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嘉铁路经多年论证、筹措后于1934年开始修建,1936年竣工通车。它在抗战中,特别在“八·一三”淞沪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5年初,日军为掠取钢材将其全部拆除,因此是日军侵华的又一重大罪证。  相似文献   

2.
1944年4月,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后,中共中央分析抗战大局,提出“巩固华北华中,发展华南”的重大战略,创建豫西抗日根据地是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抗战初期,中共中央从战略上考虑,提出创建豫西抗日根据地,指示河南省委动员各种力量到豫西农村工作,又派人在洛阳建立八路军办事处,为创建豫西根据地做准备。1944年5月以后,中共中央发出一系列指示,领导创建了豫西抗日根据地,开展党的组织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抗日战争始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一环,它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北进”计划,而且阻碍迟滞了其“南进”的侵略步伐,牢牢地牵制住日军主力,不仅对战胜日本法西斯起了决定性作用,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从而也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空前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自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8月26日,日军第二舰队司令官谷川清蛮横地宣称,封锁从长江口到潮汕的中国海岸和船只。9月5日,日军进一步把封锁范围扩大到除辽宁、青岛外的全部中国海岸。次年,武汉、广州失陷后,中国的海上运输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5.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后,9月,为了保卫山西北部,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曾炮制了“大同会战”的作战计划。但是,由于国民党军队内部矛盾重重以及指挥失当,使这次“会战”化为乌有。本文就“会战”的过程及失败原因作一简要述评。 1937年8月末,察哈尔省平绥路各战略要点沦陷后,日本关东军察哈尔兵团以第20师团川岸文三郎部,第5、10师团各一部,与酒井旅团、第4师团本间旅团、第12留守师团铃木旅  相似文献   

6.
特稿坚持科学发展观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王建华No.1(1)反对和遏制“台独”的一把利剑——兼谈中国制定《反分裂国家法》的意义…………………………………吴为,犤新西兰犦演王家毅No.2(4)“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专稿”苏嘉铁路始末——日军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4月中共七大上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说:“中国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曾经作了伟大的努力.”但这一历史事实,却历来被西方史学界所不重视,他们总是不适当地强调中国内部矛盾与外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以此否定或贬低中国抗日战争的地位和作用.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十分活跃,在对以上论点进行批驳的同时,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与其余部分的世界战争融为一体,中国抗战从其规模和重要性来看,都具有世界意义.毛泽东同志作为中国抗战的杰出指挥者之一,对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曾做过精辟的论述.本文拟通过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发表的大量论述来谈谈中国抗日战争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制定了其总体战略——先欧后亚,即“德国第一”的战略。在总体战略的指导下规划了太平洋战争中的战略,即在太平洋战场以守为主,逐步反攻,待欧洲战争结束后,全面实施反攻。实践证明这一战略是成功的。美军在战争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的战略思想如航空母舰为主的战略,“越岛进攻”战略,潜艇袭击战略等,作为对美军总体战略的补充和完善,对美军取得太平洋战争的胜利起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认识和评价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既要看到中国抗日战争是对日本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长期消耗,阻止了日本“北进”侵苏并推迟日本“南进”为美国赢得备战时间,又要看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中国对盟军的战役战略上的配合作用,从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李慧 《阅读》2006,(10):6-8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一定知道《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罗琳吧。1997年以来,罗琳几乎每年都要为她的女儿写一本关于“哈利·波特”的新书。当被问到这个系列最终会是几本的时候,罗琳的回答是七本,因为她的母亲曾让她读过一个关于“纳尼亚”的故事,那套书就是七本,是由英国文学家C.S.刘易斯创作的。《纳尼亚传奇》被视为奇幻文学与儿童文学的重要里程碑,七部作品各自独立的故事串联起纳尼亚王国的千年兴衰史。这些故事向我们传达了爱、希望、勇气和信心,让我们懂得什么是牺牲与尊严。其中的《最后一战》赢得了英国儿童文学的最高荣誉“卡内基文学奖”。是的,只要捧起《纳尼亚传奇》,我们都会不自觉地投入故事之中,而有一口气非看完不可的冲动。  相似文献   

11.
形成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在建国后被确立为中国对外军事斗争的战略方针.这一方针的确立是由我国的根本性质和根本政策所决定的.实施这一安全战略就在于战前加强我国的军事力量,将做好自卫的准备作为一种威慑力量,以积极防御的战略将侵略者阻挡在国门之外.实施这一战略一靠强大的国防力量,一靠人民战争.建国50年的历史证明,积极防御的国家安全战略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扬州利用西部开发机遇要研究相关的战略对策问题。本文提出了“分步利用”战略,包括在时间上分期实施,在具体内容上有重点地落实,在具体地区上有选择地推进三方面内容。在落实这一战略进程中,又有几个具体策略,如利用中部、关注西部的策略,利用西部拓展外贸空间的策略,优势先占策略等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抗日战争既是中华民族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爱国自卫战争,同时又是积极配合世界人民反对国际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始终是东方反法酉斯战争的主要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一、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战场,持续时间最长,付出牺牲最大,取得成果最突出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撕毁九国公约,蔑视华盛顿会议后在亚洲形成的美日格局,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迈出了它称霸亚洲的第一步.1937年7月7日,日本法西斯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其目的不仅要灭亡中国,而且要称霸世界.1936年8月日本广田内阁五相会议通过的《国策基准》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它提出日本对外扩张的基本方针,首先是吞并中国以确保日本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其次是“北攻”和“南进”以对抗苏联和美国,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日战争,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在这场关系中华民族存亡续绝、世界历史光明与黑暗的斗争中,华侨发扬了优良的爱国传统和反帝斗争传统,为支援祖国抗战,踊跃捐款献物,甚至回国参加抗日义勇军,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在历史上,华侨大都是由于国内封建统治者残酷的经济压榨和政治迫害而背井离乡、远涉重洋谋生的劳动人民.他们在海外寄人篱下,数百年来受尽侨居国政府的压迫和欺侮.他们深感到,没有强盛的祖国.也就没有海外的一切.正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推动他们积极支持和参加祖的抗日战争.“七·七”芦沟桥的炮声,震惊了海外侨胞.他们沉痛感到;外敌入侵.中华民族涉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长期蕴藏在他们心头的爱国主义热情,象火山一样喷发出来.华侨积极响应祖国的召唤,在赴后继.英勇打击日本侵略者.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在经济上,抗日战争爆发后,海外侨胞节衣缩食,慷慨解囊,热情支持祖国抗战.东南亚爱国侨领陈嘉庚等,到处奔走.联络各界人士,先后组织了“马来亚、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和“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积极开展募捐款项的活动,源源不断地将巨款和物资寄回祖国.“南侨总会”在抗战的头三年中,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目前面临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压力日益增大,如何实现中国未来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健康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成为中国目前需要急需解决的战略问题,而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实施“绿色GDP”战略。本文在介绍国内外“绿色GDP”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能源消耗、污染状况、可持续发展三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实施“绿色GDP”的客观必要性,最后本文提出了我国实施“绿色GDP”战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二次进攻是现代足球比赛中一种实效显著的进攻战术,本文就这一战术的概念、价值、战术特点及运用规律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力图为解决“射门——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行之有效的战术手段;并通过对该战术的深入探讨,确立它在足球战术中的应有地位,从而填补这一亟待开发的战术“空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目录学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着优良的传统,这便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自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的《别录》和《七略》之撰定始,实质上“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学思想便为以后各个朝代的目录学家所接受,所发展,成为我国目录学独特的传统。 刘歆之《七略》,被班固“删其要,以备篇籍”,后名为《汉书·艺文志》而幸存。  相似文献   

18.
1940年秋,在华北敌后的抗日战场上,我八路军115个团,在八路军野战总部的统一指挥下,在敌后2000多公里长的战线上同时出击,展开了一场“伟大的交通战和经济战的总攻袭”。这便是当时震动中外的百团大战。由于参战军民的英勇作战,这一战役取得了丰硕的战果。据统计,整个战役历时三个半月,进行了大小战役1800多次,毙伤俘日伪军46000多人,攻克敌伪据点2900多个,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多公里,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和物资。这是抗战的八年中,我军所进行的参战兵力最多、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战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进行的一次全民族的战争。本文拟就此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功绩及其重大意义作一历史回顾和评析。 一 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进行全民族战争的必要条件,经历了一个长期的酝酿和发展过程。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日矛盾激化。到了1935年的华北事变,日本把中国变为它独占的殖民地的野心更加暴露,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我国的主要矛盾。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已成为中国人民的首要任务,这是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阅读》2023,(24):55-58
<正>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由此掀起“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渡江战役。这是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敌我双方最后一次主力会战,以我军消灭国民党军江南最大的最有组织的精锐部队,解放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攻克中国最大城市上海而胜利结束。它彻底粉碎了敌人划江而治的企图,避免了中国再次出现“南北朝”局面,并为人民解放军向南进军,解放全中国奠定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