把健康教育融入体育课程教学中,开展各种体育活动,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有效地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笔者就目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有关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认真做好2006年的工作,对于顺利实现“十一五”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和国防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意义重大。2006年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和国防教育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认真规划“十一五”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和国防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积极推进各类课程…  相似文献   

10.
对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学校体育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开展阳关体育运动背景、目标及内涵的认识,探讨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切实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思路和措施,提出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应当树立"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的理念;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决策、保障和考核机制;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为行动主线;大力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和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建立和落实中小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联动和大学生课内外一体化反馈机制,确保学生体育锻炼每天不断线。  相似文献   

11.
陈彩燕 《体育学刊》2007,14(7):10-14
通过对美国体育思想发展的回顾,分析美国当代学者对体育的认识,进而辨析“通过身体的教育”和“针对身体的教育”两种观点的异同,得出以下结论,即“通过身体的教育”和“针对身体的教育”两种体育观的主要分歧不在体育手段上,而是在体育目的上。“通过身体的教育”目的众多,与目的的唯一性不符,在实践中表现为教授运动技术,目的是否得以实现无从知晓;“针对身体的教育”目的明确,就是完善人的身体,、在实践中表现为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  相似文献   

12.
"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的内涵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看似相同,其实内涵截然不同,它们决定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两种机制。当前推行的“教体结合”是在“体教结合”未能实现其既定目标的情形下提出来的,“教体结合”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必将引导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由传统的“教体分离”模式向完全依托教育系统培养的全新机制转变。  相似文献   

13.
付建民 《体育学刊》2006,13(6):75-77
依据北京奥运会提出的“三大理念”,结合我国大学体育特性和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用科学发展观,将“绿色、科技、人文”与大学体育的“健康、知识、素质”结合起来,构建“多元整合教育模式”,并从它的必要性、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内涵和特性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从身体的角度看体育的"智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体育是一种人类特有的身体运动方式,而"身体"作为人的存在的根本维度,与体育运动始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从"身体"出发,阐述了体育之育的真正目的与效用--开发生物脑体以及发展身体智慧,把体育从"纯粹的无法思想的身体教育"中解放出来,视"身体"为可以思考、充满"智慧"的身体,说明了体育在"智识"教育上的真正意义,从而从根本上脱离了身心"二元论"并有力反驳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错误认识,以求让更多的人自觉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之中,感受体育的魅力,树立起终身体育的观念.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专业教育中的"术科"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体育专业教育中"术科"课程的概念、特征、性质、结构和类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术科"课程目标是培养体育专门人才,学生通过身体练习获得知识并承受相应的运动负荷,具有学习空间、教学环境开放性特征."术科"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实践性课程,思维方式属于求异思维,知识内涵具有明言知识和默会知识的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16.
"标准本位"的体育教师教育构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教育学的角度对国内外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我国"标准本位"的体育教师教育构建的价值和意义.研究认为:体育教师资格标准应该是包含初任、胜任、资深、专家等不同阶段的系列标准体系,未来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应主要指向初任体育教师入职资格标准的构建.体育教师资格标准研究是对体育教师专业性的系统剖析,这一研究本身也是一种理论创新.体育教师资格标准的构建有助于指导体育教师教育,确立相应课程,严格把入职关,进而规范整个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与"诚信"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对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有着其独特的方式,与其它学科相比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论述了高校体育中诚信教育的特性、教育原则及实施诚信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等体育专业“项目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国内体育专业术科教学"重物轻人"问题,提出变运动"项目教学"为"项目教育",即将运动项目的工具理性与育人的价值理性统一起来,以求将教学的重心由"物"转向"人的培养",这是国内体育专业建设的文化自觉,是抵制体育异化现象、建设体育强国的使命.  相似文献   

19.
从语言学入手,以名实论为理论基础,对"体育"这个实词的"名"与"实"(概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体育"的名与实不符的逻辑错误,提出了"应该把与‘体育'一词对应的‘实'归为‘教育'这一临近的属"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