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罗兰.巴尔特的《作者死了》宣告了原文及作者权威性的终结。在后现代这一背景下,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雅克.德里达深受沃尔特.本雅明的著作《译者的任务》一文中关于翻译论述的启发,对原文与译文的关系作出了新的思考。他打破了二者长期以来二元对立的等级结构,指出译文是原文的"来世",二者是互相补充,互相依赖的"共生"关系。这一见解为翻译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是翻译研究中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2.
"寓言"是瓦尔特.本雅明文艺思想中最具有独创性的概念。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因其形式和内容上的碎片化、气质上的忧郁性和最后升华出的救赎意识,成为本雅明"寓言"理论在文学实践上的一个样本。作为那个时代的经历者和记录者,本雅明的文艺思想和福克纳的小说实质上都是对当时社会残破性的写照,也都反映了人们无所适从,普遍厌烦、绝望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3.
《史记》乃“无韵之《离骚》”的文本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本角度看,《史记》和《离骚》在基本精神和表现手法上有着深层联系,诗性精神是《史记》的内在精神,发愤抒情、上下求索、悲剧自我和寓意寄托,是《史记》、《离骚》共有之特点。《史记》和《离骚》犹如姿容殊异而气脉相通的两座奇峰,“无韵之《离骚》”,洵为关于《史记》文学成就与诗性特质的最恰当、最确切、最中肯、最绝妙的历史定评和不刊之论。  相似文献   

4.
将利用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功能语篇翻译理论,对《新视野大学英语1》中的"A Good Heart to LeanOn"一文的参考译文进行翻译质量评估,以此来探索教材语篇的翻译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辜鸿铭     
辜鸿铭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曾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被孙中山和林语堂称之为"中国第一语言天才"。辜鸿铭生在南洋(马来西亚的槟城),学在西洋(留学英法),娶妻东洋(有一个日本老婆),  相似文献   

6.
功能翻译理论是一种以翻译目的为核心,同时兼顾原文作者、翻译发起者和译文读者多边关系的理论.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重新审视林译《黑奴吁天录》,探讨林纾在探索中国文学和文化发展道路上所作的努力的和尝试,可以对林纾的翻译做出更加客观、合理的评价.这一译本是是在特定历史语境中,在特定翻译目的的操控下,采用特定翻译策略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文学艺术对民俗关注的历史源远流长,从《诗经》、《离骚》到《红楼梦》、《水浒传》到现当代的文学作品,常常可以见到其中对某种风土人情或民风民俗的描绘,虽然这其中作家的因素不可忽视,但从中还是可以看出民俗与文学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雅明的翻译思想概括来讲就是"翻译超越论",其中的"纯语言"以及翻译的"森林喻""再生喻""切线喻"和"陶罐喻"对翻译诗歌有很大的启示;而庞德作为西方文艺学派的代表,他的"创译"让人耳目一新,与本雅明的翻译思想有很多契合之处.以庞德的汉诗英译为例,进一步阐释本雅明的"翻译超越论"具体的理论应用,以此为诗歌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文学翻译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不同文学作品的翻译需要译者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实现文学翻译的目的。《简·爱》是一部著名的小说,在中国有多重不同的译本。本文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对《简·爱》的译本进行分析,加深对文学翻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熟语是民族语言文化的结晶,是历史的传承,也是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本文通过申小龙主编的《现代汉语》和潘文国所著《汉英语言对比概论》这两本汉英语言对比权威教材中熟语的汉英对比部分的比较研究,总结汉英熟语对比差异,并由此得出对汉语熟语翻译的审美启示。在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华文化日渐得到重视的大时代背景下,熟语的翻译也将越来越普遍。本文在汉语熟语翻译的审美研究方面为相关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性。  相似文献   

11.
潘盛 《江汉学术》2011,(6):82-85
基于学界对"新时期文学"时间节点的众说纷纭,《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以文学现场的复杂性、"转型期文学"的过渡性为论述基点,将"新时期文学"这一概念限定于1976~1987这一时间段。该书从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入手,把文学知识谱系研究与"场域"研究相结合,既有纵向的历史视角,同时也注意到横向纬度,对被二元模式遮蔽的"新时期"文...  相似文献   

12.
多元系统理论认为,翻译文学作为整个文学系统的子系统在整个文学系统理论中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体系,无可避免的地会因为受到整个系统中其他系统的影响,影响到翻译文学的种类以及作者翻译策略的选择。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翻译策略从来都不是绝对孤立地存在于翻译作品之内,而是杂合在一起。根据多元系统理论以《名利场》为例本文分析了译文的翻译策略是怎样受到其他因素地影响。并提到未来选择翻译策略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雅明《翻译者的任务》作为乔治·斯塔纳所勾勒的翻译的第4个时期的开端复制了这个时期关于翻译的言说,然而它自身同样处在翻译的境遇之中。按照德里达与德曼对本雅明的解释,翻译自身形成的是一种债务与失败的关系,而这表明了翻译自身不可翻译的特征,而这正是翻译的根本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本雅明的翻译思想进行了其寓言观下的梳理,首先对寓言观的特点进行归纳,即抽象性、破碎性和上帝的介入与神秘的重心平衡;然后介绍本雅明的翻译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翻译是可能的,翻译是一种双赢活动,最佳的翻译策略是逐行对照。最后概括全文,陈述本雅明翻译思想的特别之处及对翻译理论发展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选取有别于传统翻译史的角度,对翻译史进行追溯并印证了翻译实践与理论间与生俱来的良性互动关系;以今为鉴,对现阶段翻译理论与实践间的脱节问题进行反思;厘定概念,对翻译理论研究中一系列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剖析和厘定并尝试性对翻译学学科疆界进行划定,以明确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各自地位以及与翻译学间的关系;从个案入手,对当今中国之翻译理论与实践进行反思,指出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方为翻译学者的治学之道;指出翻译研究始终是一个"学"、"术"共生共显的过程;为翻译学者指出了一条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间互构、互补、互彰之路。  相似文献   

16.
卡特福德作为英国翻译理论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翻译转换类型中提出了"范畴转换",并进行了分类。借助认知语言学中范畴理论,以《中国百姓生活里的文化元素》一书为例,对卡氏范畴转换理论进行认知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其对卡氏理论的"抉择、补充、延伸"三个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德伯家的苔丝》作为英国文学家托马斯的代表作,有着较高的艺术参考价值,多年来被多次翻译成中文,在中国文学市场广受欢迎。基于此,本文以泰特勒翻译三原则视角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对泰特勒翻译方法实施前、中、后三个部分的要点进行把握,以达到合理运用泰特勒翻译三原则,实现外国文学作品内在艺术价值和审美特征得到表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作为历史著作,《史记》有很强的文学性,历来被称作“史传文学”。司马迁在真实完整地记录历史重大事件的同时,自然地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研读中学语文教材的节选部分,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史记》的文学性是大有帮助的。 《史记》的文学性首先表现在司马迁成功的描绘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9.
传统译论过于强调原文作者的绝对权威,致使翻译研究仅仅局限于语言层面的探讨,译者是原作的仆人,是奴隶;解构主义译论中,译者在译入语中传播文学价值、释放语言剩余,享有高度的自由,由被动的跟随者推向了文化交流积极推动者,原著"来世"主宰者;译介学中译者是创造性叛逆者的提法,充分体现了位于仆人和主宰两极之间的译者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0.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上的一位伟大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然而当中国译界提倡进行建立中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尝试时,人们还没有对鲁迅的翻译理论给予应有的适当的考虑.最近几年,随着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解构主义理论的介入,学者们越来越多地注意到鲁迅翻译理论的价值.本文试图对鲁迅翻译思想的确立,鲁迅的直译观以及鲁迅的读者观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把握鲁迅的翻译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