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叶海云 《教育》2015,(8):56-5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由此可见,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的有效手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坚持正确的教学理念,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尤为重要,语文综合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及探究精神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综合性学习是形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开展这一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的深远意义。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要改革评价机制,改善办学条件,把握综合性学习主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他们在语文学习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中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地学习实践活动。对于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很远的意义。那么,教师要积极探究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促进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4.
综合性学习是形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开展这一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的深远意义.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要改革评价机制,改善办学条件,把握综合性学习主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他们在语文学习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正"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它的内涵可以通俗地概括为"想学""会学""能学"。具体是指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这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状态,最大的特点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明确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特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探讨了针对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实验,特别是小学阶段的数学实验,是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试验等实践活动,习得知识、提高技能、积累经验、发展应用意识的一种学习方式。新课标提出:"教材应选用合适的学习素材,介绍知识的背景;设计必要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感悟知识的形成和应用。"陶行知先生曾在《行是知之始》一文中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大致意思是:实践是获得认知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探究性学习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中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理念,是知识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的学习实践活动。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反映了现代社会对学习方式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学习方式改革的精神,对于指导语文教学改革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  相似文献   

10.
张恩 《时代教育》2012,(4):65-66
在知识信息经济时代的今天,特别需要人的自主探究创造开拓精神。从社会和人的发展看,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会学习的人"。只是拥有有关科学的知识体系对学生来说已经不是学习的目的。"从学科性质来看,语文是工具性学科,它完全可以自学,也只有靠自学,靠主体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掌握;从教学过程看,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具有参与教学过程中去的能力。重视学生学习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终身教育的要求,也是语言学科性质和教学规律所决定的,它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因此,在科学发展的今天,谁学会了自主学习,谁就赢得了自主发展,谁就会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组织者和理性引导者。教师要有角色转换的意识,主动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平等交流、互动学习,构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一、教师要成为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及其对适合自己特  相似文献   

12.
王利凤 《小学生》2023,(6):88-90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即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对真实的、复杂的问题进行探究,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这与陶行知先生的儿童教育理论有很多相通之处。依托项目化学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不仅重视活动的形式,更注重儿童在活动中问题的解决和创意物化的意识,在活动中真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所谓探究性学习,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不断获取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究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我国宋代陆游也曾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论述,也同样强调了只有通过实践获取的知识才真正能够内化为自身的知识。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这里强调了两点:一是自主,即让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是实践,即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感知,获取新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自主实践,就会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到培养。1.画一画教材中许多文章富有“诗情画意”,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以画一画助理解或以画一画代理解,例如教学古诗《暮江吟》时,对“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理解想象学生形不成直观…  相似文献   

15.
正生物活动教学是指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建构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活动教学"具有源远流长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国内从两千多年前荀子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到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都十分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动起来,让教与学达到最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现行初中语文课本,每单元都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活动。什么是综合性学习?它是集传统听、说、读、写和素质教育倡导的搜、炼六种基本能力训练为核心,以实现跨学科、多领域的语文学习和运用,获得语文实践能力,提升人文素养为目标的训练活动。一.综合性学习的产生我国古代没有独立的语文学科,它融合在政治、伦理教育的思想道德教化之中。私塾学堂里的先生宗经征圣式的解读古典文本,讲"经"训  相似文献   

17.
黎莉 《青海教育》2004,(12):23-23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课堂教学中,摒弃传统语文教学的条条框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相似文献   

18.
陈庆顺 《新教师》2020,(1):73-74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其"本质"是从学习者的现实主观体验和客观发展需要出发,构造出不同的活动情境以发现问题,从而提炼出活动主题,并以探究、服务、制作、体验、学习等活动方式逐步深入,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课程。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让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创新能力的过程,而创新能力形成的核心则在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诸多名言警句都指出了实践的重要。数学学习亦然,也离不开实践。因此,《数学课程标准》旗帜鲜明地将"实践与综合运用"纳入数学学习的领域。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怎样在数学学习的起步阶段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组织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巩固书本知识,促进数学素养的全面提  相似文献   

20.
刘阳 《中小学电教》2011,(11):60-60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目前全国上下都在呼吁打造高效课堂、实施有效教学。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