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试论儿童在后现代视野中的消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健生  王勇 《教育科学》2005,21(5):19-22
儿童就是儿童,是个人发展的特殊阶段,决定着基础教育的特点。然而,在风行的后现代的话语中,儿童却往往被“人”所取代,淡出了教育理论的视野,由此所建构起来的许多“先进”教育理论或理念则与教育实践越来越远,声音越发地空洞而苍白,既无益于教育理论的发展,更无助于教育改革的健康推进。  相似文献   

2.
陈鹤琴先生是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奠基者。本文从儿童观、教育观以及“活教育”理论三个方面论述了他的学前教育思想体系。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将陈鹤琴的思想与同时期的教育家做了比较。以窥陈鹤琴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家对中国现代学前教育建设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学前教育的实践和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良好的教育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学前教育领域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在各国的改革方案中,普遍重视环境的教育作用。美国于1986年制订了对全国学前教育进行指导的《零至八岁早期教育适宜发展方案》中,把“为儿童准备学习环境,让儿童通过积极探索及与成人、其它儿童和材料的相互作用来学习”,作为学前教育课程重要的原则之一。日本文部省于1989年3月发布了新的《幼稚园要领》,指出幼儿园教育是根据…  相似文献   

4.
在儿童“100种语言”中,儿童的每一种声音都充满了童趣。作为非真实的表达,“代声音”即是其中一种。本文拟通过探索儿童“代声音”背后的意义,为幼儿和谐发展之教育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说起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人们很自然会联想到《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这三大理论支柱。“三学”是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前教育机构进行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的专业理论必修课程,也是当前幼儿园、托儿所开展教养活动必须遵照的理论基础。“三学”之所以能成为我国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因为它们分别担负着重要的理论使命:《学前教育学》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等一系列从事教育实践最根本性的问题;而《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为我们描述了从事教育实践活动时,必须遵从的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每一阶段心理、生理的发育特点。简言之,“三学”规定了我们必须以学前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为依据,客观、科学、合理组织教育活动、才能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马赛克方法是近年源于欧洲的一种儿童研究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重视儿童权利,并去尽可能地倾听儿童的声音”,与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所聚焦的“儿童立场”形成共同观点。我国北京、深圳等地幼儿园将马赛克方法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应用于儿童的探究式学习中,掀起了一股学习马赛克方法的风潮。笔者从幼儿园班本课程内容的选择、有价值问题的筛选及如何推进幼儿深度学习等方面,将马赛克方法应用于所在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索冯晓霞执笔《学前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中历来占有特殊地位。“若要教育儿童,必先了解儿童”。担负着帮助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了解儿童的重任的《学前心理学》,其奠基作用已是不言而喻。但,真正使大家对该学科的重...  相似文献   

8.
学前教育是以学龄前儿童为对象的教育。它包括家庭中的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机构(托儿所、幼儿园)中的教育(即组织化了的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是探讨学前教育的基本慨念、基本命题、基本历史及基本理论框架的一门学科。 艾宾浩斯在谈及心理学的发展史时曾说过一句名言:“心理学有一漫长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暂的历史。”如果将这种评价心理学发展史的话移到学前教育发展史的描述中,应当说也是十分恰当的。人类不断生成的历史也是教育不断生成的历史。教育的历史,包括儿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把提倡阅读风气、提升阅读能力列为教育改.革的重点,纷纷发起了阅读运动。课外阅读指导一直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亲近母语”实验,以“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为理念,以倡导儿童阅读、推进素质教育、建设书香社会为宗旨,以建设优质保量的儿童阅读课程为目标,以建设书香校园为重点,率先在扬州的实验学校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全方位推广“班级读书会”“教师读书会”“亲子共读”“社区读书会”等丰富多彩的阅读方式,在全国形成了较大影响。本期我们刊发了“亲近母语”课题的一组文章,从课题介绍、教材建设、书香校园建设等方面展示他们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层面所做的一些探索。课外阅读指导和儿童阅读教育是语文课改的重要内容,希望我们编发的这组文章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0.
苗俊美 《科教导刊》2023,(13):52-54
深化改革,培养卓越幼儿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和目标追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实现优秀幼儿教师培养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为例,尝试利用“职教云”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民国中后期,针对学前教育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等问题,基于学前教育大众化、本土化目标,在“五四”以来教育新思潮的有力推动下,一批先进的教育工作者发起成立面向农村和工厂劳工的学前教育机构,掀起了平民化学前教育运动,深入开展了比较全面的学前教育平民化试验探索,在创新办园模式、服务工农生产生活、全面保育儿童、立足于平民实际及儿童生活设计课程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成就。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明确了目标,为推动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正经历从有质量向高质量的发展转型,作为教育体系的起始环节,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应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面临的机制构建、理论突破、供需匹配、评价跟进等方面的挑战,以机制创新保障普及普惠的高质量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通过学理阐释重塑儿童本位的中国特色学前教育理论体系,以队伍建设为抓手推进学前教育深度改革,通过供需贯通实现学前教育资源的供需匹配和精准投入,以评价引领构建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监测与督导机制。  相似文献   

13.
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对当今世界学前教育改革的积极影响20世纪的幼儿教育以重重的一笔记下了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1870年~1952年)这个名字。她创办的“儿童之家”成了幼教工作者朝拜的“圣地”,她创造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引起了人们对幼儿教育的极大热情。20世纪被认为是“儿童的世纪”,她则被誉为“儿童世纪的代表”。现在,蒙台梭利绝不仅仅是幼儿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她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与现代学前教育密切相关。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设有蒙台梭利学校,而且蒙台梭利学校至今仍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国际蒙台…  相似文献   

14.
张俊 《早期教育》2005,(2):28-28
2004年10月30日~11月1日,心理学与学前教育学的对话——“儿童发展与教育”专家论坛在南京师大举行。此次论坛旨在展开心理学与学前教育学的对话,以了解国内外儿童发展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开拓学前教育研究的学术视野。来自北京师大、辽宁师大、华东师大等国内名高校的学应邀作了精彩讲座。  相似文献   

15.
生活世界是教育世界的现实基础和意义之源。学前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内在关联使其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成为可能。本文试图以“生活世界”理论为契机,分析学前教育和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并探讨当今学前教育所存在的现实问题,由此得出“生活世界”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学者对“学习品质”进行了研究。在学前教育领域,“学习品质”已成为让幼儿教师和家长所关注的一个热点,也成为制定早期儿童学习标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新方面。作为非智力因素,在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幼儿将来的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强化学前教育普惠发展”背景下,对学前特殊需要儿童的支持是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幼儿园有质量普及普惠的核心要素之一。按照样本筛选、框架确立、并置比对、穿梭比较和思考建议五个步骤,依据程序化扎根理论,运用MAXQDA分析软件对六个国家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对学前特殊需要儿童的支持可分为学前教育机构的内部支持与外部支持2个核心维度,涵盖“物理环境”“文化氛围”“课程方案”“培训指导”“管理服务”5个核心要素及16个细化指标,共同支持特殊需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因此,应强化学前教育机构的内部支持,包括强调营造尊重、包容的教育环境,促进特殊需要儿童的归属感;满足差异化教育需求,为特殊需要儿童制定课程方案;秉持人本、多元的评价,助力特殊需要儿童获得成功;应联动学前教育机构的外部支持,包括与特殊教育机构紧密合作,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专业支持;构建整体性援助服务,为特殊需要儿童编织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8.
去年6月9号至10号的上海教育论坛,弘扬的主题是“现代城市:学前教育——人的终身发展的起点”,《学前教育》曾编发《现代城市的声音》(详见本刊2006年7、8期)一文,作为见证和回应。那篇综述,提到论坛的一个细节:澳大利亚南澳州州长与内阁部早期儿童教育主任Stephanie Page,在谈论“在新千年中养育孩子——南澳大利亚儿童早期服务的新方向”时,引用了一句非洲谚语,It takes a whole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并解释说,“培养儿童是所有人的责任和社会的重心”。  相似文献   

19.
推进学前儿童发展评价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已成为当今世界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主流趋势.“学前儿童观察记录系统”是在美国学前教育项目中被广泛应用的儿童发展评价工具.本文在对“学前儿童观察记录系统”评价内容和实施方法进行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对于我国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借鉴意义,即坚持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一体化,倡导课程改进与教育评价一体化,推动教师成长与教育评价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是为幼儿园培养教师的主要阵地,研究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在助力国家普通话推广,落实教育部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童语同音”计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F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为研究对象,文章从课程师资、实践教学、教学模式和方法、学生引导四个维度分析普通话教学的现状,提出从专业建设、课堂教学、学生学习三个层面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助力教育部“童语同音”计划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