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违法行为矫治法》脱胎于劳动教养制度。《违法行为矫治法》不是行政刑法,违法行为矫治也不属于行政处罚,应当将违法行为矫治定性为行政强制措施,并凸显其可诉性、非惩罚性以及保安性之特质。在此基础上,应当于《违法行为矫治法》中设置相应的救济措施,具体措施应倾向于矫治,并且矫治措施应当尽可能多样化。  相似文献   

2.
被劳教人员张斌之死,让劳动教养制度成为继收容遣送制度被废后又一备受关注的问题,法学界和实务界就该项制度的存废展开热烈讨论。不管结果如何,现行劳动教养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已是不争的事实。而2004年两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违法行为矫治法》列入五年立法规划则意味着劳动教养制度必须进行重大变革。本文试从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现状及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入手,分析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出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通过分析国外的保安处分制度、青少年司法制度,对建立违法行为矫治法提出建议:违法行为矫治法应定性为行政强制措施,应遵循处罚法定原则、公正公开原则和保障矫治对象权利的原则,实行决定权司法化,建议对违法行为的矫治对象矫治期限定为三个月至两年,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权的原则,以实现依法治国和保障人权的实质性统一。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劳动教养制度弊端的分析,指出应当废除这一不合理且违反宪法的制度.在比较各种替代方案的基础上,肯定了司法化方案,并对正在起草的违法行为矫治法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50多年来劳动教养制度为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与立法精神相矛盾,与刑罚比例不平衡,制约监督不完善的弊病。随着被劳动教养人员数量大幅度减少,针对违法行为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政法机关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不断提升,使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可行性日益显现。要严格控制审批、逐步清理在所劳动教养人员,适时宣布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及时填补其废止后的法律空当。  相似文献   

6.
莫代春 《培训与研究》2006,23(11):68-69
中国的劳动教养制度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存在很多问题,啄待改革。学术界对改革的观点大致可分为两类:将劳动教养归入行政处罚类或刑罚处罚类。作者认为这两种都不够完善,提出建立新型的、独立于现有法律处分制度之外的一种司法处分———司法矫治以代替现行劳动教养制度。  相似文献   

7.
饱受各界诟病的劳动教养制度废除后,部分违法行为的入刑规制要引起相当的重视。在脱离劳动教养制度肆意适用侵害人权的同时,更要防范因部分违法行为入刑规制而又陷入到重刑主义侵害人权的泥淖之中。对此,应该重视人权保障,强调刑法的谦抑性原则,用现代的法治观念来引导和加深公众对恢复性司法和开放式处遇的认识,发展和完善符合国际新趋势的社区矫正制度及相关制度,不断改进和完善包括刑事法律体系在内的规制体系等等。通过这些举措,在劳动教养制度废除后形成一个协调有序、衔接自然的违法行为规制体系,在实现有效社会管理的同时又实现对人权的充分保障。  相似文献   

8.
知名演员黄海波因嫖娼被收容教育,这一事件不仅使当事者深陷道德审判,也激起一轮法治建设的思考.收容教育制度与《立法法》《行政强制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规定有冲突,各地执行不统一,此制度没有经过司法程序却可以长时间限制公民人身自由.而与之类似的收容遣送、劳动教养制度都已废除.收容教育制度也应在立法层面上进行处理,更应在法律层面上纠正.黄海波事件再次向社会提供重新审视这一制度的契机.  相似文献   

9.
劳动教养虽然被官方称为行政处罚,但是严厉程度不亚于刑事处罚。劳动教养制度存在诸多法律缺陷:首先,与宪法确立的法治原则、人权保障原则不协调;其次,与《立法法》确立的法律保留原则不协调;第三,与正当程序原则不协调,因为对公安机关的权力需要进行适当的制约和监督;最后,劳动教养制度与我国未来可能加入的国际条约不协调,如果不改革将使中国违背国际义务。重拾劳动教养制度"教育和惩罚并重"的设立初衷,是其走向合法化、合理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养法律监督权的缺失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教养制度本身的缺陷、对劳动教养监督不力的现状以及更好保障被劳教人员合法权益的需要,这些原因决定了要加强劳动教养法律监督。目前我国宪法和法律尚没有关于劳动教养法律监督权的明确规定,劳动教养法律监督的开展主要依据《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人民检察劳教检察办法》等行政法规、司法业务性文件,因此,劳动教养法律监督权法律依据不足。劳动教养法律监督尚存在监督力度不够、对劳动教养的呈批、审批、复查、复议程序无法监督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劳动教养的存废问题,是近几年来争论较多的话题之一。在实践中,对劳动教养的适用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总结现行法律体制下的劳动教养制度,确有再进行深入探讨的必要。通过对劳动教养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适用范围、以及与现行众多法律冲突的认识,可以使我们产生许多思考。可以说解决劳动教养制度与立法的冲突问题,是体现我国尊重人权的重要标志,也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迈向新的高度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主要体现为劳动教养的法律依据不合法,劳动教养的处罚力度失衡,劳动教养制度缺乏内外监督机制.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在司法实践中,劳动教养制度的滥用,因此,笔者提出立法建议劳动教养制度的立法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主要体现为劳动教养的法律依据不合法,劳动教养的处罚力度失衡,劳动教养制度缺乏内外监督机制。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在司法实践中,劳动教养制度的滥用,因此,笔者提出立法建议:劳动教养制度的立法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劳动教养是一种由警察机构享有的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措施.劳动教养制度虽然由来已久,但在许多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强调法治的背景下,需要对劳动教养制度作出深刻的反思.但是无论是简单的废除还是将劳动教养纳入刑罚体系都将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整体性的一种破坏.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养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但是这一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围绕这一制度的存废、立法等问题法律界争论不休。究其原因:由于劳动教养制度是在极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创建的,在当今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的新形势下,其缺陷和弊端显得尤为突出。笔者试就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法律依据、调整对象、程序设置等问题进行法理分析,并与国际司法准则相比较,认为现行劳动教养制度在法律上存在重大缺陷,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劳动教养制度的性质问题在法学界还存在很大争议,因适用劳动教养要限制被处罚人人身自由,其与包括宪法在内的我国法律和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存在诸多矛盾和冲突,实践中也引发了许多问题.解决立法上的矛盾冲突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改革现行劳动教养制度,实现劳动教养制度刑事化,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适用程序.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制度,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这意味着在我国已存在50多年的劳动教养制度将寿终正寝。劳教制度历经半个多世纪,近年来因其法律依据不足且违反宪法和上位法,有违罪罚相当和程序正当等法治原则,且在实践中被广泛、严重滥用,劳教措施侵犯人权的问题成为众矢之的,其存废或改革的讨论不断。终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好声音":这项颇受争议的制度废除了,劳教制度终于成为历史当中的一页。  相似文献   

18.
开放级劳教人员是在劳教人员管理体制改革大环境下实行的一种管理模式的劳教人员。开放式管理是在劳教工作人民警察指导下,以劳教人员自我管理为主,所内与所外相结合的自律型的执行方式。所谓劳动教养社区矫治制度是指将符合条件的劳教人员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矫正劳教人员的恶习,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劳动教养制度在其具体适用中不断地暴露出诸多弊端,与我国现行的法律体制不相适应,对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显得更加紧迫.文章从建立健全劳动教养法律制度、完善劳动教养处罚力度、消除劳动教养制度与我国现行法律规范的冲突等方面对劳动教养进行改革,使其日趋符合我国法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劳动教养的司法程序化能使其在司法实践中更好地体现执法高效、权力制衡、保障人权的目的。劳动教养制度纳入司法程序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与劳动教养制度性质和法治社会基本要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