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一直在尝试着教学资源的整合,进行着主题单元教学的探究,力求创设高效的课堂。拿到小学语文苏教版六(下)教材的第九课《词两首》时,我脑海中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把《如梦令》和《渔歌子》放在一起?能否把这两首词放在一起教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反复吟诵着这两首词,觉得《如梦令》的词眼应该是"醉"字,而《渔歌子》的词眼应该是"归"字。意外地发现了这两首词中都有"归":"沉醉不知归路","斜风细雨不须归"。好个"归"  相似文献   

2.
<正>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仅选入了三首词: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李清照的《如梦令》,另一首则是张志和的《渔歌子》。三首词分别设置在五、六年级的语文教材中。近期,孟晓东名师工作室专题研讨了李清照的《如梦令》,以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深度辩课。笔者作为执教者,深有所悟。  相似文献   

3.
正苏教版第十二册第三单元主题是"诗文精粹",入选了三篇课文:《三打白骨精》《词两首》(李清照的《如梦令》、张志和的《渔歌子》和《螳螂捕蝉》)。我们都知道,所谓"精粹",是指精美纯粹,可以说是精华、精髓,最好的意思。《三打白骨精》《词两首》的入选很好理解,《螳螂捕蝉》的故事很简单,体裁就是一则小寓言,为什么把它归入诗文中最好的,我想揭开这其中的奥妙。古典文学研究者指出,先秦的士阶层以辩说进身。一个无官无职的平头百姓凭借辩说"一言合意,立取卿相,一语不智,垂橐而归"。由此,战国诸子在向君王辩说时,可谓极尽所能  相似文献   

4.
词是隋唐时兴起,两宋空前繁荣的一种合乐歌形式,又称“长短句”。在古代词不是读的,而是唱的。要唱,必须有曲调,词牌便是用来规定词的曲调的。词牌和词的内容并无必然联系。渔歌子本词牌由张志和创制,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唐代长安设左右教坊,掌管乐技、教练歌舞),也叫《渔父》。据载,张志和退隐江湖后“,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描绘了春江水涨,鸟飞鱼肥,人悠然垂钓的图景,抒发了诗人隐居生活的乐趣。如梦令曲调本是五代时唐庄宗创制,原名《忆仙姿》,后嫌不雅,又因词中有“如梦”,故改此名。李清照的…  相似文献   

5.
毛春红 《成才之路》2009,(18):28-29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这是《学与问》一文中的两句话,它指出了“问”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那么,教师在课堂上怎样激发学生多问,怎样引导学生多问,并使他们知道问什么,怎么问?我在教学第十二册《词两首》(《如梦令》《渔歌子》)一课时,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苏教版第十册第23课是两首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两首诗都是描写西湖美景的,编者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真是匠心独运。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审视、比较,会发现别样的精彩。一、文本解读——同中求异,精彩别样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虽然描写的都是西  相似文献   

7.
有位教师执教了一节语文公开课,内容是苏教版六(下)张志和的《渔歌子》。这首词很短,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和品悟,理解这首词的意境应该不成问题。该课的教学流程可谓是顺风顺水。就在课临近结束之际,有位学生突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平常下了雨,人们都是急着往家赶,可作者为什么说‘斜风细雨不须归’呢?”听课者很疑惑,执教者也颇感意外...  相似文献   

8.
《渔歌子》、《江雪》被安排在苏教版古诗教学的《古诗两首》一课中,显而易见,两者虽然形式不同,一首词,一首诗,但却有相同的主题:垂钓。在这相同主题背景下,笔者尝试了一次对比教学,将两首古诗词放在一起,带领学生品读和领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周晓红 《河北教育》2011,(12):20-20
【教学误区】过度拓展,淡化诗意 《渔歌子》教学片段: 师:我们刚才通过词去想象画面,把短短的27个字想象成那么丰富的画面。读出词中画,还要读出词中人,那你了解张志和吗?(出示简介:张志和,初名龟龄,唐代著名词人和诗人,十六岁时“游大学”,以“明经”耀第,向唐肃宗献策,深受赏识和重用,又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贬官。  相似文献   

10.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张志和的《渔歌子》.谁第一个来读这首词?  相似文献   

11.
洪竹亨 《四川教育》2014,(11):36-37
把《我喜欢你》《阿贵只有九岁》《打过架那天的夕阳》《等待》《赠汪伦》这样一组“友情诗”放在一起来读,会是什么感觉?把各个版本“龟兔赛跑”放在一起来读,会是什么感觉?把观点完全对立的文章放在一起读,又是怎样的感觉呢……群文阅读,多么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我们备课组在"磨"宋代才女李清照的《如梦令》一课时,因为对"争渡"一词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出现了大家争持不下的场景,那架势,怎一个"辩"字了得。争持过后,大家对这课的了解更加深入了,上起课来也都更得心应手。《如梦令》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在集体备这课时,有老师觉得词人及一起游玩的朋友们因酒醉而"误入藕花深处",此时的她们因慌张所以"争渡,争  相似文献   

13.
正《渔歌子》、《江雪》被安排在苏教版古诗教学的《古诗两首》一课中,显而易见,两者虽然形式不同,一首词,一首诗,但却有相同的主题:垂钓。在这相同主题背景下,笔者尝试了一次对比教学,将两首古诗词放在一起,带领学生品读和领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景物比对,走进诗境一切景语皆情语。古诗词  相似文献   

14.
近日,听了两位老师上《渔歌子》一课,感觉他们在帮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意境上的确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做法。但就课中的一个细节。我产生了一点疑惑:词的体裁特点在教材精选的所有词中都有体现.每次教学的起点该怎样定呢?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堂青年教师教学评优课。听课老师有五十多人,学生有些一些不安和紧张。本节课的主讲教师是杨凤银,讲授《古诗二首》中的《涉江采芙蓉》和《短歌行》。我一直觉得这两首诗难讲,特别是《短歌行》,我讲过多次,每次感觉都很难教,费了多少口舌,学生还不能准确理解诗句的含义,更不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杨凤银老师今天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两首诗呢?  相似文献   

16.
付文静 《教学随笔》2013,(8):91+129
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探讨了《山居秋暝》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两首诗词在取材、表现手法及表达的情感等方面的相同(似)之处,在教育教学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有那么一种词,能让你读来神思动摇,柔情百转,或感叹辗转,夜不能寐,或忧伤垂泪,黯然销魂。往者依依,笑貌犹存,思者切切,愁肠寸断。这就是中国古诗词中的一杯醇酒——悼亡词。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苏轼的《江城子》和贺铸的《鹧鸪天》了。当然,这两首作品各有突出,各具特色,既有同,也有异,我们在教学中不妨把这两篇放在一起做一个比较鉴赏。  相似文献   

18.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王鹏运《庚子秋词·渔歌子》一词作出进一步笺释,指出此词的重要价值在于揭示了珍妃之死的真相以及珍妃的高洁品格,这也正是《庚子秋词·渔歌子》的"词史"品格所在。以令词之短小篇幅,而能蕴含如此丰富深沉的历史内容,实为罕见,这体现了王鹏运高超的艺术技巧与清刚、正直的品格。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中有一篇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教学这首词时,有一个学生提问:“试问卷帘人”中主人公到底问了侍女什么?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引起了各位同学广泛的争论。  相似文献   

20.
孟浩然的《春晓》与李清照的《如梦令》,描摹的都是春残花落的暮春景象,表现的都是晨起后的一段思想活动,但其在表现惜春的情感和对生活内容及情感过程的揭示方面,均有不同的感悟和各异的手法。这两首“似为同旨,实则异趣”的孟诗李词,可堪称对赏的典范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