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导学生收集作文材料的方法分类整理法.1.从阅读中集锦词汇. 可把语文课本中要求掌握的和课外阅读书报中发现的精彩词语分门别类摘记.2. 从阅读中收集精美句子.可把描写精彩、论述精辟的句子摘抄在本子上,也可分类收集,如比喻句,夸张句,拟人句等;描写、议论、抒情等;写人、写物、写景等.3.收集精彩片断.如人物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场面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等.4.分类整理文章.可将自己写的或读过的优秀文章分类整理.如按记事、写人、写景三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喜欢读闲书。不管什么书,拿到就读。书读得多,见识自然就广,写起作文来也就得心应手。那还是在读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见我爱读书,便在班上表扬我。我至今还记得他的话:“要想写好作文,就要像赵丽宏那样,多读课外书。”在作文课上,老师常常将我的作文念出来。私下里,老师还对我提出一个要求,他要我准备几个小本子,在读书的时候,要注意书中精彩的描写,不管是写景的,写物的,还是写人物神态和心理的,都要留意,见到好的词句或者段落,就把它们抄到小本子上。老师的话,我当然老老实实地照办。于是读书时,就把小本子放在旁边,经常往上面抄一些词句。很快,小本子上就抄得密密麻麻,而且抄满了好几本。  相似文献   

3.
第一部曲同学批新课标在写作方面要求学生“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因此,我在学生作文交上来后先进行初审,即审视书写情况和字数是否达标。书写不认真者重抄,字数不达标者补写。之后分发给学生批注,即写批语。学生批注时,我要求拿到同学的作文后,只批注不修改。怎样批注呢?如在一篇叙事的作文里,如果缺少了必要的环境描写,就可在相应位置批注“缺少环境描写”或“此处应加上环境描写”等字样。又如在一篇写人的文章里,根据需要,应有人物的外貌描写或心理描写等,…  相似文献   

4.
高中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已经能注意到情节、人物和环境的安排,但在叙述时易犯语言干瘪、抽象的毛病,影响了主题的表达。我以为主要原因是不善于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精描细写、渲染铺叙,化抽象于具体,变干瘪为丰满。 主要描写方法有肖像、语言、行为、心理等对人物的直接描写和起烘托渲染作用的环境描写。如能恰当运用多种描写方法,不仅会生动传神地表现情节、刻画人物,而且也会增强文章的吸引  相似文献   

5.
一、作文教学离不开仿写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不知怎么写。教学《我们的民族小学》时,我指导学生仿写自己的学校。通过仿写使学生基本掌握这类作文的写作方法;又如学写说明文时,我指导学生仿照《鲸》一文的写作方法写“羊”,写羊的体型特征,生活习性,皮毛、羊肉的用途等。写记叙文时我要求学生掌握人物外貌、动作、心理及动植物的描写和景物描写的有关词句,同时也提示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应该怎么运用。二、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我每周安排三到四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带自己喜欢的书读,或相互倘圈或几人搭伴来读,还要求有能力的学生写点体会或积累一些好的词语句子,不要求每人做到,毕竟学生有差异,激发阅读兴趣是关键。同时,还鼓励学生把好的文章读给大家听,既锻炼了胆子又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书读得多了,知识面广了,学生习作时就有话可说了。  相似文献   

6.
课外阅读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智力”,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这一环节下功夫,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切实加强指导工作,使学生各方面有较大收获: 一、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中,我要求学生根据不同读物使用不同的读书方法,主要有浏览、泛读、精读。如有些文字优美、教益较深或与课文有密切联系的读物可让学生精读,教师可提些问题加以引导。 二、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抄写优美词句、编写提纲、写读书笔记等。久而久之,学生都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7.
记叙、描写不够具体,是小学生作文的通病。因此,指导他们写具体,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一环。怎样指导学生写得具体呢?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八种方法:(一)读书模仿法——课文中有许多写得细致具体的片断,让学生反复阅读、体会。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写作练习的实际,有选择地模仿。有些课文中精彩的细节描写,往往可以起到启迪、示范作用。如学生练习写人物的动作时,可参考《景阳冈》中武松打虎那一段描写;练习写人物心理活动时,就可借鉴《穷  相似文献   

8.
丁德赋 《教师》2013,(21):120-120
所谓记叙文,就是以写人物的经历、事物的发展变化和景物的特征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等。按写作内容,可分为记事、记人和写景状物三类。记叙文写作的要求有叙述人称要一致、叙述线索要明确、叙述详略要得当等。在此,我单独谈谈叙述的详略之道。在习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老犯这样的毛病:面面俱到,没有重点;主次不分,本末倒悬;流水记账,言之无物……要去除这些毛病,我认为,学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要面对四十多名学生,怎样才能把握每个人每天的心灵脉搏?跟每个人都当面谈心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我选择了“联系本”。我们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联系本,这个本子是老师、学生、家长进行平等交流的平台。每天早晨,学生把本子交给老师,老师把想对家长、学生说的话写在本子上;下午放学之前老师把本子发给学生,学生再把一天要做的事、作业记在这个本子上,晚上请家长签字;家长想对老师、孩子说的话也写在本子上。因此,这个本子既是联系本,又是三方交流心曲的平台。在这个小小的联系本上,有我对学生的爱、怨、关心、期待,有学生的困惑,有家长…  相似文献   

10.
目前,初中生的作文总给人平淡乏味的感觉,细细挑一挑,毛病还真不少:写人无血无肉像个影子,记事简略概括,写景也是三言两语.既不具体也不生动。究其原因,学生作文中缺乏描写.写人叙事,绘景状物,描写是最基本的表达方式,要求作者用形象的渗透着情感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多方面面貌和特征作具体的刻画,使读者对描写对象获得真切、具体的感受和印象.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缺乏描写的文章像白开水.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得让学生认识描写、学会描写.  相似文献   

11.
在学生的习作中存在一种现象,写出来的人物不生动、不形象,总是一个模样,更谈不上吸引人。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写好人物呢?我将课文特点和习作要求整合,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时,教学《少年闰土》,主要训练学生如何选择典型事例;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主要训练学生进行对话描写;教学《一面》,主要训练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写人物的外貌。这样的安排,每课有不同的训练点,教学内容不重复,将片段训练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写  相似文献   

12.
学指点迷津生作文中的肖像描写,普遍存在着“公式化”的毛病。如写小孩,总是“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写老师,无非是“面容清瘦,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等。怎样引导学生走出这一误区,真正掌握描写人物肖像的方法呢?第一,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观察周围人物。世界上...  相似文献   

13.
[单元教学内容] 1.本单元的作文范围是:运用片断材料写人 2.本单元的作文要求是: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3.本单元的作文题目有: 《××二三事》、《我的好伙伴》等。[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1.在课时安排上,用二节课上作文指导课.课后让学生作文;作文题由学生自选,只要切合本单元的作文范围和作文要求即可。 2.在作文指导的内容上,分为三大块:第一块,紧扣作文范围和作文要求从总体上点拨学生疏理清楚本单元课文的基本写作特色,如《我的老师》精选片断材料;《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巧于运用多种事例写人;《老哥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叙事抒情等等。复习这些内容旨在以读带写,使学生对作文范围和作文要求有更明确的认识与理解。第二块,注重“点”上的指导,即抓住重点、疑点、难点分成几个具体方面让学生思考,力避泛泛而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写一个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6》的内容。在苏教版教材中,写人的习作共安排了8次,其要求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循序渐进的安排。本次习作要求的关键是通过对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来表现  相似文献   

15.
篇章写作与片断写作相结合。教师可布置学生写一些写人、记事、状物等结构完整的记叙文和说明文外,还可布置他们写片断、写细节。如人物表情描写:“喜、怒、哀、乐”;动作细节描写:“跑、跳、走、坐”等。   创作与仿写相结合。写文章如同画画。画家以线条和色彩来表现形象,文章则是以文字和语言再现人或事物。我常常精选一些好文章读给学生听,一边读,一边评,强调好之所在,然后再用记录速度读些佳句要学生摘录下来。文中用得精妙的词还板书出来,要大家举一反三地造句。然后,再要学生仿写一篇。有一次,我读到一篇报上的文章,…  相似文献   

16.
怎样让小学生尽早掌握读书方法呢?我在学生刚跨进四年级的第一学期就开始教给学生边读、边画、边记的读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具体指导,并做到“三定”,即定内容,定符号,定位置。“定内容”,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除了要学生画出每课的生字“重点词句”修辞句和段落层次外,还要根据每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和每课的特点、课后思考、练习题等做好具体标记。如学习记叙文要画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语句;学习写人的文章要画出描写人物外貌和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语句;写景的文章要画出描写景色特点和能表达作者感受的语句。“定符…  相似文献   

17.
小语七册基础训练八要求通过一件事写一个熟悉的人。我在浏览学生的初稿后,发觉有的同学记的事很简单。如熊再军以《送伞》为题的作文,写他有次到代销店买本子,把伞放在柜台下忘了拿,营业员伯伯追出来送伞,他很受感动。尽管事情真实,但很单薄,读后,给人印象不深。另一个学生写买东西时,营业员多找了钱,他如何主动退还。显然,“退钱”一文主要是写自己不贪小便宜,而不是写一个“熟悉的人”。我在评议时对上述两文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积极开展“五个一”活动 ,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 ,激活学生读语文的催化剂。一是每生每学期须读一部文学精品。学期伊始 ,就将已准备的百余部古今中外文学精品的目录印发给每位学生 ,让他们自由选择。读完要完成两件事 ,开展两次活动。两件事是 :每生得根据不同要求 ,写一则故事梗概 ,一篇读书心得。两次活动为 :每组选派代表复述故事内容 ,进行读书心得展览。由于有计划 ,有检查 ,有评比 ,学生读书更认真。 1 998年参加省读书竞赛 ,我班有多名学生获一、二等奖 ,还被授予“读书优胜团体”。二是写一本随笔。每学期学生准备一本“随笔” ,一星…  相似文献   

19.
难忘的教训     
我刚任教的第一天,学校就决定把一个最乱的班交给我带。起初我的信心挺大,一心想把这个班抓好‘教学中我看到学生有不对的地方,就赶紧纠正。可是有一件事却让学生教训了我。 我在自习课上,发现班里大部分学生写字时把本子放偏写,我便向学生说:“写字时应该把本子放端,斜放着会影响写字的。”学生听了很快都把本子放端了。可是有一天我在教室里写字,一个胆大的学生悄悄地走到我的身后,把我的胳膊压住,别几个同学笑着说:“吴老师,您要我们把本子放端写,您自己怎么不把本子放端写呢?”又一位同学说:“还比我们放得斜呢。”当时我望着这些调皮的小孩子,脸  相似文献   

20.
一、分析“学情”,实施分层。1.对学生进行分层。由于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发展是不均衡的 ,说话、写话基础也各不相同。按其说话、写话的基础 ,我将班里学生分成三个小组 (学习有困难小组、一般小组 ,学有余力小组 )。如 :我班共有学生 5 0人 ,有 10人分到学习有困难的小组里 ,有2 5人分到一般小组里 ,还有 15人分到学有余力小组里。分成这样几个不同的小组后 ,有利于教师在训练学生说话、写话的过程中进行分类指导。2 .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在教学中 ,如果对以上不同层次学生盲目地统一要求 ,就极容易产生两种倾向 :一种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