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实现学术期刊按需出版,唯一的制约因素是按需印刷.本文对国内外出版物按需印刷的发展状况及按需印刷进行了解读,并对学术期刊为何要实现按需出版、实现按需出版后学术期刊将会产生哪些变化进行了阐述.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学术期刊如何实现按需出版提供了一种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按需出版作为一种数字出版方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发展.按需出版通过先进的数据处理和数字出版技术,实现"即需即出",省去传统出版流程中的制版等环节,快速实现读者需求.按需出版虽在中国有多年发展,但仍与国外的按需出版差距较大.本文对美国和欧洲按需出版的发展模式、特点进行了对比,指出了按需出版发展需要的3个条件,分析了中国按需出版发展的制约因素,以期对中国按需出版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马荻文 《今传媒》2015,(4):62-63
按需出版打破了原有的出版模式,开创了新的出版思路,是出版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大量研究成果的文献分析,对按需出版的定义及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和梳理;归纳国内外按需出版发展现状;对按需出版研究结论中的两大论点提出新的看法,即按需出版的发展基础及按需出版的发展空间;并为按需出版未来发展途径提供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按需出版目前还处在实践探索阶段,有关按需出版的概念界定还存在分歧。由于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化印刷技术的改进,图书的单本印制或远距离复制传输成为可能,这种按需出版也被称为按需印刷或即时印刷。按需出版经常与数字出版、网络出版相提并论,这也突破了传统的出版概念。本文拟从按需出版的本质出发,探讨读者因市场上难以获取或不便自制而主动向出版商提出版权内容需求,  相似文献   

5.
按需印刷是信息的按需化服务发展的典型产物。文章介绍了按需印刷基本概况,以了解按需印刷的概念、生产组织形式和涉及的几个问题。通过对国外按需印刷服务项目发展现状、典型案例以及服务模式的分析,为国内服务项目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以及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图书按需印刷作为一种全新的出版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出版社所接受和应用。本文阐述了按需印刷在我国出版社应用的现状、按需印刷应用的优势和瓶颈,并探讨了解决按需印刷在出版社应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需量控制系统的原理及其在高能耗钢厂节电项目中的应用。需量控制系统通过"削波填谷",限制负荷无序产生的冲击波峰,降低了企业用电的最大需量值,有效降低了高能耗工厂的需量电费,节约了企业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8.
按需印刷的内涵、意义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数字印刷技术是按需印刷最为关键的技术基础。按需印刷的竞争优势在于小批量印刷市场,要形成较大的印刷规模,必须实行多品种化的经营策略。按需印刷不仅与按需出版有同源性,而且还有共生性,彼此应加快合作步伐。  相似文献   

9.
叶新  侯睿 《出版广角》2013,(7):68-69
美国是按需出版的先行者之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按需出版方面做的有益尝试值得中国出版业学习和借鉴。文章通过对美国按需出版发展模式的解读,提出由欧美发达国家引领的按需出版发行和印刷已经成为出版业的趋势,在传统出版业受到巨大冲击的情况下,按需出版无疑是我国出版业可以思考和尝试的一个有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按需印刷成为出版界和图书情报界研究的热点,按需印刷给传统出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研究按需印刷运行模式、技术需求、建设策略、人才培养、优势和不足,以及成熟的应用,以2007~2011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关于按需印刷的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别进行载文、著者、期刊和主题分析.基于这些分析,详细阐述主题内容,总结了按需印刷中存在的问题,预测了国内按需印刷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图书按需出版,仅是"按需印刷"的代名词,只有基于大数据利用与分析的学术图书按需出版,才能实现学术图书的作者、读者与出版者需求的统一.本文论述了学术图书按需出版的基本途径、实现策略,以及风险规避.  相似文献   

12.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13,(7):7
图书"余粮"如何消化《人民日报》报道:图书"余粮"如何消化?发展按需出版,是上海出版社经营管理协会理事长郁椿德给出的药方,"按需出版可以实现订单式销售,有效减少了库存的风险"。同时,一些断版书的零散需求、专业书籍的窄众特性,都可以借由按需出版来提供。尽管按需出版也是中国书业的热词,但常被误读。"按需出版(印刷)在印刷企业一头热,他们纷纷发展能以较低印数起印的短版印刷,但按需出版的商业模式并未真  相似文献   

13.
如上期所言(指《出版广角》2012年第9期《中国的按需出版:理论实践的双重互动》(上)),舶来品之按需出版在中国发展已有十几年,在此期间,出版理论界对其概念的学理界定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所指逐渐明晰。西方语境下的按需出版嫁接到中国的出版实践,进行着"中国化""本土化"的调试。近几年国内的按需出版轨迹便是实证。进一步说,在东西方出版文化背景指导下的出版实践的张力场上,按需出版之发展殊途同归、异中求同,普世性愈发彰显。本期沙龙接下来探讨的是:按需出版的"本土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按需出版与传统纸质出版的关系以及按需出版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图书采访的蹊径--按需出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阐述了按需出版的涵义与特征,论述了按需出版采访模式及其主要优势,以及按需出版采访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5.
2014年8月27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及下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在第2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启动了"中国图书全球按需印刷"项目。该项目将通过自主建立"按需印刷"中心以及与全球最大的"按需印刷"服务商英格拉姆开展合作的方式,构建全球按需印刷合作网,实现中国图书24小时全球直供。中国读者有望在今年年内,通过中图公司的按需印刷平台,体验世界各地优秀图书的“按需印刷”服务。“按需印刷”是出版者将图书内容数字化,生成的电子文件通过互联网传递到世界各地,再通过专门的激光打印技术高速印制书页,完成折页、配页、装订等工序,快速将图书印刷出版。同时,还可以根据读者的需求,灵活安排印刷数量,在图书内容上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如印制一本书的部分内容。“按需出版”在国外已有多年的发展,据统计,2008年美国“按需出版”图书品种首次超过传统出版的图书,2009年“按需出版”图书品种同比增长了181%,2010年同比增长169%,2011年“按需出版”图书申请的ISBN(国际标准书号)已达110万个。  相似文献   

16.
按需出版作为一种数字出版手段,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出版方式和出版理念,它可以通过先进的数码印刷设别,将电子化的图书资源转变为实际需要的纸质版本的图书,不仅解决出版社高库存和高退货等问题,而且满足读者个性化与多样化的需求。通过分析知识产权出版社按需出版历程和经验,加深对按需出版理念和运作方式的理解,进而探索国内按需出版的发展模式和产业链,提出按需出版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指出按需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方向之一;阐述按需数字化的概念、背景及需求,从版权问题、操作模式、扫描质量与后期处理、存储与传递、运转周期和费用等方面介绍国外图书馆按需数字化服务的概况及其对我国图书馆开展按需数字化服务的启示,以供国内图书馆借鉴。  相似文献   

18.
周林  朱振梅 《出版科学》2007,15(5):59-61
图书按需出版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出版方式和出版理念,国外一些出版发行机构已经投入资金、设备开展此类业务.由于国情不同,我国虽有出版社开展此类业务,但并没有取得很大进展.本文阐述我国图书按需出版的发展状况,分析影响按需出版的相关因素,并探讨我国图书按需出版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按需出版有其区别于国外的自身特点,目前要走出发展的瓶颈期,需要业界根据按需出版的现状特点和问题,找准解决之道,才有利于助推按需出版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该文在3000名大学生读者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21世纪初大学生对学习环境需求的特点,并且从中得到了"三大"启示:管理上需更严,服务上需更优,发展上需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