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发展包括人性的复归和人道主义的实现。文艺创作是描述人性的历史变化和发展的,而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与社会关系对立统一的人性,其内在精神一般呈现为人文情怀与社会理性对立统一的个性形态。“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文艺创作审美理想的内涵已经成为文艺创作者和欣赏者关注的重要内容。歌颂人道主义美、人性美,鞭挞异化现象,在我国当代文艺中已经形成一种思潮。  相似文献   

2.
“文学为人学。”艺术离开人则无以表现,离开人性则无从表现。艺术与人性难解难分。但何谓人性,如何表现人性呢?对此,艺术界进行了广泛探讨,有许多意见富有启发性,也有不少意见由于概念混乱和对经典论述解释的随意性,而滑进了唯心历史观的泥潭。他们扭曲人的本质,宣扬抽象的人性,有的人甚至有偏离社会主义文艺轨道之危险。因此,对人性之辨析十分必要。人性的基本含义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首次将“人性”确定为语的基本属性之一。因此,如何理解“人性”就成了广大中小学教师深入理解和自觉执行课程标准的前提条件。但在专家们的解读中,大多将“人性”理解为“化性”,这显然是错误的。本主要从“人性”含义的历史演变中概括出其基本内涵,并最终认为“人”作为道德哲学范畴的化概念,与“化”并不等同,新课标有关语“人性”的表述也应予以修改。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为正确把握文艺的人性与阶级性,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性即指人的社会属性,阶级性是阶级社会中人的主要社会属性,不同阶级的人亦有着共同人性。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文艺不能孤立地表现人的自然属性,不能表现抽象的人性,但不能不表现共同人性。近年来,无论是在对文艺的人性与阶级性的探讨中,还是在文艺作品对人性的表现中,都存在着明显的失误。  相似文献   

5.
人之所以为人,其根本在于有其人的本质,即人性。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还指出: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由此观之,人性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并且在一定社会历史情况下变化和发展,同时也制约着历史的前进与发展。所谓人情,我认为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它通过言语、表情和行为来表现人性,所以它也和人性一样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并在一定社会历史情况下变化和发展;同时也影响着社会历史的前进和发展。文学应该描写人性和人情,通过人性与人情的演变揭示时代本质和社会面貌,就是十分必要的了。长篇小说《芙蓉镇》,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这种人性与人情,即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被扭曲、被暗化的人性与人情,表现特定历史时期政治风云的无常变幻,从而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与追求。 关于人性的表现。马克思主义人性观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阶级社会前,它主要表现为人的社会实践性;在阶级社会中,它主要表现为人的阶级性。但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观点,也需要加以发展和补充,这就是:当阶级社会发展到阶级矛盾在社会生活中不是主要矛盾的时候,人性的本质特征也应该  相似文献   

6.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诸多人性属性的根本,应当从“关系”来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论述是从“自由自觉的活动”到“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并不是后者对前者的否定,而是科学的进程,它首先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再研究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劳动实践是人的本质存在的实在方式。  相似文献   

7.
展读张爱玲的小说,令人深深震撼的是其字里行间所透露的苍凉的情绪氛围,“苍凉感”是张爱玲在小说写作上自觉的审美诉求。这种美学诉求表述在她关于文艺的论述中。在张爱玲看来“苍凉感”具有美的回味、表达人生本真的素朴,同时它又担当着使作品本身完满的重任。因而“苍凉感”不是主流审美意识上的“真善美”,但却是张爱玲心目中的“真善美”,并由此基点出发,追求苍凉感的美学底蕴成为了张爱玲自觉的创作策略。张爱玲藉由此上升至对人性、对文化的总体观照,令读者窥见到了人性的悲哀,以及对自我存在和意义的严重怀疑,对丧失自我和寻找自我的悲观,从而超越了单纯的人性的层次,进入到生命本质的透彻认识。  相似文献   

8.
鲁洁老师在《教育研究》2000年第7期《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问题,文章从哲学与历史的高度深刻论述了基于人对人理解的道德教育的理念,切中时弊,发人深省。在此,我想再“接”着鲁老师的话题往下“说”。道德教育以人对人的理解为基础,但正如没有抽象的“人”一样,也不存在抽象的“理解”;人是历史与现实中的人,理解同样是历史与现实之中的理解,人和人的理解都具有历史性、文化性。谈论人对人的理解,不能止于一般性地、抽象地谈论人与人的理解,我们所谈论的人对人的理解乃是一定现实———历史文…  相似文献   

9.
传统德育存在着许多问题,最突出的是不以受教育为主体,所传授的是剥离了人性内涵的空洞的道德规范,在实施中背离了把握人性所特有的过程与规律。这些都可以统称传统德育的“人学空场”问题。在理论层面上,造成“人学空场”的原因主要有:人与社会关系的错误理解;人与道德关系认识的倒置;把握人与把握物方式同一化。  相似文献   

10.
在刚刚逝去的上一世纪末和当下的文坛上,有些文艺批评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竟成为某些人称颂的“亮点”和效仿的“时髦”,主要表现在对中国20世纪文艺发展的总结与反思上,更表现在对一些大师作家及文学成就的揶榆与贬损上,它以理想取消现实,是英雄史观的重新抬头,在某种程序上是极左的非此即彼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延续,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文艺域内的典型反映,应彻底摒弃之。  相似文献   

11.
高二哲学常识第七课“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阐述的是人生观问题,既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运用,又是价值观问题的延伸。在涉及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生价值等问题上的一系列相似的概念,如人性、人的本质、人的价值等。在教学中一些学生往往对这些类似的概念分辨不清,所以弄清这些类似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对于人生观部分相关知识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帮助,这里笔者就人性、人的本质、人的价值这三个概念作一些简单的介绍以供参考。一、人性人性是指人作为人所必然具有的内在特性。在中国哲学史上,历代哲学家思想家都就人性问题作过各种各…  相似文献   

12.
人性,是人类脱离动物界,创造了社会所具有的特性。在文学史上有过较大影响的作家,都是透过历史的、物质的、精神的层面去解剖人性的善恶,在作品中表现出对崇高人性和卑劣人性的褒贬。而当今的某些论者,硬要把人性等同于物欲、肉欲,并在这种“人性化”的幌子下把文艺创作引向了误区。  相似文献   

13.
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知识人,不仅仅是教育这个领域中对人性所作出的一种设定,作为一种普遍人性的理念,其历史也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时代,先哲们就把知识、求知看作人的最主要、最本质的属性。苏格拉底虽然崇尚人的美德,但却提出“知识即美德”的命题;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学》中所写下的第一句话就是:“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他认为,求知是人的最本质的冲动;柏拉图要在人们心灵里建立的也是知识的“理想国”。到了近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更是取代了上帝的力量,“知识就是力量”,不仅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指向,而且也为“知识人”的人性设定增添了现实的根据和功…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人致力于自身发展的一种实践活动,“教育是什么”这一教育学研究的最基本问题可以进一步还原为“人是什么”的人学问题。从教育思想历史演进的脉络可以看出,人学视域中“人是什么”的历史性理解是“教育是什么”内涵确认的思想根基,也就是说,不同的人学思想决定了教育思想的分别。本文试从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思想家的人性观出发来进一步审视教育本质认识的人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孙犁建国初的小说,所关注的是历史变动中人的心灵和人的情感世界,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演变,是弱者所受到的损害。其若干篇表现和平时期农村生活的作品,将“革命应该怎样对待人”作为了关注的重点,表现了进入和平生活之后,人性的异化和人与人关系的异化,表达了对和平时期生活的忧虑,显现出作者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层思考。孙犁小说在内涵和艺术风格上,对人性的追问与思索取代了过去创作中常见的对人性美人情美的赞颂,乐观的基调让位于审视人性时淡淡的困惑与惆怅,从而超越了他过去以“战争追忆”为特点的抗战小说,表现出了一些“新质”。  相似文献   

16.
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性善论”是其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为了了解性善论,就必先廓清其所谓“人性”的概念内涵,孟子所谓“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具有道德规范和伦理价值的一种社会属性。本文试从两方面进行分析:1、孟子的“人性”之概念,是不包含人的自然本性的。2、孟子的“人性”之概念纯指人的善良本性,即良心,其表现为仁、义、礼、智。  相似文献   

17.
"模块心理学"的挑战:反"文化心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的“文化心理观”认为,人的心理(Mind)本质上是社会文化塑造的产物。本文试图依据“模块心理观”——它假设人的心理实质上是许多功能上独立的单元(即模块)相互作用的产物——对这一心理学主导观念提出挑战。论文表明,文化的变异性、种族的差异性其实是最不重要的;正是心理的模块性(如语言模块、生物模块、心理理解模块等)使得表面上看起来的文化差异下面存在着普遍性人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唯物史观,从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出发分析人的本质和人性,阐发了马克思主义个人利益观与人性自私论的根本区别:分析了人性自私论的理论失误,指出"经济人假设"的本质是资本的人格化,阐述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个人利益观.文章认为,决不能以人性自私"经济人假设"的理论指导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19.
“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观点,无论是在中外思想史上,还是在当今现实社会中,都有不少人认可。特别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今天,又风行一时,至今仍然困扰着青年学生。从他们的思想分析来看,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主要有四个论点:一是认为“自私是人的本能表现”;二是认为“自私是永恒的人性”;三是认为“自私是前进的动力”;四是认为“自私是人们生存的需要”。笔者认为,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人的本质问题是哲学上既古老又常青的永恒话题。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希腊德尔斐神庙前的石碑上刻着“认识你自己”的铭文。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哲学家们对于人的本质问题的认识很不统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既克服了以往哲学家们对这个问题(人的本质问题)理解的片面性,又揭示了本质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即人是能动与受动相统一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