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电极电位是第四章氧化还原与电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我们应了解它的产生原理;了解标准电极电位的定义和影响电极电位的因素;明确电极电位所表示的意义,学会标准电极电位的查阅方法;明确能斯特方程式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推导了水溶液中复杂体系的标准电极电位计算公式,用此公式计算了目前国际上使用的一些标准电极电位,并对现有标准电极电位的数据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 用标准电极电位数据,可判断氧化还原的可能性,但实际的反应不一定局限于标准态的情况,所以用电极电位来分析问题更为合理,由于大部分氧化还原反应与溶液的浓度和酸度有关,即电极电位与浓度和酸度成函数关系。为了简化起见,住住将浓度变数指定一个数值,则电位—PH图中各条直线表示一系列的等温等浓度的电位—PH线。  相似文献   

4.
高校无机化学介绍了电极电位的应用。例如运用电极电位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次序和方向;判断歧化反应;计算某些电对的电极电位、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以及难溶盐的漆度积等等。除了上述应用之外,还可以用电极电位计算;不少类型的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5.
金属活动性顺序不能作为置换反应速度的判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排列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依据 现行初中化学课本(人教版)中,排列的金属化学活动性顺序为: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这个顺序是依据水溶液中金属的单质与其稳定的离子所组成电极的标准电极电位的大小排列的。标准电极电位是指在298K的标  相似文献   

6.
<正> 电极的标准电位,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通常为25℃)半电池反应中各种物质都处于标准状态,即离子和分子浓度(或活度)等于1M,气体的分压等于1大气压时相对于标准氢电极所测得的电位值,符号表示为E°。 实际上,大多数氧化还原反应并非在上述标准状态下进行,如同质子迁移,络合形  相似文献   

7.
热九学分析溴化浸金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氧化剂和络合剂,分析溴化物浸金体系.在标准条件下,只要氧化剂的标准电极电位大于0.88V,金将以三价金溴络合物的形态浸出;当氧化剂的标准电极电位高于0.94 V,金将以一价金溴络合物的形态浸出.热力学上更有利于金以三价金溴络合物的形态浸出.通过选择非溴水氧化剂,有可能避免溴化物浸会过程中溴的挥发.  相似文献   

8.
热力学分析溴化浸金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氧化剂和络合剂,分析溴化物浸金体系。在标准条件下,只要氧化剂的标准电极电位大于0.88V,金将以三价金溴络合物的形态浸出;当氧化剂的标准电极电位高于0.94V,金将以一价金溴络合物的形态浸出。热力学上更有利于金以三价金溴络合物的形态浸出。通过选择非溴水氧化剂,有可能避免溴化物浸金过程中溴的挥发。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离子选择电极多次标准加入法的一种数值解法。用Newton-Raphson迭代求未知浓度Cx;一元线性回归求条件电位E~(0′)和电极的实际斜率S。用本文提出的算法计算了有关文献数据,并对所得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介绍如何利用相应热力学平衡常数计算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数值,并总结了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证了文献中关于氟电极空白电位值应洗到某一规定值的提法欠妥;论述了氟电极洗涤空白电位值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提出了由氟电极空白电位值引起重现性差、线性范围变化及测定结果偏高、偏低甚至出现负值的解决方法;论述了不同空白电位值的同型号氟电极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判断氟电极性能好坏与使用期限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理论上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一个原电池。这样就使得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的电动势联系了起来,使人们可以从电极电位的概念来讨论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程度。因此,使学生了解正确的电极电位概念,掌握如何确定电极电位的方法和应用电极电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在0.2mol·dm-3NaOH介质中,以银疏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双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以AgNO3标准溶液直接电位滴定0.1-0.001mol·dm-3的硫脲衍生物体甲基-N’-安替比林硫脲(MAPTU)和N,N’-二安替比林硫脲(DAPTU)的可行性及测定结果;讨论了影响电极上电位平衡的主要因素以及干扰物质及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14.
超电位 离子在电极上的实际(放电)电位与理论(放电)电位的差值。人们把离子在电极上放电的实际电位称为离子析出电位,它与平衡(理论)电位的差值的绝对值即为该离子的超电位。由于电解产物在电极上析出过程由一系列步骤组成,包括离子的放电,原子结合成分子,对有气体生成的过程还包括气泡脱离电极等,上述  相似文献   

15.
极化是在有电流存在时,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极电位的现象。其本质是电极溶液界面上两种矛盾因素电子传递速度(积累电荷)和电化学反应速度(吸收电荷)的对立统一结果。极化表征了电极不平衡的基本特点:电极电位移动程度(极化值△φ)就是不平衡程度。因此,它是连接电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的最基本的概念。极化对实际过程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根据不同的目的的控制电极电位,以增大或减小电极的极化。  相似文献   

16.
采用控制电位脉冲电沉积法制备Ni电极,并在25%NaOH溶液中通过阴极极化曲线表征其催化析氢活性.探讨了脉冲限制电位及脉冲电流密度对电沉积的影响和电沉积制备Ni电极的适宜制备条件.结果显示:脉冲电位上限为-0.8V,脉冲电位下限为-1.8V,电流密度在53mA·cm^-2时制备的Ni电极具有最高的催化析氢性能.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基于2,4-二羟基苯甲醛缩硫脲合镍(II)为载体的溶剂聚合膜阴离子敏感电极,该电极对高氯酸根离子(C1O-4)的电位响应具有优良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在pH=5.0的缓冲溶液中,电极电位呈近能斯特响应,线性响应范围为3×10-6—10-1mol/L,斜率为-52.8mV/dec,检测下限为6×10-7mol/L,该电极响应时间短,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基于 2, 4-二羟基苯甲醛缩硫脲合镍(Ⅱ)为载体的溶剂聚合膜阴离子敏感电极,该电极对高氯酸根离子的电位响应具有优良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在 pH=5.0的缓冲溶液中,电极电位呈近能斯特响应,线性响应范围为 3× 10- 6- 10- 1mol/L ,斜率为- 52.8mV/dec ,检测下限为 6× 10- 7mol/L ,该电极响应时间短,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相似文献   

19.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原位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研究了Pt电极表面不可逆吸附S原子的电化学特性以及Pt电极上S吸附原子对0.1mol·L–1 H2SO4溶液中1,2-丙二醇电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扫描电位的上限Eu≤0.70V(SCE)时,Sad可以稳定地吸附在Pt电极表面;通过控制电位扫描上限和扫描圈数剥离部份S可方便地得到Sad的不同覆盖度;Pt电极表面S吸附原子的氧化会消耗表面氧物种,抑制了1,2-丙二醇的电氧化。从电极表面质量定量变化的角度,提供了吸附原子电催化作用的新数据。  相似文献   

20.
一、反应产物的可能性判断一个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要求e=E_(氧)-E_(还)>0ε:代表原电池电动势我们将有关的氧化剂、还原剂,按电极电位的大小进行排列,运用电极电位的性质来探讨锌跟氯化铁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