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以2014年中文新闻传播期刊中传播学方向的论文为基础,总结了2014年传播学十大观点.这十大观点涉及新媒体与社会分层,新媒体对时空感、社会运动的影响,传播思想史研究,大众媒介与集体记忆,灾难传播,欧美传播研究中新兴的“媒介化”范式,新闻记者自我职业认知的新图景等等.这些中国传播学的前沿研究,反映了2014年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议题与成果.  相似文献   

2.
《2005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二个新鲜话题》一文,对2005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梳理,对引起传媒业界和学界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的十二个新鲜话题和讨论热点逐一进行了归纳和评述,较为系统、全面地反映了2005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新问题、新观点和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发展,以及在这些热点问题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颇具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新媒体在业界的繁荣也使得学界对其研究进一步加强.2005年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关于此论题的文章有数十篇之多,这些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媒体进行了分析。本文将对2005年新媒体研究巾的焦点话题做一个简要的梳理。  相似文献   

4.
创立和发展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新闻传播学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新闻传播学是中国历史新闻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分支。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是我国新闻传播学界、民族学界以及文化学界关注和重视的一个课题。少数民族历史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已使“冷门变热点”。①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为这一学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对2006年至2011年国内四种新闻传播学期刊的新媒体研究论文分析发现,随着产业发展的推进,新媒体研究呈现出数量与质量齐飞的基本态势,国内学者关注新媒体对社会建构的作用、受众对新媒体的使用与满足、新媒体应用与技术扩散产生的效果与影响等理论重点,引发了国内传播研究的新媒介转向、丰富了传播研究的理论内涵、推动了传播研究的本土化与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我国9种新闻传播学CSSCI期刊发表的1800余篇论文进行了定量描述与定性分析,回顾了2012年各研究领域的基本格局与热点研究话题.新媒体、媒介融合、微博是本年度的热点主题,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格局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重心转向新媒体领域.  相似文献   

7.
每个学科研究方法与思路的发展,均是伴随社会发展而渐渐完善的,而新媒介的诞生,为传播学研究带来了全新方法与视角,转变了以往传播学研究思路及方法.本文以新媒介下的传播环境新特点入手,分析了新媒介环境下传播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闻春秋》是我国新闻传播学学科唯一一个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新闻史学会的学报,是一本以新闻传播研究为特色,涵盖新闻传播学历史、理论、实务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自创刊以来,《新闻春秋》始终坚持学术精品路线,刊发新闻传播学领域前沿性、原创性的研究论文。2015年11月,本刊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的学术期刊名录。根据办刊需要,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新闻春秋》于2019年改为双月刊,每年2、4、6、8、10、I2月出版。本刊实行来稿匿名评阅制度,并综合评阅人意见和编辑部意见做出录用、修改或退稿决定。本刊常设栏目包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新闻传播史研究”“新闻学研究”“传播学研究”“视听传播研究”“出版学研究”“广告与传媒经济研究”“新媒体研究”“媒介文化研究”“媒介伦理与法研究”等,欢迎海内外学界、业界同仁赐稿!  相似文献   

9.
郭毅 《新闻通讯》2013,(8):17-18
传播学术研究离不开传播理论,因为“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回答传播经验中的‘为什么’和‘如何’的问题”。国内的传播学研究者无不深谙此理。只要在学术期刊数据库以“传播学解读”或“传播学分析”为主题词进行检索,跃入眼帘的成百上千篇传播学研究论文的共同特点,就是借助西方传播学理论分析中国当下的媒介现象。那么,国际传播学界最“偏爱”哪种传播理论呢?最近,这个问题有了最新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
传播学教学的“热”与“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学研究和教学的热潮过去后进入了“冷思考”阶段。传播学的本体到底是什么,传播学在新闻传播类专业中的地位如何确定,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是什么,传播学研究和教学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目前都在困扰我国的学界和教育界。  相似文献   

11.
黄月琴 《新闻窗》2010,(2):68-69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媒介市场化改革和传媒经济的蓬勃发展,新闻从业者和研究队伍的规模在持续扩张,新闻传播学在社会视野中似乎越来越成为一门“显学”。但遗憾的是,国内新闻传播学的整体研究水平并没有随之大幅提升,至今仍停留在应用性、低水平的浅学科层次之上。这不仅与国际新闻传播学界拉开了距离,也与改革大潮中不断发展和演变的传媒实践严重脱轨。  相似文献   

12.
区域传播学是应用传播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处于新闻传播学科前沿而又方兴未艾。在地球村的大背景下,区域传播如何制定策略并发挥作用是新闻传播学学界和实务界共同面对的问题,实证性研究却并不多。同时,西部报业作为区域传播学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1月下旬,《全国首届新媒介与传播革新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鉴于网络、移动通讯、数字电视等新一代媒体得到全新发展,对"新媒介与传播革新"的论题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已是新媒体开发与运行的业界、新媒体引发传播学全新研究的学界、以及有效管理新媒介的政界所不能回避的话题,业界、学界和政界人士的共同对话成为新媒体发展的必然需求。为此,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举办了此次论坛。论坛共收到论文82篇,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  相似文献   

14.
高方 《传媒》2014,(20)
正本刊讯(记者高方)10月27日,第十二届中国传播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传播学大会以"传播与变革:新媒体,现代化"为主题,由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传播学分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联合举办。来自全国新闻传播研究机构、高校新闻传播院系以及媒体单位的近200人参加了会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李东东,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高翔出席大会并致辞。李东东在题为《学界业界携手共进在变革时  相似文献   

15.
仝菲 《新闻世界》2011,(8):232-233
本文以2010年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中关于新媒体研究的论文为对象,分别从对新媒体的理解、新媒体在传播领域的应用、对微博的研究、新媒体的负面影响、新媒体的发展要求等方面对2010年新媒体研究进行梳理。在总结的基础上指出2010年主流期刊对新媒体研究的疏漏之处,以为今后新媒体的发展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海龙  吴欣慰 《编辑之友》2018,(2):12-16,27
文章以2017年中文新闻传播期刊中传播学方向的论文为基础,总结出2017年传播学的11个新鲜观点.这11个观点涉及后真相时代的传播政治、计算传播学的两面性、技术决定论、网络“情感”研究、数字劳动、数字记忆、新党媒、网络民族志和视觉修辞等.这些前沿研究,体现出2017年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成果和新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是近年来新闻传播学界的中心话题,对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具有基础性和指向性意义。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的体系构建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更是新时代的使命召唤。回顾新闻传播学百年发展历程,从时代、文化和功能三个方面探讨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内涵,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体系的构建逻辑,进而探讨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拓展学科边界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8.
序言两篇     
谈谈我国的传播学研究80年代中期新闻学界有过种种把新闻学与传播学结合起来的设想和尝试。进入90年代,这个设想和尝试变成了现实,出现了多部以“新闻传播”为主概念的论著,这是令人高兴的事。传统的新闻学,主要是从新闻传播者的角度,揭示一些新闻工作的特点,并且主要是以报纸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新闻学又被称作“报学”。随着广播、电视等新型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以及新闻传播的市场化趋势,新闻学必须侧重于新闻受众的研究,传播效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于是,以效果研究为中心的美国经验主义传播学开始渗入新闻学。在我国,关于新…  相似文献   

19.
2009年中国广播电视研究在业界变革与新媒介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一路前行,出现了较多的观念碰撞,反思与批判意识颇为强烈。关键词一:媒体融合这年经济危机的大背景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影响。由此引发广电业界与新闻传播学界关注传统媒体的发展路径问题。关于广播电视媒体发展的研究更多是细化研究,与3G、数字化等新媒体技术的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新闻理论研究等六个方面,全面分析了中国大陆过去一年新闻传播学的新发展和新动向.作者认为,专门化与深入化是2004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的主要特点,这使得该领域研究向深入发展,同时呈现出较强的横向拓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