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以内进位加法是多位数加法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一、通过一定数量的直观教学,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用“凑十法”进行计算“凑十法”是把一个加数凑成十,再加几。如,9+2,这样想:9十且得10,10再加互得11。由于我们的计数法是十进制,所以计算进位加法用“凑十法”比较容易。运用“凑十法”进行加法计算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把一个加数分成两个数,使分出来的一个数与另一个加数凑成10,一般是把加数中较小数分成两个数,这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因为把一个加数分…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思维训练的体操。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三方面就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与思维训练进行一些探讨。一、计算教学与思推能力的训练计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还要把思维训练放在重要的位五。我们在指导学生解计算题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如下一些训练。1.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在计算教学中,应把判断、推理作为逻辑思维训练的重点。如,在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中,通过摆小林演示,对“9+2=11”进行判断、推理:先想9加几得10,因为9和1凑成10,所以就把2分成1和1,9加1得10,10再加1得11。教…  相似文献   

3.
课改理念的贯彻实施是一个新旧观念激烈碰撞的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对《9加几》几次教学实践的反思,折射出一位一线教师学习新课程的探索历程。犤方案一犦教师上课时创设“两群小鸡”的情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9+5。接下来就“9+5=?”进行算法探究。师:9+5=?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吗?学生思考几分钟。生1:我是看图数出来的:1、2、3……9,再数10、11、12、13、14。生2:我是顺着数的:9、10、11、12、13,14。生3:我是把5分成1和4,1和9组成10,10加4等于14。生4:我是把9分成4和5,5和5组成10,10加上4等于14。生5:我是这样想的。因为10加5等于15,所…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知道把几个相等的数合起来可以用乘法计算,把合起来的数分成几个相等的部分用除法计算;(2)理解等分除法应用题的意义,会列式计算,正确书写答案,并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教学过程:分四个步骤完成。 1.认识“合”与“分”的含义。教师出示教具(或投影片映出),让学生观察、想象,加上一个大集合圈,怎样算出合起来有多少只苹果?学生答:3×4=12(只)。教师又布置学生摆学具,每堆4个,摆3堆,算一算三堆合起来有几个?(4×3=12)然后,教师说:“把几个同样多的数合起来,用乘法计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把合起来的数分成几个相等的部分。”接着,教师出示教具,如下图,并按以下几个层次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5.
1.说概念。说概念不仅是要求学生能熟记概念,而且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表述并能给出一个恰当的例子。如教学中要求学生描述生活中哪一段路约1千米,生活中约1千克重的物品有哪些,以及类似说出“生产101个零件,个个都合格,合格率为100%”这句话的对错及其理由。2.说算理。数学教学中有多种算式,算理是隐含在算式之中的,每一种算式可用不同的数学语言叙述,说算理可以使学生条理清晰并达到计算正确。如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叙述算式12÷3=4的意义:12除以3等于4;被除数是12,除数是3,商是4;3除12等4;把12平均分成3分,每份是4;12里面有4个3;12是3的…  相似文献   

6.
作好准备.先复习好lOO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几个"十"与几个"一"组成几十几.反过来把几十几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然后,让学生计算如下四道式题:20+10、14+30、50+12、30-20,使他们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和整十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与算理.讲清算理.出  相似文献   

7.
开学不久,听了一节一年级数学课,内容是“十几减5、4、3、2的口算”。教师先复习“几加几得十几的口算练习,接着出示例题(1):“12-4=□”。提问学生:“谁能想出来12-4=?,你是怎样想的?”一位学生回答:“12-4=8。我想:4 8=12,所以12-4=8。”而另一位学生回答:“12-4=8。我想:10-4=6,所以12-4=8。”  相似文献   

8.
在简算教学中,如果算理不清楚,就无法适应简其中千变万化的各种具体情况。因而在简算教学中应重视讲清算理,揭示简算规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在数学第七册“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教学中,应抓住以下几个要点。一、比赛激起,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两组算式:125+70125+69758-300758-299524+100524+98185-60185-57让学生用接力赛的形式进行快速计算比赛。赛后问:做第一组题的同学为什么完成得又快又对?引导学生观察这两组算式,使学生明白第一组算式是加、减整十、整百数,所以算得又快又对;第二组算式是加、减一般的…  相似文献   

9.
在计算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强化学生说的训练,以“说”促“思”。具体地说,要重视学生说操作过程、说算理、说算法的训练。通过“说”的训练,学生可以加深对算理、算法的理解,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如教 34+ 2(人教版六年制第二册第 48页例 1),教师要求学生动手摆小棒,说出操作过程:先把 4根和 2根合并在一起,再把 3捆和 6根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学生脱离操作,回想操作过程,说出: 34分成 3个十和 4个一, 4个一和 2个一合在一起是 6个一, 3个十和 6个一合起来是 36。学生理解算理后,引导他…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的时候,我在两个班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一节实验课,对比如下: 第一种方法,呈现课本两幅图。问学生:“左边有9瓶饮料,右边有3瓶饮料,一共有多少瓶饮料?”当学生算出12瓶后,问:“你是怎么算的?”马上有学生知道用“凑十法”算,这正是传统加法计算中最常用的算法。我请这位学生到讲台上详细地介绍“凑十法”三步骤:一是看9加1凑成10;二是3减1得2;三是10加2得12。我先让学生照葫芦画瓢跟着学习“凑十法”三步骤,学生似乎掌握了,然后我就让学生按板书格式模仿着做练习题:  相似文献   

11.
一、复习锐垫,导人新课成10?(学生回答略)(一)口算。(教师出示卡片题)「抓住“凑十”这个关键,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动2+2—4千3一7十2一口说一说,为突破“9加几”的学习难点作了重要的9+l—4+2—1+8—铺垫j(H)揭示课题。2.说出下列各数能分成1和几。(卡片展示)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得数超过10的题目,丛68q需要计算,如“9+2、9--t--5、9+8”等,这些题又应八八八八八怎样计算呢?这就是今天同学们要学习的知识。(板1()1()1‘)1()1()书:9加几)3.口算1:列谷题。(光算出的两个敖的和,冉与(三)准备练习。第三个数相加)1.让学生拿出…  相似文献   

12.
1、提问式。最初要求学生说时,可以使用提问式。通过一步比一步深的问题,使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体会说的层次。如数学第二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教学,当学生通过操作而初步感知后,就要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口算方法。为了使学生知道说什么,怎样说,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层层深入的问题: 例题:23—7 问题:①23—7先算什么?(先算个位3—7);②够减吗?(不够减);③不够减怎么办?(从十位退出1个10和个位上的3加起来得13,再减7得6);④之后再怎么办?(再把6与十位退下1个10后剩下的1个10加起来得16)。  相似文献   

13.
1.深入了解,把握学习起点。在教授《9加几,几加9》这部分知识前,我通过调查了解到有一小部分学生已经会用进位加法算式,一大部分学生能够利用学具试着算一算。了解到这些情况,有利于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2.细心引导,提供探究空间。当学生列出算式9 5并计算出结果时,我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有的学生是用“看图凑10”的方法;有的学生是从图抽象到数,用9加1凑成10的方法;还有的学生是把9看成10,用多加了再减去的方法……学生没有用“一个一个地数”的方法计算的。我追问为什么,学生说:“太麻烦…  相似文献   

14.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继1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11~20各数的认识之后进行教学的。其中,数的组成和口算连加是本单元学习“凑十法”的认知基础。因为教材采用适当分组的方法编排、教学,于是9加几的学习就成为发现凑十规律寻求计算方法的起点。所以学好“9加几”,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对学习“8加几”、“7加几”……,进行演绎推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强化认知基础,寻求探索途径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凑十法、数的组成和口算连加为建构基础,而凑十法是核心。掌握凑十法又必须具备(1)9、8、7、6各加几得10;(2)9以内数的组成;(3)三…  相似文献   

15.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与起点。低年级口算教学学习的好坏,将影响到中高年级计算能力的形成。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实践证明,效果很好。1.强调算理与计算方式的结合在口算教学中,只有使学生很好地理解算理,才能有效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而对口算方法熟练地运用,又可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因而,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正确、合理算法的同时,要把算理教学放在重要突出的地位,将算理、算法教学有机结合。比如让学生掌握“8+5=13”前,要求学生达到“三熟”:一是10的组成“熟”,二是10以内数的分解“熟”,三是3个一位数连加…  相似文献   

16.
进还是退呢?     
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自主学习,尊重学生,发扬个性;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主体还给学生。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教师因理解新理念不到位或越位而产生的一些尴尬局面。例如,国标本苏教版数学第一册“9加几”一课,教学例题“9+4”时,教师不忙着具体分析,而是先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学生思维得到解放,众说纷纭:“我是摆小棒看出来的”;“我是一个个数的”;“把9放在心里,往后数4个,得13”;“我是听妈妈说过的”;“9+1=10,10+3=13”;“9+1=10,10+3=13”。师:说得真好,我们一起看看。”在学生“叽叽喳喳”…  相似文献   

17.
一、联系生活实际,教会学生解决方程中的疑难几年来,在解方程教学中,学生感到特别难理解的是“x”在四则运算中能否合并为一个数,尽管把其中的算理说得十分的透彻,一些学生计算起来同样还是非常糟糕。比如:x×7=412,这个方程中的“x×7”根据乘法的意义是表示7个x相加,合并后应为7x,学生容易理解,很少出现错误;又如:x÷7=412,我让学生把“x÷7”转化成x×17(六年级学过分数除法)也能理解。可是在加、减法中遇到“x+7=412”这样的题,就不行了,解这个方程时学生由于受乘法的影响,常常会把“x+7”合…  相似文献   

18.
近日.听了一堂数学公开课——人教版新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9加几”。老师让学生尝试箅“9+2”.用小棒摆一摆,并说说怎样想的。老师提示,我们已学习了“10加几”,想想如何将“9加几换成10加一个数”。一会儿,学生纷纷作答。  相似文献   

19.
<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是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中“生”出来的,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有着内在的联系。怎样做好“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呢?下面以14×12为例,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掌握算理14×12,因数14和12都是两位数,计算时要分三步完成。第一步:用因数12个位上的2去乘14,得28,即个位写8,十位写2。第二步:用因数12十位上的1去乘14,得14。在这里,12中的1表示1个十,14×1=14实际上就是14×10=140,所以14表示14个十,即140。第三步:把第一步和第二步得到的积——28和140加起来,得168。这个计算过程的“道理”可以借助下边的点子图来辅助理解,  相似文献   

20.
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采用“加”变“减”的巧算法,学生不仅能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还能提高计算速度,从而节省教学时间。按常规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通常是用图形摆一摆,根据摆的过程说出算理,如9+2=11,可用图形摆成○○○○○●○○○○●。这种方法可被多数学生理解,但对“加”变“减”的巧算,学生就十分陌生。如何把“加”变成“减”呢?如9加几这类题的得数都是十几,十位上始终是1,只要把个位上的数求出就行了,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求出个位上的数和寻找求出个位上数的规律,这是至关重要的。因每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