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庄子: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我说:"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庄子人格的光芒,穿透时空,在我们的心中闪耀.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出台后,一年级正式启用配套的新教材.但作为过渡时期,其他年级仍将沿用原有教材或修订版教材,虽有鸡肋之嫌,却不得不依照面对.那么教师如何运用老教材实践<标准>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3.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国  李德胜 《化学教学》2003,(5):32-32,22
设计思想; 我们根据<全日制化学课程标准>,借鉴上海教育出版社发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应用新理念,设计了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这一课题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小说<失街亭>描写的是一场战争的完整过程.教学中配备一幅清晰的战图,对于增强战争的直观性,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小说的历史意识和英雄情结是很有必要的.下图是笔者在备课过程中绘制的<蜀魏街亭之战示意图>(注).教学过程中,三用"示意图",点拨<失街亭>,收到较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读了李大愚老师<为什么要"去华">(本刊2006年第12期,下称<为>)的文章,第一感受就是欣慰.有人在切切实实关心语文教学,在认认真真开展研讨,这是我一个多年从事语文教学教研的老兵所迫切渴望的情景.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题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必修二)>(人教版)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第一课时--减数分裂.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指导思想: 本节课的重点是海洋环境保护.在讲本课前教师先带学生调查了学校污水排放情况,使学生先有些感性认识.在讲课中引用了大量的事实材料,并放映了<日本水俣湾汞中毒事件>和<赤潮>的录像,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材料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使学生树立海洋环保意识.通过学习<海洋法公约>树立学生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8.
<屈原列传>(节选)(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4)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该句中的"谤"字,<教师教学用书>和其他很多资料都理解为"诽谤、诋毁";一些辞书也不例外,如<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谤:释[2](动)诋毁,诽谤.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事实上,这里的"谤"字应该释为"批评、指责".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宋人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卷六十六共有63首<少年行>一类的诗篇.其中唐代诗人就占有55首;卷六十七有31首<游侠篇>一类,唐代诗人也达18首.这亦见载于<全唐诗>卷二十四(也是55首)、卷二十五(也是18首).如果我们再仔细翻检<全唐涛>,还会发现,在<全唐诗>的其他卷里,也散存着这类以"少年"、"游伙"为题的诗篇.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读本>第三册章培恒<中国古代散文>中有这么一句话:"不符合这种特性的东西归根结柢是无法被人接受的."此句中的"归根结柢",<现代成语小词典>写成"归根结蒂(底)",解释为"归结到根本性的问题上",<新华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写成"归根结底",释为归结到根本上,底,也有写作蒂、柢的.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主张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笔者依据教学实例,对学生合作探究中的同桌合作学习优势和实际运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潘峰 《现代语文》2005,(12):10-12
经研究,"白"的语源应该有五个:"日光"为其本义,它通"帛"、"别"、"伯"和省"日",是假借其音或其形而派生出系列语义.此外,它作为一个汉字也有它的构形及其用法.而比较有影响的<康熙字典>(简称<康>,下同)、<中华大字典>(<华>)、<辞源>(<源>)、<汉语大字典>(<字>)、<汉语大词典>(<词>)、<应用汉语词典>(<应>)、<现代汉语词典>(<现>)和<现代汉语规范字典>(<规>)八部辞书,解释"白"的语义时不同程度地存在定义遗漏、释义琐碎、一语多义、义例模糊等问题,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3.
<科学>教学的目的是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水平上通过猜测、推理、实验而有所发现,有所突破,对于教师的教学要求是有的放矢,既要做到一般性常识的普及,又要鼓励学生有所突破.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磁铁>的教学,经过数次大胆地尝试,师生的教学方式及教学效果都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4.
李天松老师分析<药>中的"乌鸦"意象,认为有两个作用,一是增加了小说阴冷的氛围(以前论者也多持此观点),二是作为一种呐喊的象征(见山西<语文教学通讯>2003.2.高中版).果真如此吗?让我们先来看白居易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15.
王景 《化学教学》2003,(1):54-55
教材说明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五章第四节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该节共两课时.  相似文献   

16.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一联中的"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2007年3月版)注为"曾经";吴先进先生认为此注"没有理由和依据",先后撰写<"省",字注释指误>(<语文学习>2009年7-8期)、<透过"省识"看同义复词现象>(<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4期)两篇文章进行辩驳,力主句中"省识"应释作"认识",其主要理由是:①<辞海>、<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及网上资料中,均不见"省"释作"曾经"之例证;②<辞海>、<汉语大词典>皆收有"省识"一词,释义即"认识".  相似文献   

17.
说"人才"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于6月颁布了.首先,吸引笔者的就是<纲要>开篇对"人才"的界定:"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相比传统的"人才"定义,如<现代汉语词典>的"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和<辞海>的"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纲要>的定义显得具体而有特色.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焦耳定律>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九年级(上)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七节<电热器>.  相似文献   

20.
案例:<见义勇为不畏强暴>(浙教版思想品德第12册) 上完<见义勇为不畏强暴>,我感悟良多.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了徐洪刚见义勇为的事迹后,为了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头创设了一个情境:一辆公共汽车上,一位扒手正将手伸进女乘客的背包里,意欲行窃.学生小林发现了,上前拽住扒手的衣服,大叫"抓贼!"那扒手缩回了手,狠狠地扇了他两个耳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