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活逐渐富裕,肥胖问题日益凸显,已经威胁到生活方方面面,如何科学、高效的减肥一直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大众常见减肥方法的相关文献,对大众肥胖人群常见的饮食,运动减肥方法进行综述,比较和分析各个方法的利弊,为大众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手段来治疗和预防肥胖。  相似文献   

2.
竞走运动员的饮食与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着重阐述耐力性运动项目——竞走的能量代谢和营养的特点,以及训练和比赛期的饮食安排与营养补充,为改善竞走运动员饮食与营养状况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综述法对运动员减体重方面资料进行整理与归纳,阐述了运动员减体重较为可行的三种方法:饮食控制、运动减重、针刺减重,并对此进行分析与讨论,得出结论:要科学的进行减体重,必须配合饮食、训练等多种方法,注意个体间、项目间的差异,并对饮食和训练进行全程严格监控,最终达到既提高运动成绩又不损害机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正马拉松是一项超长距离的田径项目,不论是日常的训练,还是比赛,机体内能源物质的消耗都是非常大的。业余马拉松运动员要想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和优异的成绩,除了科学、高效的训练外,还必须认识到科学饮食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科学的饮食安排可以增强运动能力,延缓运动疲劳,充分发挥机体的机能潜力。  相似文献   

5.
买跃龙 《精武》2012,(18):19-20
为了解呼图壁县高中课余运动训练学生的饮食行为与运动状况,从而制定合理的课余运动训练学生的饮食方案,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珐、访谈法对呼困壁县高中101名课余运动训练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结果显示呼困壁县高中课余遗动训练学生一日三餐饮食站构比较单一,营养摄入比较匮乏。  相似文献   

6.
运动、饮食对leptin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胖机制研究是目前最为活跃并取得迅速进展的领域之一。Leptin是Ob基因表达的产物。简单介绍了leptin的结构、功能及leptin抵抗,综述运动、饮食对Ob基因及其产物leptin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体育考生运动素质考试期间饮食安排被大多数人所忽视,并且许多学生和家长在此问题上一直存在误区,在饮食安排上不注重科学,认为在考试期间辛苦、劳累,加之长期训练,能量消耗多,饥饿感强,就大鱼大肉、高脂高蛋白补充,殊不知这样会适得其反,反而影响体育素质考试成绩,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是考生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营养不当会使考生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下降,直接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一)要求热量保持平衡体育考生能量消耗较大,需要及时补充充足的热  相似文献   

8.
根据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饮食行为,在国内首次利用饮食障碍测量工具对不同类型(项目、性别、运动水平、运动员与非运动员)运动员的饮食障碍特征进行测量和差异比较检验.结果表明,运动员在饮食障碍行为特征上存在显著的项目、性别和运动水平的差异(p<0.05),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在饮食障碍上也存在接近临界水平的显著性差异(p=0.048).研究认为,由于其所处的特殊环境,不同项目对饮食的要求有明显区别,因此,对于运动员饮食障碍的诊断和认识应区别于一般人群.  相似文献   

9.
国际泳联运动医学委员会主席马戈(Margo Mountjoy)就目前人们普遍存在的对营养物质摄入的片面观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结合国际著名运动医学专家的观点来说明科学合理的饮食是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浅谈糖尿病的饮食和运动保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莉  殷巧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10):100-101,113
随着国内外糖尿病患者的迅速增长,一系列并发症过早地出现,严重地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和生存质量。本文对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阐述,并针对糖尿病患者在综合治疗的思路下,重点提出了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参考比尔·哈维教授对于饮食紊乱症的定义,结合运动训练中存在的现象,指出饮食紊乱症在训练和比赛中的严重危害性,明确一个观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是运动训练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应尽量避免饮食问题引起的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2.
以112名大学体操运动员(男68,女44)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与数理统计法检验运动领域完美主义与饮食障碍、运动动机及赛前情绪的关系.结果表明,体操运动员饮食障碍、运动动机及赛前情绪与运动员运动领域完美主义有密切关系.研究认为,运动领域完美主义作为运动员的一种人格特征,在运动员的运动选材和运动训练中应该引起教练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王琳  吴祐昕 《体育科研》2016,(5):48-53,57
以白领人群为目标群体,结合用户调研和现有一些运动类和健康饮食类移动端产品的分析,通过将运动信息记录分析功能与食品信息推荐功能相结合,设计出一套满足白领人群运动和饮食需求的移动端互联网产品。  相似文献   

14.
运动饮食睡眠在减体重中的作用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肥胖,不仅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还可引发一系列疾病。人们不断地在寻求减体重的良方,但终因对肥胖缺乏科学的认识,盲目地减体重,收效甚微。本文以有氧运动、能量平衡和营养膳食理论为依据,结合笔者十几年对减体重的研究和实践,较系统地论述了科学减体重三部曲的新理念有氧运动+科学饮食+合理睡眠,为广大减体重健美者提供了一个认识和掌握科学减体重的新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糖与耐力运动(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与耐力运动有密切关系,机体的糖原贮备和血糖水平直接影响运动耐力。通过合理控制饮食糖的数量和种类以及运动前、中、后的适时补糖,可以增加(赛前)糖原贮备,降低运动中的糖原消耗和促进运动后糖原恢复。  相似文献   

16.
车开萱  邱俊强 《体育科学》2022,(3):85-90+97
人体代谢系统使用各种膳食常量营养素作为供能物质的能力非常灵活。研究证明,高碳水化合物饮食能维持肌糖原并且优化运动表现。而关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研究已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这种饮食的基础涉及“脂肪适应”,会显著增加脂肪氧化,降低次最大强度运动时碳水化合物的氧化,从而使运动员在保存肌糖原的同时最大化地利用脂肪。就理论而言,这可以提高耐力表现,因为肌糖原有限,其减少是疲劳产生的原因,而保证充足的糖原储备是耐力比赛的关键。本研究主要根据脂肪适应策略是否涉及碳水化合物恢复进一步细分相关研究,介绍在耐力运动和高强度运动中不同适应周期的脂肪适应策略的研究发现。总体而言,限制碳水化合物饮食(restricted carbohydrate diets,RCDs)会使高强度运动受损,并在免疫系统维护、疲劳缓解以及肌肉质量提升等方面存在潜在的局限性。对于耐力运动来说,在没有碳水化合物恢复的情况下,至少需要几个月的RCDs才有改善耐力运动表现的可能性,脂肪适应周期过短还会导致长时间运动表现受损,而脂肪适应与碳水化合物恢复相结合的周期化饮食策略可以维持耐力表现,并且带来更大的代谢益处。  相似文献   

17.
康杰 《体育科研》2018,(1):1-16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或生酮饮食疗法被应用于癫痫的治疗,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能够完全取代药物治疗。1970年以后,这种饮食疗法作为一种肥胖治疗手段而被广泛知晓 。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s,KD)是指碳水化合物减少(通常小于20 g/d或低于每天摄入总能量的5%)而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相对增加的饮食。目前认为这三大营养物质的重排可以诱导生理性酮症,进而减轻体重。近年来,许多运动员也希望通过生酮饮食减脂以取得更好的运动表现。尽管生酮饮食在体重管理方面作用显著,但它是否能够维持或提高体能表现仍不明确。文章讨论了生酮饮食的代谢效应和潜在风险,以及近期关于生酮饮食对体重减轻、肌肉合成和运动表现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梁玥 《健与美》2023,(10):135-137
有氧运动是肥胖青少年科学减重、改善体质的有效方法,饮食控制也是改善肥胖青少年体质的必要举措。文章认为,在通过氧运动改善肥胖青少年体质时,一要激发肥胖青少年的运动兴趣,分阶段培养肥胖青少年的运动习惯,二要科学进行有氧运动训练,促进青少年健康安全减重。在通过合理饮食改善肥胖青少年体质时,不仅要保证每日营养均衡且达标,还要保持科学合理的膳食习惯。  相似文献   

19.
肌肉中较高水平的磷酸肌酸浓度导致ATP数量的增多,因此补充肌酸能完成较大运动量。铬对肌肉的增长和血液降低胆固醇有间接作用。传统的40:30:30磷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搭配饮食方法,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引入岐途,运动员应适当增加各方面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相似文献   

20.
高脂饮食与耐力性运动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粥样硬化(AS)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被称为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一杀手”.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氧化型LDL与AS过程中的多种病变有密切的关系,文章在高脂饮食条件下,研究了耐力性运动对氧化型LDL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提示,耐力性运动可有效地抵抗高脂饮食造成的体内氧化型LDL水平的升高.耐力性运动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可能是其抑制体内氧化型LDL水平升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