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析几何综合题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考生普遍感到困难的一种题型.在解此类问题时考生往往在审题、思路形成与解答这3个环节中遇到障碍,以致解答无法进行下去.本文拟就如何分步突破这3个难关谈谈相应的解题策略,供参考.一、审题时,抓条件的理解、挖掘与转化解析几何综合题一般条件较多,牵涉到的知识面广,因此在审题理解题意时,要先将题设中主要的条件,特别是一些隐含的几何条件挖掘出来,然后根据解题目标及不同用途转化成相应的代数形式,这样解题就不会“无从下手”,思路也较易形成.例1如图1,过椭圆C:x82 y42=1上一点P向圆O:x2 y…  相似文献   

2.
综合题是高考试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其特点是考察考生对高中数学各组块知识的交汇综合能力、运算变形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数学思想方法运用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解综合题的关键是做好审题和探求解题思路两个环节:审题时必须明确目的性、提高准确性、注意隐含性;探究解题思路时力求从各个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分析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充分挖掘隐含条件,破除定式化.解综合题要遵循熟悉  相似文献   

3.
一、审题的意义 笔者曾经做了一个有心人.在2002年、2003年连续两年的高考过后,在参加高考的本人任教的班级中做过这样一项调查:请你列出高考时数学解题失分的原因.诚然,高考失分的因素很多,比如心理紧张等等.但90%以上的学生仍将审题不严谨作为失分的原因放在首位.很多老师也有这样的体验,孩子考得不理想,家长找到你,分析考得不理想的原因也经常是:"小孩粗心,题目没看清就作题".也知道将问题归结为"审题".可见"审题"是一个永远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所谓隐含条件,通常是指题目中的含而不露、不易察觉的固有条件,由于它的存在,致使不少学生解题失误或陷入困境,但若能引导学生细心反复读题,审题认真观察,发掘隐含条件,并加以充分利用,常能拓展解题思路,优化或简化解题过程,对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是十分有益的.本文仅就如何在数学题中发掘隐含条件,谈谈自己的尝试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审题等诸多因素而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其中,不能发现与利用隐含条件是一重要原因,笔者在这里浅谈一下发掘隐含条件对解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统计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每年的高考中都有涉及,在求解与统计相关的问题时,学生常常会由于审题不严、考虑不周、忽视甚至挖掘不出题目的隐含条件等原因出现解题错误.本文就一些常见的问题加以剖析,以期帮助同学们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高考试题的主要功能是评价和选拔考生,在注重能力的考查这一背景之下,高考命题者往往通过精心设计,为一些直接明显的条件设置一些障碍,要求考生在解题时能分析、理解,利用这些隐含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解数学题 ,一要认真细致的审题 ,二要正确规范的解答 .通常训练中 ,常见一些含有附加条件的数学题 ,咋一看简单易解 ,但轻松求解后所得结论又常常是错误的 ,原因是什么呢 ?据笔者观察、总结 ,发现大多是没有认真审题 ,没有考虑到条件中隐含的深层含义 ,没有充分挖掘和发挥出条件的全部作用所致 .这就要求我们做题时 ,除了在审题时要予以发现外 ,解题后的反思和检验也是发现隐含 ,用足条件 ,从而获得正确结论的重要手段 .试题 1 已知sinx siny =13,求siny-cos2 x的最大值 .错解 ∵sinx siny =13,∴siny=13-s…  相似文献   

9.
审题是解题的基础,是正确、迅速解题的前提.学生常常对此掉以轻心,致使解题失误或陷入繁冗迷惘之中,影响解题速度,增多失分.本文对高考数学解题中,审题时要注意的几个环节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审题正确是解题的基础.题目未审清就仓促解题,必然抓不住要领、费时,甚至答非所问.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指导学生逐步学会审题——把握解题的金钥匙,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一、审题目条件1.审查题设条件全面审查题目的条件,分清主次,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是解题成败的关键.例1设t  相似文献   

11.
在每年的高考中,我们的考生总是会发生各式各样、出乎意料、不该发生的错误;总是会对一些形式新颖的问题束手无策;总是会在解题中忘记分类讨论,忽视隐含条件,答而不全.究其原因,学生缺乏的不仅是数学知识,也不仅是解题方法和技巧,而是与缺乏“审题”的能力有关.审题是解题的开始,也是解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审题是解题的起始环节,也是关键环节,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错。故认真审题,辨别题目类型、抓住题目的重要信息、排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2007、2008年各地高考生物试题和理综试题对生物选择题的审题方法和技巧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3.
一、审题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是正确解题的基础和前提,可以说“成在审题,败也在审题”,审题匆匆忙忙往往会导致解题失误和解题受阻,从而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审题是关键的一步,而审题要抓好以下环节:一是审视条件,理解条件,充分挖掘每一条件的内容和隐含的信息;二是审视结论,探索已知条件与结论的联系和转化规律,尤其要树立结论也是条件的意识,善于从结论中捕捉解题信息;三是审视结构,发现题设条件与结论之间存在的数学结构与等价变换形式;四是审视形象,如图像、曲线、向量,尤其是对试题中的代数关系赋予几何意义,借助直观形象作出透彻分析,有利于发现解题途径;五是审视范围,抓住数学概念、公式、定理中一些量以及相关解析式的限制条件及适用范围,突破解题思路;六是审视语言,善于阅读理解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逻辑语言和数表,并正确迅速地加工转换,以发现其中暗示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七是审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问题的主线,把握数学思想方法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纲举目张。  相似文献   

14.
审题是解题的基础,是正确、迅速解题的前提.学生常常对此掉以轻心,致使解题失误或陷入繁冗之中,影响解题速度,增多失分.本文对高考数学解题中,审题时要注意的几个环节综述如下.一、审视条件条件是解题的主要材料,充分利用条件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必经之路.审视条件要充分挖掘每一个条件的内涵和隐含的信息,发挥隐含条件的解题功能.例1(2009全国Ⅱ理)设.△ABC的内角A、B、C的对边长分别为a、b、c,cos(A-C)+cosB=3/2,b~2=ac,求B.分析由cos(A-C)+cosB=3/2,易想到先将B=π  相似文献   

15.
前年高考过后,江苏考生普遍反映化学试题较难,他们说“几乎每道题中都有弯子”.笔者也有同感.去年江苏省化学高考试题的题给条件大多比较隐蔽,很少平铺直叙的.因此,如何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就成为考生们正确解题的关键.下面笔者就前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题中的隐含条件做以下分类阐述和解析.  相似文献   

16.
高考数学解答题从题设到结论 ,从题型到内容 ,变化多端 ,这就决定了审题思考的复杂性与解题设计的多样性 .1 审题思考1.1 明确目的性首先 ,要了解问题的叙述 ,仔细分析问题的主要部分 ,再联系整个问题进行思考 ,尽量使其清晰明了 .其次 ,应剖析已知条件与未知求解 (证 ) ,既要逐个剖析 ,又要把它们联系起来整体考虑 .再次 ,对有关的概念、公式、定理、法则和方法要尽可能地进行联想 ,以寻得最佳解题途径 .例 1  (2 0 0 1年全国高考理科试题 )设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 ,其图像关于直线x =1对称 ,对任意x1,x2 ∈ [0 ,12 ],都有f(x1+x2 )…  相似文献   

17.
一、审清题意,挖掘隐含信息 不少同学解题时思维受阻,常常是由于没有认真审题造成的。这时若再仔细重新审题,充分挖掘出隐含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就有可能打开思路,扫除障碍。  相似文献   

18.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为了考查考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高考数学试卷都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和难度,都会有一定量结构新颖、思维深刻、运用灵活的试题,这些试题常使学生感到困惑,难以顺利作答.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知如何抓住问题的实质,挖掘出隐含条件,从而为解题打开入口,铺平道路.什么是隐含条件?所谓隐含条件是指数学问题中那些若明若暗,含而不露的已知概念、定理、公式、性质等,或者从题设中不断挖掘并利用条件进行推理和变形而重新发现的条件.数学问题难度的标志之一是隐含条件的深度与广度.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19.
高考物理试题对考生而言,其物理条件的隐散难寻、过程的复杂多变,常使考生陷于“一筹莫展”的境地,因此突破的难点在于如何审题.这既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解题中最关键的一步.通过审题不仅要发现明显条件,更要挖掘出隐藏得很深的条件;通过审题要最大限度地沟通已知条件与求解问题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下面以2005年高考试题为例谈一谈化学解题的审题方法。 一、排除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题中与解题无关,但对应试者的思维产生干扰作用的迷惑条件。审题时应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的设问,摒弃干扰因素,使问题明朗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