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弱体质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探讨处方式锻炼和契约式锻炼的方式进行的运动干预对弱体质学生群体心理健康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处方式锻炼和契约式锻炼均能提高该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契约式锻炼明显改善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利于学生主动性锻炼和坚持参与锻炼。实验结果提示:契约式锻炼的运动干预能更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比较的方法,使用锻炼感觉量表(EFI),研究中、小学生参与不同强度锻炼的心理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小学生适宜参与中、小强度锻炼,且性别差异不大;中学生参与大、中强度锻炼更能取得较大的锻炼心理效应和获得更大的运动愉快感,且男生相对于女生更喜爱参与大强度锻炼.研究指出:就大众健身锻炼而言,不同年龄、性别的个体,为了取得较大的锻炼心理效应和获得更强的运动愉快感,应合理安排与选择运动强度,中等强度是大众健身锻炼较适宜的锻炼强度.  相似文献   

3.
根据体质健康测试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指导学生进行处方式锻炼,力求为他们的体育锻炼探寻针对性强、科学有效和定量化的方案。学生进行合理和有效的处方式锻炼可以明显改善体制。学生应积极进行处方式锻炼,保持健康。  相似文献   

4.
徐立 《体育学刊》2000,(4):19-21
通过在运动课中增加专门性身体锻炼这一环节,结果学生科学锻炼的意识与能力以及体质都得到提高。身体锻炼与运动教学的目标、理论依据、原则与方法、对生理负荷的要求与对时间的需求都不同,在体育课中不能以运动教学代替身体锻炼,应增加专门性身体锻炼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5.
高血脂是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 ,尤以中老年人为多发人群。但目前关于运动锻炼对高血脂患者心血管机能改善的研究很少。心血管机能的改善是全身机能改善的基础 ,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高血脂患者的适宜健身锻炼强度 ,本文以患有高血脂的中老年人为实验对象 ,研究了不同运动锻炼方案对高血脂患者心血管机能的改善作用。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检筛选出 5 8名中老年 (5 0~ 70岁 )高血脂患者 ,通过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运动试验测定其功能能力 (F .C .) ,然后制定心脏体疗康复运动处方。运动锻炼以走跑运动和太极拳运动作为主要方式 ,运动强度范围为 5 0~ 70 %F .C .。以不同方式、不同强度 (5 0~ 6 0 %F .C .,6 0~ 70 %F .C .)组合成不同的锻炼方案 ,同时设立对照组 ,观察实施不同心脏体疗康复运动处方后心血管机能的改善情况。运动频率为每周 5天 ,每次运动时间为 6 0min ,运动锻炼周期为 2个月。测试指标主要包括安静心率 (HR)、收缩压 (SBP)、舒张压(DBP)、功能能力 (F .C .)、递增负荷运动时间 (GXT时间 )、最大心率 (HRmax)和定量负荷 (5 0METs)后心率。实施不同心脏体疗康复运动处方 2个月后 :①低强度 (5 0~ 6 0 %F .C .)走跑锻炼组的HR、SBP较锻炼前显著性下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健美操协会于2005年和2009年分别推出的第二套和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中的成人组1~5级有氧操部分的运动强度及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第二套和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成人1~5级有氧操部分运动中的强度变化呈渐增型趋势,两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1~4级动作心率都在健身负荷的心率有效价值区间(60%MHR~80%MHR),符合全民健身的HR锻炼标准,两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1~5级同级别之间运动强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观感觉方面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总体优于第二套,为更好、更安全地推广大众健美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拓宽了健美操等级套路的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7.
运用心率导引跑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的跑步锻炼有益于健康、测定跑步前、中后的心率,可以帮助跑步爱好者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解决跑步中的困惑,做到适当运动。按跑步前已确定的指标心率去跑步,是控制好运动强度行之有效的方法。心率在跑步过程中,反映了跑步的强度、性质、能量代谢和氧气消耗、乳酸积累及机体的疲劳与恢复等等。因此,我们可利用心率做为跑步的计量标准。以控制跑步的强度、密度和量,使跑步锻炼实现科学化,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专科学校学生“四人制”比赛各时段心率变化的特点。方法:将36名专科学校男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生进行“四人制”的大运动量篮球比赛,对照组学生进行“五人制”全场大运动量篮球比赛。比赛每星期举行一次,分别进行五次。结果:两组学生的晨脉、准备活动后及运动后120min的心率无明显差异,而在赛后1min、5min、30min、60min,对照组心率均明显高于实验组;实验组心率在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5min均为中等强度运动心率水平。而对照组在此时心率达到大强度心率水平。结论:“四人制”篮球赛的运动强度属于中等运动强度,更适合专科生锻炼。  相似文献   

9.
身体锻炼能够降低应激反应、调节情绪、增强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因此,日常生活中身体锻炼已不仅被人们用来作为增强体质和生理功能的方法,也被人们用来作为调节心理的重要手段,但是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受到锻炼项目、锻炼强度、锻炼持续时间、锻炼频率等运动处方因素的影响。经常而合理地参加体育运动有利于青少年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学地进行有氧锻炼,对呼吸和循环系统机能的提高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许多体育工作者就如何科学地进行有氧锻炼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是从运动强度(心率)的单一角度来观察体育锻炼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从锻炼的强度、频度、时间三因素及所确立的三水平运用正交实验方法进行三维定量研究,选取最佳因子建立有氧锻炼的最优组合模式,为科学地进行有氧锻炼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不同强度锻炼的心理效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使用锻炼感觉量表(ETI)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等研究工具,通过实验比较的方法,旨在研究个体参与不同强度锻炼的心理效应及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身体锻炼有助于调节身心矛盾,增强心理健康。不同年龄、性别的个体,为了取得较大的锻炼心理效应和获得更强的运动愉快感,应合理安排与选择运动强度,中等强度是大众健身锻炼较适宜的锻炼强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小学生运动自信与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主观锻炼体验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有效增强体育锻炼意识,改善小学生锻炼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运动自信量表》《主观锻炼体验量表》对600名四至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小学生运动自信与其锻炼行为各维度均呈正相关(p<0.01);运动自信与积极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与心理烦恼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运动自信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锻炼时间(R~2=0.046,p<0.001)、锻炼频率(R~2=0.039,p<0.01)、锻炼强度(R~2=0.028,p<0.01)以及积极幸福感(R~2=0.133,p<0.001),运动自信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心理烦恼(R~2=0.025,p<0.001);运动自信既可以直接影响锻炼行为,也可以通过主观锻炼体验的中介作用对锻炼行为产生间接影响。结论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小学生运动自信影响锻炼行为的作用机制,对于指导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行为,增强体质,改善健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不同运动强度对经常与不经常锻炼者心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RPE生成方案调节强度,36名大学生以小、中、大3强度分别运动10min,检验不同强度运动前后心境状态的变化,以及对经常与不经常锻炼者心境的影响。结果显示,低强度运动有利于心境改善;中等强度运动对心境改善效果不明显;大强度运动对心境没有产生影响。中等强度运动对不经常锻炼者自尊的提高更有效,低强度运动对不经常锻炼者混乱的降低更显著。建议根据个体锻炼经历不同施以不同运动强度,从而获得心境改善的最大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研究所健康体能课题组长期致力于提升学生专项运动表现能力,通过设计专项体能锻炼方案和可视化锻炼内容资源库,为学生提供系统化、个性化的体能训练方案,结合科学数据和技术手段,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提高专项运动表现水平。这种资源库的建设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体能水平,更是为了在体育教育领域引入前沿的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健康体能课题组的资源库初期建设完成,并在北京景山学校开展实践应用,获得较好的反馈。  相似文献   

15.
张辉明 《体育科研》2009,30(4):100-103
通过在高校健美课中进行运动处方教学的应用研究,探讨健美运动处方教学对大学生健身意识和课外锻炼的影响j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处方教学对大学生科学健身意识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运动处方教学能有效提高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锻炼,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年女科教人员健美操和全面身体锻炼运动处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全面身体锻炼(强度:71%HRmax,内容:耐力、力量、柔韧和平衡能力)和有氧健身操(强度:67%HRmax,)运动处方,指导22位中年女科教人员进行了8周锻炼(3次/N,45分/次),并测定比较其锻炼前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肺活量指数、安静时心率和血压及中国成人体质测定规定的8项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经8周锻。  相似文献   

17.
能否取得锻炼的效果及取得.什么样的锻炼效果,主要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锻炼方法,二是锻炼中的运动负荷。完成各种运动动作的方法,学生们可以从体育课中及电视的各种讲座中学得。不管其掌握的程度如何,即使是粗略掌握,也可以作为锻炼的方法之一而运用于锻炼的实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有氧锻炼负荷强度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吕晓昌 《体育学刊》2003,10(1):43-46
选取年龄在10.15岁儿童,共计320人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儿童参与不同强度的有氧锻炼,对照组儿童在实验中以常规教学或自习课为主。实验前、后分别用MHT测量儿童的心理健康,并用EFI测量儿童的锻炼感觉和运动愉快感。结果表明:(1)实验组儿童实验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极显性差异(除低年级儿童大强度组外);对照组儿童则没有显性变化。(2)低年级儿童参与中、小强度的有氧锻炼与参与大强度的有氧锻炼存在锻炼心理效应和运动愉快感的显性差异;高年级儿童参与大、中强度的有氧锻炼与小强度的有氧锻炼存在锻炼心理效应和运动愉快感的显性差异。(3)低年级儿童参与不同强度的有氧锻炼没有性别差异;高年级儿童参与不同强度的有氧锻炼存在锻炼心理效应的显性的性别差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参与适宜强度的有氧锻炼有助于增强儿童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身体锻炼运动处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学习、锻炼兴趣等特点进行实验设计,探讨大学生锻炼的最佳运动方案,提出锻炼的频度、心率负荷控制、时间之因素合理配方,为指导当代大学生达到最佳锻炼效果提供理论依据,为设计不同类型的运动处方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20.
校园定向运动作为近年来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深受中学生的喜爱,其对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认知能力和增加学习兴趣等有着很大的效益。本文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浙江省慈溪市横河中学两个自然班为实验对象,实验组采用校园定向运动干预手段,对照组采用常规体育课的方法,进行为期6周的实验干预,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实验前后的锻炼态度得分进行比较分析,考察其对高中生锻炼态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比对照组学生的锻炼态度得分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知,校园定向运动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锻炼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