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提出基于数字出版的科学交流系统成本收益模型,分析数字出版机构的成本与收益构成,指出只有数字出版机构的利润所得在科学交流各环节共同认可的范围内,科学信息才能更加方便、快捷地传播.  相似文献   

2.
语义出版物是科学交流和学术出版领域一种新兴的数字出版物模型,适应了机器读取和理解文献内容的需要.本文以科学交流理论、文本功能理论和修辞结构理论为基础,在系统论视角下重点关注语义出版物内容组织架构中两个核心基本要素:组件单元和语义关系,并以语义出版物发展过程中的两个关键模型——纳米出版物模型和微型出版物模型为例,从模型架构、核心组件、语义关系、论证模式四个角度对语义出版物的内容组织架构进行探索性分析.研究表明,微型出版物模型具有明显的模块化、结构化、形式化和网络化特点,但在知识表示能力和内容组织架构上仍存在不足.揭示和形式化表示叙事性论文中的潜在知识是语义出版物内容组织架构设计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许洁  夏心悦 《出版科学》2018,26(3):13-18
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对56篇关于科学交流信任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整合.首先从期刊发表状况、作者情况、研究主题和学科、研究方法4个方面分析研究现状,其次总结科学交流中的信任来源于人际信任和系统信任,然后分析信任在科学交流中的决定作用、引导作用和激励作用,最后提出由信任发生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和信任的作用机理构成的科学交流信任问题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4.
以“数字出版产业”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采集到194篇中文学术文献样本.依据学术文献统计模型,发现涉及15个研究方向和69个研究角度,得到六项结论,实现“数字出版产业”中文学术文献整体现状的微观评价;由科学范式应用、研究方向学术关注梯度和研究体制建设三个维度,组成学术研究态势评价模型,得到五项结论,实现“数字出版产业”中文学术文献整体现状的中观评价;基于上述结论,依据科学存在原型结构,提出数字出版产业当前学术研究的科学前沿、工程前沿和技术前沿,实现“数字出版产业”学术研究发展方向的宏观评价.  相似文献   

5.
张秀梅  冯蕊  程煜华  雷婷  汪颖 《编辑学报》2014,26(3):284-286
通过对数字出版国内外现状和能力素质模型的研究,提出一套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编创人员能力素质模型,从管理素质、编辑素质、专业素质、信息素养4个方面概括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编创人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以及相应的提升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语义和数据驱动的开放关联环境下,数字仓储、数字图书馆等领域为支持语义计算能力,需要语义化揭示组织数字对象及其关联关系,实现知识资源的语义关联组织。研究Fedora通用数字对象模型、Europeana的EDM模型、科研信息系统CERIF模型和研究对象模型4种数字对象语义关联组织的典型模型,并对这4种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和选型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学交流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及其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在纸张载体和数字载体、传统科学交流方式和数字科学交流方式并存的大背景下,科学交流系统构成要素及其次级表现形式的演变;认为转型期的科学交流系统同时呈现多维子系统和双重系统的结构特征,而且系统结构将从科学信息链发展为分布式科学信息网络;并断言科学交流系统的功能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改变的是功能的履行者以及履行功能的方式和过程。  相似文献   

8.
科学交流体系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交流体系的发展是由科学研究需求和科学技术发展共同推动的,在科学发展的不同时期,科学交流呈现出与之相适应的体系结构和状态。本文依照科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将科学交流体系产生、发展的历程划分为4个阶段,并借此考察和追溯科学交流发展的轨迹,分析各个发展阶段科学交流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运用网络调查法和邮件访谈法梳理日本数字人文项目整体概况,按研究主题对研究项目进行学科和内容分类并介绍其代表性机构及项目成果,从中总结日本数字人文项目在研究主题、研究深度和广度、数据开放化程度以及研究重点等方面的特征,最后从对数字人文研究的支持力度、学科融合交流合作、研究方向、研究层次四个方面对我国数字人文发展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通过对国内外数字文化资源语义融合相关研究成果的总结和Europeana案例分析,为国内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 选取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Europeana作为案例,分别从资源内容描述规则、语义知识本体模型设计、元数据语义化操作和关联数据的发布与访问4个方面对其数字文化资源语义融合的实现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构建聚合式元数据模型、建立细粒度语义概念模型、创建开放的语义关联数据网络、提供泛在化关联数据应用服务是实现数字文化资源语义融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创造"共享、重组、再造"的新型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研究者的科学交流模式,是适应科学交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发挥传统图书馆学技术优势,深入挖掘开放存取平台的科学交流服务功能,构建网络环境下科学交流的新模式,是网络时代图书馆走出危机并走向辉煌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图书馆在基于开放存取平台的科学交流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探讨。认为在现在知识库中增加构建知识节点图、开展个性化服务、构建数字化学习平台等功能是图书馆在开放获取环境下促进科学交流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王茜  谭宗颖  钱力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4):143-148
[目的/意义] 梳理科学研究社会影响力评价的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科学研究社会影响力评估体系的建立,优化科学研究管理政策实施效果。[方法/过程] 基于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和CNKI数据库收录的科学研究社会影响力文献,从影响力评估关键知识骨干角度梳理其评价范式、理论模型、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结果/结论] 当前科学研究社会影响力评价范式分为结果导向和过程导向两种,核心理论模型有多维评估模型、SIAMPI模型、收益评估模型、沟通模型、逻辑模型5种,主要从产生条件和结果体系两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科学研究社会影响力评估应坚持科学服务社会的价值导向,加强对评价指标体系测度的可操作性和定量化研究,挖掘与整合科学研究社会影响的多元数据。  相似文献   

13.
A formal model of the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process is presented using the IDEF0 notation. The model provides a roadmap for policy discussions and further research. In comparison to earlier models it is more detailed and hierarchical, and includes more modelling constructs. It includes the whole communication value chain, from initial research to the assimilation of research results to everyday practice. Although the model treats both informal and formal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the publishing of data, its focus is on modelling the publishing and indexing of traditional peer‐reviewed journal articles, and finding and retrieving them. New developments enabled by the Internet, such as open access journals and e‐print repositories, are also included.  相似文献   

14.
不同学术出版模式的特征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学术交流方式的演变,传统学术出版模式已经不能有效服务于学术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导致不同学术出版模式的产生。学者们的深入研究发现当前情况下出版模式还不可能完全转变,实现理想中的免费且无限制的模式,因此,订阅出版、开放存取和自存档三种学术出版模式并存的同时,还产生了一些混合模式和可选择模式。文章在系统分析订阅出版,开放存取和自存档三种学术出版模式的特征之后,从宏观角度探讨了不同学术出版模式对科研和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并从访问和许可两个角度分析了不同学术出版模式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该文为2009年第六期“医学OA期刊”专题文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分析与研究科学文献传播网络发展趋势,为揭示科研新成果、把握科技发展脉络以及发现学科领域内前沿发展动态提供参考借鉴。[方法/过程]阐述知识进化理论及其应用,探讨知识进化视角下的科学文献传播网络预测方法可行性,通过对科学文献传播网络的演化机制分析,构建科学文献传播网络预测模型,并以科学文献关键词网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通过科学文献数据实证分析表明,提出的知识进化视角下科学文献传播网络演化与趋势预测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为科学文献传播网络的趋势发展分析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立足于科技期刊传播能力的重要现实意义,对我国科技期刊在传播能力方面的不足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在优质稿源获取、传播平台搭建方式、从业者素质以及内容建设等方面上存在问题。结合问题以及培育目标,从论文发表模式、精准传播体系、期刊品牌建设、搭建国际传播平台、提升期刊从业者专业性以及内容优化这6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7.
New models of scientific publishing and new ways of practicing peer review have injected a recent dynamism into the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this article, we delineate the context of the traditional peer-review model, reflect on some of the first experiences with open peer review, and forecast some of the challenges that new models for peer review will have to meet.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peer-review function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divorced from the journal system, so that the responsibility to judge the significance of a paper may no longer fall exclusively to formal reviewers, but may be assessed by the whole readership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建设与学术交流模式密不可分。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学术交流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要随之而变,应将预印本系统、电子期刊网站以及聚合体网站纳入到馆藏建设范畴。  相似文献   

19.
Determining what factors predict media learning is an important avenue of research for the field of mass communication.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a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of two models of media learning: the cognitive mediation model and the information utility model. Participants (N = 1,076) read a news article related to scientific discoveries relevant to cancer prevention and responded to all constructs of the two models. Recognition and comprehension were used to measure knowledge acquisition. Results generally support previous predictions of each model, though predicted variance remains small. In addition to testing the existing models, a modified cognitive mediation model using a key construct related to information utility—perceived relevance—was tested. The refined cognitive mediation model offered a more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certain causal mechanisms but did not result in a meaningful change in predictive power of the model. Implications of the theoretical comparison and integra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 开放获取模式有多种途径,其中"钻石开放获取(DOA)"是一种新兴模式,在保持科学共同体学术独立性方面逐渐受到非营利出版商的重视。[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调查法、网络调查法以及内容分析法,解读DOA模式的特点、追踪其实践探索,调研DOA平台的发展情况,分析DOA学术交流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结果/结论] 挖掘DOA模式的潜在问题,包括资金的可持续性不足、多语言科研成果的国际传播障碍、数字存档的永久保存不足等;聚焦解决措施包括经费补充机制、鼓励多语种的科学知识流通、加强DOA资源的永久保存等。提出构建我国开放获取能力中心以及为非营利出版商提供开放获取的新路径,为我国开放获取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