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本从文化系统演变的一维视角,探寻民族过程对地理区域文化系统特性演变的影响。当然,在民族过程中,既有主体性的创造,也有国家政治的统辖,民族过程毕竟既是一个政治的过程,也是一个地理区域文化系统演变过程。文本从文化系统论出发,论述了历史时期民族过程是文化接触、涵化、交融和地理上的移动过程,历史时期民族集团分布是地理区域文化系统特性形成的必要条件;历史时期民族过程中的生计方式选择影响地理区域生态格局演变;民族过程引导地理区域文化系统特性的演化。  相似文献   

2.
陈文俊 《考试周刊》2013,(36):134-136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既是一本高校历史地理的专业教材,又是一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专著,在翔实史料的基础上,用地理学的概念和方法研究历史,能够重释很多历史现象。本文从《中国历史地理概述》关于明代气候、植被、海岸线、疆域等地理现象的描述,探讨了与之相关的明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等问题,对《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于历史研究方面的贡献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3.
“华夷”五方格局论之历史渊源与蜕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民族地理研究是历史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其研究领域涉及历史时期在中国境内出现的各个民族以及民族共同体的起源与地域分布、各主要民族的迁徙与促使这种迁徙的原因、民族关系与演变趋势等。历史民族地理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与现代民族学有着较大的区别 ,现代民族学 (或称文化人类学 )研究的主要手段是实地调查 ,而民族史及民族地理的研究则主要依赖文献资料。中国历史民族地理研究具有独特的优势 ,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数量浩繁且沿续性极强的文献资料 ,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丰厚的资源。但我们必须看到 ,具有科学研究性质的民族学 (E…  相似文献   

4.
地名是一种文化形态,地名文化包含历史的、地理的和乡土的文化要素,表现出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含义。基于比较文化学视角,运用语言学的历史比较方法,对英国和宁波海岛命名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海岛命名溯源,包括海岛命名方法、海岛命名语源或词源等方面进行比较,揭示不同的地理和历史环境下产生出不同的海岛名字,以及中英民族对海洋不同的认知和不同的海洋文化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5.
普洱茶文化是千百年来澜沧江畔云南多民族文化交汇的土地上开放出的一朵耀眼奇葩。它与云南各民族的自然、地理、经济、文化、历史紧密相连,其悠久的历史、浓厚的文化底蕴,为云南、为中国、为世界创造并保留了璀璨夺目的物质、精神文化遗产,其独特的"和谐"文化内核和魅力,对当代人类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深远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山学院学报》2014,(2):47-55
方国瑜先生是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自1933年冬开始实地调查,到1979年《纳西族的渊源、迁徙与分布》的发表,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方先生在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历史地理问题、纳西历史文化框架体系、民族史研究的理论、民族文献的运用、民族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作出开创性贡献,为纳西历史文化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方先生的上述贡献对研究中国民族史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赵高丽 《考试周刊》2011,(69):95-95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并反映出该民族文化的特征,体现出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中国与英语国家在地理、历史、气候、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在文化上有明显的差异。这种文化差异体现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也体现于两个民族的语言之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族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它是在中国民族史、中国历史地理学不断深入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研究内容很广泛,新疆民族历史的地理是中国民族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开展此项研究不仅有学科价值,而且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它以辨证做为指导原则,可适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70年代回归民族、传统、乡土、现实的社会思潮与文学思潮中,台湾新世代诗人开始崛起。他们的诗歌创作沿着"文化中国"和"地理台湾"两个向度,呈现出充满活力的创新精神和新奇别致的审美气象。在"文化中国"的维度上,新世代诗歌一是借助中国神话和历史展现民族精神、追求史诗品格;二是从中国文化原型中汲取艺术精华,反思民族的历史和命运;三是通过对古典的"重写"或"改写",实现历史文本与现实文本的互文性建构,同时借鉴和化用古典诗歌意象,坚守中国抒情传统路线,重铸古意,想象乡愁,再造古典世界。这三个向度都体现出台湾诗歌鲜明的"中国性"。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地理、宗教和风土人情等,这些又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我们大部分人学英语是在中国文化环境中进行的。我们进行的英语教学,就是两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在学习者身上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不仅为当代中国的事业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同时也对韩、日等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本文中,笔者从字音结构、字形结构两方面对韩·汉"字"进行简单地对比。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韩汉对比分析不失为一种韩语学习、韩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生肖文化由古老的“图腾”发展而来,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民俗文化。中国的生肖文化源远流长,在隋唐时期传入朝鲜半岛,并很快融入于当地的民俗中,也成为今天韩国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站在文化传承大同的前提下,从文化词汇学的角度对中韩两国生肖文化的传承以及发展略作分析。可以发现:韩国稀少甚至没有的动物形象,其喻意基本传承于中国,词汇比较贫乏,或是完全来源于汉语;中韩两国各有能代表其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动物形象;中韩共有的动物形象,其喻意比较接近,词汇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13.
韩剧在中国热播引起了广泛关注,文化内涵是其主要因素。韩剧表现对儒家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对民族性的尊重与宣扬,使得中国观众倍感亲切,内心的困惑、焦虑、冷漠得到了很好的慰藉。透视韩剧热播现象,回顾中国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的艰辛历程,反思韩剧对中国精神文化的冲击,既不能盲目崇媚,也不能妄自菲薄,要以一颗平常心,从中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14.
徐桐等清流派,对已经发生巨变的国际局势并不了解,不懂得中西文化可以交流,共同进步,认为学习外国的长处,就是离经叛道,仍然坚持尊王攘夷,洋人侵略中国,该杀,教民已为化外之民,不受保护,铁路破坏人民生计,该拆,与教民为难的就是义民。袁昶等长期办理外交,对外国比较了解,不赞成杀无辜的洋人、教民、攻使馆、与外国宣战,结果被杀,可见斗争之激烈。  相似文献   

15.
徐桐等清流派,对已经发生巨变的国际局势并不了解,不懂得中西文化可以交流,共同进步,认为学习外国的长处,就是离经叛道,仍然坚持尊王攘夷,洋人侵略中国,该杀,教民已为化外之民,不受保护,铁路破坏人民生计,该拆,与教民为难的就是义民。袁昶等长期办理外交,对外国比较了解,不赞成杀无辜的洋人、教民、攻使馆、与外国宣战,结果被杀,可见斗争之激烈。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朝鲜族人民创造了既蕴含他民族文化又不失本民族特色的朝鲜族饮食文化。冷面是朝鲜族三大特色食品之一,它不但是朝鲜族人民引以自豪的传统饮食文化,同时也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冷面的原料多为荞麦,其制作过程复杂,历史悠久且工艺独特。冷面折射出朝鲜族饮食文化的民族认同价值、历史记述价值、民族文化承载价值和经济发展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东亚历史中,朝鲜通信使不仅承担起"传通讯问"的外交使命,而且客观上同时充当了中日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他们通过与日本文人诗歌唱和、笔谈、书信等形式,间接地源源不断地向日本传播着中华文化。在闭关锁国的日本江户时期,中日文化直接对话交流的机会不多,朝鲜通信使作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主要媒介,其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韩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是同中国文化交流的过程。汉字、儒学等中国文化两千多年前传入韩国以后 ,对韩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文化 ,经过韩国文化的吸收和再创造过程 ,逐渐变成了韩国自己的文化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韩国的中国学研究发展历程及特点,认为韩国与中国同属汉字儒家文化圈,加上历史传统与地缘上的密切联系,全面认识和了解韩国的中国学研究历史和现状,总结韩国的中国学研究方法和特点,对于开拓国内学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视角和方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韩国端午祭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在中国引起很大反响。最近韩国又拟将中医改为韩医,再次进行申报。关于中国端午节和韩国端午祭之争,其焦点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发扬。学术界以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文化本身,但是对于中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较为忽略。再加上第一手韩文文献难以取得,更增加了这一问题的研究难度。本文结合韩文文献,探寻其文化渊源,比较其文化差异,同时对非物质遗产保护制度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给东亚文化圈中的中国文化源头的捍卫和中国今后遗产的申报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