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郭茂育 《兰台世界》2012,(14):24-25
本文从石刻拓片数字化保护的现状、石刻拓片文献数字化的必要性以及石刻拓片数字化保护策略三个方面论述了石刻拓片数字化问题,以期对这方面的研究和具体实施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2.
赵超  张家麟 《编辑之友》2021,(10):22-27,55
文章从古籍整理出版的角度,梳理中国古代石刻文献近四十年来的出版情况,从三方面分析石刻整理出版的主要成就、基本方式、整理研究的主体、出版主体、具有重要价值的代表性图书,指出石刻文献整理出版存在的基本问题及对策,并根据有关出版成就、当前形势、技术条件等,就古代石刻文献整理、研究、出版的趋势做出深入判断.基于上述材料,得出基本结论:改革开放的大背景是古代石刻出版繁荣的先决条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未来石刻文献整理出版的基本动力;全面利用古籍数字化、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是推动古代石刻整理出版面向大众、实现更广泛意义上的古为今用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华夏存世石刻文献类繁量巨,受自然风化、战争、人为毁坏、环境污染诸多因素影响,其保存现状堪忧。鉴若石刻不朽弥艰,莫若兼行并蓄传统、数字化模式,双管齐下,冀成永久保护之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4.
综合运用实地勘察、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以及因特网辅助调查4种方法,于2010年1月就广州地区石刻拓片收藏情况、广州地区石刻文献专藏情况以及广州石刻文献地区特性等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反馈,首先总结了广州地区公藏石刻拓片的情况,包括基本情况、保存情况、整理情况和利用情况;继而结合理论研究,在肯定地区石刻文献的区域文化价值的基础上,从突出地区石刻文献的区域文化特性和深度揭示地区石刻文献信息两方面探讨了建立地区石刻文献数据库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罗昌繁 《图书馆》2021,(2):108-113
目前的石刻文献研究主要体现在史料的比勘验照、查漏补缺意义上。实际上,石刻具有多维面相,兼有物质载体与文献内容的双重意义,其研究角度亦可多元。已有的石刻研究,主要存在重文字轻图像、重碑志轻题识、重作者轻书者石工拓工、重静态石本轻动态立石与流通、重出土石本轻传世纸本、重汉字轻非汉字、轻石刻主体研究等偏向。有关石刻研究,除了传统的语言文字学与历史文化视角,还可在文本学、物质文化、空间文化、视觉文化、阅读史等视角进行拓新考察。要拓新多元研究视角,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培养研究人员的石刻主体研究观念,将石刻从作为史料的“身份定位”与传世文献之“附庸”的角色里解放出来,单独予以主体性观照。另外,在当今学科体制下,对石刻进行学科意义层面的提升,有利于石刻文献研究朝多元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靖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3):143-147
石刻拓片书目控制是石刻拓片数字化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深度揭示负载于石刻拓片之上的信息。传统金石目录学作为中国金石学的基本组成部分,以其近千年的深厚积累,为石刻拓片书目控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借鉴价值。而后者则通过规范化的信息揭示和组织,将金石目录中所反映的石刻文献信息全面而直观地提供给用户使用。两者的结合实现了传统学术与现代理论的相互补益。  相似文献   

7.
建立功能齐备的高品质的石刻拓片数据库,必须通过书目控制时石刻文献内容信息作深层次的揭示.释读石刻文献,进而形成准确的释文,是深入分析其内容、提取相关信息的前提.传统金石目录通过题跋和录文两种体例,点面结合地对石刻文献进行考释,其中的录文体例,更是揭示石刻文献内容信息的基础.从金石目录对石刻文献内容的考释中寻求借鉴,论文就释文的方位、行款和阙疑等石刻拓片书目控制中的释文的规范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石刻文献兼具器物性和文献性的双重属性,这是由石刻文献的介质石头及石头上的铭文分别赋予的。作为一种文献形态,石刻文献消亡的方式有石刻文献实物及相关物质信息消亡造成的器物性消亡,以及铭文传达的信息资讯消亡造成的文献性消亡。因此,应保护实物、记录相关物质信息、誊录铭文并传播到公共领域,来避免其消亡,并通过新石刻的发掘、发现,研究人员思想意识与研究手段的转变,实现石刻文献实物的数量及石刻文献保存、传播、研究价值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牛红广 《山西档案》2015,(2):143-145
石刻文献指以石头为介质镌刻书写的,供阅读识别的语言文字资料,也包括石质材料的雕刻、画像等非文字信息。石刻文献的载体类型包括不同形制与功用的石刻原件,也蕴含艺术风格多样的石刻拓片和拓本。石刻文献的文献属性体现为历史文物性和学术资料性。  相似文献   

10.
石刻拓片以其独有的特点保存了大量极具版本价值、文献价值及艺术价值的石刻史料。文章主要从国家图书馆石刻拓片的藏品特点、数字化建设与实施等方面来说明国家图书馆石刻拓片数字化的工作进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石刻拓片数字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金石拓片是一种独特的文献形式,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文物价值和书法价值。文章揭示了浙江地区金石拓片的区域性、历史真实性和多样性三个方面的特点,提出了文献拓片编目和数字化建设的要求,并从科学文化研究和文化建设方面指出应对金石拓片加以开发和利用,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概述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研究的主要成果,从数字资源的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数字资源的利用、数字资源的联盟采购及共建共享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述评和总结,对今后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研究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饶露玫 《图书馆论坛》2005,25(4):202-204
介绍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缩微文献的数字化、缩微文献全文数据库的建设、数据库的标引著录以及数据库的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从馆藏数字化建设、电子文献采购、特色数据库开发、人才资源建设等几方面简述音乐院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5.
此篇是继作者从徽州、宣城、池州、太平府等安徽地方文献及石刻文献、<永乐大典>残卷所辑佚诗之外的、由其它文献所辑<全宋诗>佚作的汇集,共得佚诗33首、佚句24则,其作者有名姓者36人,其中7人不见<全宋诗>.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文献已成为图书馆数字化进程中重要的馆藏支撑,本文主要论述了电子文献在图书馆数字化进程中的发展,包括电子期刊与各类电子图书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关的文献的改进和完善方式.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图书馆数字化进程中对电子文献的基本管理原则和图书馆数字化进程中对电子文献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7.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许燕 《图书馆论坛》2005,25(1):94-96,118
阐述了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目的和原则,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将传统馆藏资源和网络为基础的电子资源相互整合,扩大馆藏资源的规模,突出馆藏特色化,突出图书馆网络资源合作与共享,以实现馆藏文献的高获知率和高获得率。  相似文献   

18.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的版权问题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探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有关文献资料的数字化、数据库的开发、虚拟“馆藏”的建设等工作涉及到的复杂的版权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的主要构件是数字对象、句柄和仓储.数字图书馆具有文献信息载体活化、馆藏结构和管理逻辑化、信息传递模式全双工化、语言高度抽象化等特征.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方法论层面主要包括:知识组织与管理、个性化定制服务、技术使用、资源建设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关于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的数字化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包和平 《图书馆论坛》2004,24(6):125-127
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的数字化是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加强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对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数字化进行规范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网络环境下的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数字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