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叶平博士等人编制的中国标准化竞技动机量表,对171名参加2007年全国定向锦标赛的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定向运动员竞技动机五个因子并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不同性别定向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高、感性体验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定向运动员在努力取向上具有显著差异;努力取向、感性体验能够有效地区分精英与非精英定向运动员。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大学生运动员的竞技动机进行研究。结果:大学生田径运动员竞技动机总体较强,与社会认可、竞技水平、娱乐、感性体验和努力取向5个维度都呈正线性显著相关。在不同竞赛组别之间竞技动机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其他因素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与建议:大学生田径运动员竞技动机总体比较强烈,动机取向多元化,体育主管部门、学校体育协会和学校要顺势进一步加强赛事组织管理,以竞技为平台,尽可能满足运动员参赛的多种竞技动机需求。教练员要根据运动员的竞技动机需求取向特点,因材施教,力求运动员具有较强的竞技动机。  相似文献   

3.
研究以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采用《竞技动机量表》对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的运动成就动机进行测量,并在成就动机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成就动机的性别差异以及与训练年限、年龄的关系。调查结果揭示了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运功动机的心理变化规律,可为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的选材、培养和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用运动动机和退出意图量表,以参加第八届CUBA篮球联赛东南赛区和西南赛区小组赛的65名CUBA运动员为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研究,探讨CUBA运动员的运动动机水平与退出意图的关系以及运动员产生退出意图的原因。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寻求对策,对改善CUBA运动员运动动机水平,促进运动员身心的和谐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对提高训练和比赛的积极性,提高主观努力程度有重要意义;对选好“苗子”,提高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竞技水平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运动动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楠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0):1425-1426
根据Deci&Ryan的核心理论和英文版运动动机量表(SMS)对运动动机划分的理论架构,结合中国文化背景重新编写条目,通过预试验得到的数据进行项目分析、条目筛选,自行编制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运动动机量表》,运用这一量表对参加"全国足球学校杯"青少年足球比赛的456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认为:1)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主观努力程度处于中低水平。2)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无动机水平越低,主观努力程度越高;求知动机水平越高,主观努力程度越高;家庭月收入越高,主观努力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6.
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在中国的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向2220名男女中国运动员实施了开发于日本运动员的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中国运动员平均年龄20.1岁,包括体育专业的学生和专业运动员。因素分析验明了6个运动认知物质焦虑因素,即社会评价、比赛准备、竞技水平发挥、失败、对方实力以及受伤。经过标准化程序,得到了用于中国运动员的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  相似文献   

7.
以日本一所大学406名运动员为对象,实施了含有5个测度的竞技动机量表(CMI;叶平,1993)。性别×项目×运动经验年数的方差分析显示了下述有意义的差异:(1)男子在获胜愿望和娱乐这些CMI测度上的分数高于女子;(2)集体项目的运动员在获胜愿望、社会承认和娱乐测度上的分数高于个人项目的运动员,在自我挑战测度上的分数低于个人项目的运动员;(3)运动经验年数多的运动员在获胜愿望测度上的分数,高于运动经验年数少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8.
健美操运动员参赛成就动机应对策略与赛前情绪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社会取向与个我取向运动成就动机量表”、“赛前情绪量表-T”、“中国运动员应对量表”对45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进行赛前调查,探讨运动成就动机、应对策略与赛前情绪的关系,以及不同运动等级运动员成就动机取向、运动应对策略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运动等级运动员在成就动机的个我取向和应对的处理情绪、回避应对和超越应对方面的评价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的运动成就动机、应对策略对运动员赛前情绪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我国学者张力为的"运动动机量表",对长沙市三所大学两所中学164名学生运动员发放问卷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男女运动动机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不同学段的学生运动员运动动机水平不一、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运动员运动动机水平不一、不同项目运动员运动动机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中国竞技网球运动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运用走访调研、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比较分析、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从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员的人口、国际运动成绩为切入点,分析研究中国竞技网球运动的管理体制、中国竞技网球运动员的训练体系、中国竞技网球运动员的保障体系、中国竞技网球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中国高级教练员的水平、科研水平等方面,阐述中国竞技网球运动现状,为发展对策提供定性和定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世界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的竞技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近15年来国际田联公布的世界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年龄和比赛成绩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得出了世界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体重、体重/身高指数、最好比赛成绩年龄、竞技年龄、竞技年限等参数,对于了解世界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的竞技特征,提高中国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日本运动心理学会会长德永斡雄先生研制的运动员心理竞技能力诊断量表(DIPCA-3),对高水平女足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检验表明,DIPCA-3量表的信度、区分效度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对高水平女足选手心理竞技能力的评价显著可靠.分析显示,高水平女足运动员心理竞技能力有明显的年龄、运动年限、比赛经验及文化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运动员的运动特质焦虑的差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焦虑-C量表测试了2 220名男女中国运动员的运动特质焦虑.结果显示出以下显著差异:1)男运动员在竞技水平发挥、失败、对方实力,以及受伤测度上的分数,低于女运动员;2)个人项目的运动员在比赛准备、竞技水平发挥、失败、以及受伤测度上的分数高于集体项目的运动员,而在对方实力测度上的分数低于集体项目的运动员;3)较高运动水平的运动员在失败和对方实力测度上的分数,低于较低运动水平的运动员.这些结果提示,在我国的运动心理学实践中应该考虑到运动员的运动特质焦虑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以参加2009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的149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动机中目标定向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任务定向、自我定向适中者多,高任务目标定向和低任务目标定向者少。2)男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自我定向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但在任务定向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运动等级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任务定向因子上差异不显著,而在自我定向上健将级运动员得分高于二级运动员差异显著(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运动员在任务定向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性别和运动等级在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因子上均无显著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影响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参与动机和运动成就动机的因素,以华北地区339名高水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手段,从不同性别、年龄、父母职业、训练年限以及受教育程度来研究和揭示影响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参与动机和运动成就动机的因素,最终旨在为提高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成绩提供依据,推进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20年来国际田联公布的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年龄和比赛成绩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得出了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体重、体重/身高指数、最好比赛成绩年龄、竞技年龄、竞技年限等参数,对于了解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的竞技特征,提高中国跳远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国家女子乒乓球队教练员的调查访问,考虑到在奥运会集训中实施测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本文将技术与心理作为对参赛奥运会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竞技能力诊断的主要因素.根据诊断结果和运动员奥运会比赛成绩,认为用分段指标评估法和16PF量表对国家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术和个性特征进行研究,能较客观、准确地揭示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对运动员多方位研究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18.
“体教结合”的命题提出已有30多年历史,“体教融合”业已成为体育界和教育界都非常关心的课题。本文探究体教结合、体教融合的缘起,以及体教结合、体教融合的最终目标和“理想像”,对中国竞技体育的问题及体教结合、体教融合的动机与意义进行剖析。中国的竞技体育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面临着“金牌”的成本和意义问题、运动员高淘汰率和人的成本问题、运动员文化素养和全面发展问题、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不平衡问题、竞技体育与青少年体质落差问题、竞技体育与精神文明建设落差问题等。“体”的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结合教”“融合教”乃至“回归教”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而“结合教”“融合教”应是过程,“回归教”应是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以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投掷代表队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从不同性别、年龄、投掷项目,训练年限等方面对投掷代表队队员赛前动机情况进行了访谈。研究发现,兴趣驱动、认知需要、竞技能力、成就动机、自我效能、目标定向对运动员赛前动机有着直接的影响,并针对这些赛前动机成因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世界和中国田赛项目高水平运动员的年度比赛技术统计资料为信息源,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对运动员在年度比赛中的参赛次数、参赛时间、运动成绩变化及重大比赛中的竞技实力、及格赛和决赛发挥的研究,揭示了在新赛制下田赛项目运动员竞技表现特点,从而加深对世界运动员的了解及对中国运动员在大赛中竞技表现不佳这一现实问题的认识,并为中国田径协会推行的赛制改革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