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案例:一个乡镇里的村小,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连教学挂图也是老师自己制作的,学生也没有学具,全班只有一个计数器。师:(出示自己自制的汽车图)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汽车,有的汽车上写着45座,有的汽车上写着30座,有的汽车上写着3座。师:有谁知道汽车上的45座、30座、3座是什么意思?学生一个个摇摇头。(也许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坐过汽车,即使坐过汽车的也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冷场一会儿后,生1又举手发言。生1:45座可能是汽车上有45个座位,一个座位坐一个人就可以坐45人。师…  相似文献   

2.
案例:一个乡镇里的农村小学,没有先进的教学设,连教学挂图也是老师自己制作的,学生也没有具,全班只有一个计数器。师:(出示自己自制的汽车图)从图上,你看到什么?生1:我看到汽车,有的汽车上写着45座、有汽车上写着30座、有的汽车上写着3座。师:有谁知道汽车上的45座、30座、3座是什意思?生1:45座可能是汽车上有45个座位,一个位坐一个人就可以坐45人。师:你真会动脑筋。你们能根据刚才生1小朋的发言,说说30座、3座的意思吗?生2:30座就是有30个座位,可以坐30个人;3座就是有3个座位,可以坐3个人。师:根据图上汽车的座位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3.
犤片断1犦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看看淘气遇到了什么困难?(出示图,图略。)请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生1:淘气想:“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吗?”生2:我从图中知道这座桥限高4米。生3:图上告诉我们汽车高3米。师:图中的信息看明白了吗?还有问题吗?生4:“限高”是什么意思?师:问得好。谁能帮帮他?生5:“限高”的意思是不许超过的高度。师:这座桥不许超过的高度是几米?(4米。)汽车能不能从桥下通过?说说你的理由。(学生独立思考。)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一致觉得3米4米,汽车能从桥下通过。犤评析犦此教学活动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教学案例: 1.出示主题图 师:图中有些什么?它们分别是怎样排列的? 生1:两个夹子中间有一块手帕,每两块手帕中夹着一个夹子. 师:像这种两个夹子中间隔着手帕,两块手帕中间隔着夹子的排列,叫做间隔排列.同学们在生活中看到过什么呈间隔排列的吗?(学生举例) 2.出示"手帕夹子图" 师:夹子、手帕各有多少?它们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生2:夹子10个,手帕9条. 生3:夹子比手帕多1.  相似文献   

5.
一、交流自学成果师:上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固体的性质,课后,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大家根据我们研究固体性质的方法对液体进行观察与研究,大家有什么发现吗?生: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把它放在什么容器里它就是什么形状。生:液体都会流动,像流水、眼泪、下雨等等。生:液体有的透明,像水。有的不透明,像牛奶。生: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我从书上看到的。师:读书真是一种自学的好方法。生:液体有一定的体积。师:是吗?生:饮料瓶上就写着150ml。花生油桶上也有。师:观察得多细心呀!善于观察,就会有重大发现。还发现了什么?生:还发现像酒精这样的液体…  相似文献   

6.
正【案例一】(人教版第七册《题西林壁》)师:请大家读读这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学生自读,试说5分钟,然后交流。)生1:写的是诗人看到的庐山,横看,竖看,远看,近看,都不一样。生2:写了诗人看到的庐山不同的风景。……师:你能背诵这首诗吗?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准备一下!(学生自己练习背诵)师:谁来背一背?(没有学生举手,有几个学生欲言又止。)师:请大家看老师做动作,一起来说是哪句诗。(教师往前伸出手,做绵延不断状;再侧过身来,两手做一座山峰状。学生马上接出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教师  相似文献   

7.
一、导入揭题师:今天想和大家一起学一首诗歌,题目很简单,三个字。生齐答:有的人师:(教师板书:有的人)"人"字笔画虽然很少,但写得时候也要撇、捺有力。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听仔细,同学们的疑问或许也是你的疑问。生":有的人"指哪些人?师:(学生举着的手都放下了)就这么一个问题吗?全部哑了,哈!还有没有第二个问题?好,你说。  相似文献   

8.
(课前谈话)师:大家上语文课的时候来过这个舞台,与今天比,这个舞台多了一个什么东西?生:多了一个摆!师:这个装置叫摆?你们在哪里看到过用个绳子挂个重物。生:钟。师:还有哪些地方?生:秤上看到过。师:你还要说,是吧?生:婴儿床上有个玩具摆来摆去的!师:像这种装置,我们把它称作摆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91~93页“几分之一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好玩吗?生:好玩!师:那好,老师今天就带你们去游乐园看看(投影出示课本主体图),你看到了什么?生1:有的小朋友在折纸片,后面还有一些大树。生2:我看到小朋友在玩积木。生3:我看到四个小朋友在分月饼。生4:我看到三个小朋友在分西瓜。生5:我还看到三个小朋友在喂鸽子。师:同学们回答的都不错,请你们细心观察,他们是怎样折、怎样分的?生1:我发现有两个小朋友把一个月饼分成一样大的两块。师:…  相似文献   

10.
片断一:引入师:请同学们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然后想一想,每个分数表示什么意思?图1图2图3师:好,哪位同学说说这道题表示什么意思?生:图1表示39,图2表示96,图3表示99。师:观察这三个分数,你发现了什么?生:分母都是9。师:为什么分母都是9呢?生:因为都有9个小方格。生:因为都是同样大的小方格。生:因为全都是把一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平均分成9份。师:(指图1)那么,39是什么意思?生: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9份,表示其中的3份。反思:“看图写分数”这一知识点是本节课的基础,通过三个分数的比较,让学生直观感知分数表示的意义。片断二:展开师:(指图1)想…  相似文献   

11.
师:(出示本节课的2个生字“说”“话”)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生字。请同学们认真读帖,将压线笔仔细地描出来,另外一定要多和字帖进行对比,最后再自己尝试着写一写。(学生们开始行动起来,一边观察字帖,一边将压线笔仔细地描出来,再试着写起来。写完后有的学生还认真地将自己写的字和字帖进行比较、修改。)师:自己写完后,可以在小组中交流,说说你哪个字写得最好看,有什么高招或者体会,记得交流完后要互相评评字,比比谁写得最漂亮。(3分钟后,停止交流)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说”“话”这两个字,它们都带有什么偏旁?生:言字旁。师:刚才老师看到有…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中由于注重学习时空的预设,注重“引导并鼓励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使学生能有机会真正表述自己的观点,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并提出一些精彩的、富有个性化的问题。但面对这些问题,很多教师在调控和处理时,或越俎代庖,或放任自流,或浅尝辄止,由此衍生出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一、不会提问还是不会引导案例〈一〉:加和减(一)(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出示情境图:大客车45座,中巴车30座,小轿车3座。师:看了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1:大客车座位最多。生2:小轿车座位最少。…  相似文献   

13.
师:(出示本节课的2个生字“说”“话”)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生字。请同学们认真读帖,将压线笔仔细地描出来,另外一定要多和字帖进行对比,最后再自己尝试着写一写。(学生们开始行动起来,一边观察字帖,一边将压线笔仔细地描出来,再试着写起来。写完后有的学生还认真地将自己写的字和字帖进行比较、修改。)师:自己写完后,可以在小组中交流,说说你哪个字写得最好看,有什么高招或者体会,记得交流完后要互相评评字,比比谁写得最漂亮。(3分钟后,停止交流。)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说”“话”这两个字,它们都带有什么偏旁?生:言字旁。师:刚才老师看到…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中由于注重学习时空的预设,注重“引导并鼓励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使学生能有机会真正表述自己的观点,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并提出一些精彩的、富有个性化的问题。但面对这些问题,很多教师在调控和处理时,或越俎代庖,或放任自流,或浅尝辄止,由此衍生出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一、不会提问还是不会引导案例〈一〉:加和减(一)(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出示情境图:大客车45座,中巴车30座,小轿车3座。师:看了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1:大客车座位最多。生2:小轿车座位最少。…  相似文献   

15.
案例:找“朋友”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找出身边的数字朋友。课刚开始,他们都按捺不住自己的喜悦,急切地想说说自己找到的朋友。师:同学们,谁来介绍你在哪儿找到了新朋友?生1:老师,我在超市里看到了卖的东西上都有数字朋友。生2:老师,我家的门旁边写着3栋5楼,也有数字朋友。生3:公共汽车上有数字。生4:我爸爸的手机和家里的电话机上有很多数字。生5:老师,妈妈告诉我,我的生日是5月12日,里面也有数字朋友。生6:……认“朋友”生1:老师,我的跟他们不一样,我还知道数字朋友像什么?师:像什么呢?生1:1像我吃过的巧克力棒。生2:老师,我还知…  相似文献   

16.
“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与“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列,强调让学生经,强调学生在过程中的体验,这是促进学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在鲜活的体验中的方法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和载体。但是,,是不是每一堂课都需要过程体验?什么生探究、体验?什么情况不一定需要?下面谈自己的观点。一、激活体验先看一位教师进行初中物理“惯性”一节内容的教学片段:师:同学们都坐过汽车吧?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汽车在突然起动时,你有什么反应?生:站(或坐)不稳;向后倒……师:那么,汽车在突然刹车、左转弯、右转弯时,你又是怎样的反应?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17.
黄玲玲 《师道》2005,(1):28-28
那天给三年级学生上《揠苗助长》。师: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生:有,我很好奇,以前真有这么个笨农夫吗?师:你们认为呢?生1:我认为没有。你们看,图上那个农夫那么老了,难道他以前没种过禾苗吗?怎么会到这把年纪才来做这种蠢事!我想,这则寓言只是作者为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而捏造出来的。生2:我认为是有的。因为以前科学不发达,农夫没多少种田的知识,他不懂得损伤禾苗的根后,禾苗就不能存活的道理也是有可能的。生3:对,可能他以前没这么做过,而这次想快点有收成,就尝试了这种方法。生4:我也认为是有的,因为老师经常说,写作文要从生活中选材,这篇…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师:黄老师让每位同学到生活中找百分数,找到的请拿出来。(生开始翻阅自己的本子)师:来(做举手状),说说在哪里见到过?生:衣服上就有。生:新闻联播”上播出的也有。生:书里有。生:旅游景点有。师:旅游景点怎么写的?生:今年旅游的人数比去年多了50%。生:在旁边的座位和老师上面也有。师:(侧身看老师座位)老师座位上有?生:老师的人数占座位数的80%。师:哇!这你都看出来啦!你说的是今天的上座率,是吧?或者说今天在座老师的人数占全部座位数的80%,对吧?这个同学说的百分数,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计算判断出来的。这不是一般的水平了!厉…  相似文献   

19.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交流师:同学们,你们自己到商店买过东西吗?生:买过。师:买过什么东西?生1:铅笔。生2:橡皮。……师:看来,大家买过的东西还真不少。瞧,这两个同学也在商店买东西呢!(出示课件)2.观察信息窗,提出问题师: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生1:每根圆珠笔芯0.2元。生2:小男孩要买3根圆珠笔芯。生3:每根橡皮筋0.05元,小女孩要买9根。师:根据相关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相似文献   

20.
片断一师:同学们看,这是老师画的我们班的教室平面图,谁能够从图上找到自己的座位?生:我的座位在这里。生:这是我的座位。师:你能告诉大家图上的讲桌和最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