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卫林 《江苏教育》2006,(3A):27-28
一所学校能否扎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校长重视,教师就重视;校长冷淡,教师更消极;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相似文献   

2.
严卫林 《贵州教育》2009,(19):14-15
我们常说校长管理要以引导为主,摈弃“说教”,否则就有不善管理的“嫌疑”戴上不会管理的“帽子”。然而笔者却认为校长的特殊角色决定了在平时的管理中有时也应该现身“说教”。校长通过现身说“教育理论”,让教师开阔视野;说“人格魅力”,让教师下白成蹊;说“教学实践”,让教师学有榜样;说“成长经历”,让教师干有方向。  相似文献   

3.
严卫林 《江苏教育》2006,(1A):33-33
一忌:“一锤定音”一直以来.一些学校在听课评课中实行“论资排辈”,先由校长进行评课.然后其他教师依次“附和”。一来,校长是学校的“最高领导”,万事得由校长说了算.所以在评课时也就顺理成章地先由校长评;二来,校长大多德高望重,让校长先评。也体现教师对领导的尊重。“教师客气,校长当福气”.在评课时.一些校长也总会当仁不让.心安理得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指点江山”。  相似文献   

4.
校长的心肠决定校长的行为,校长的心肠要因时因事而变。作为学校的校长,对于教师的利益要有"热心肠",对于政策的执行要有"硬心肠",对于教师的意见要有"软心肠"。  相似文献   

5.
学校发展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也离不开学校的中层干部。得力的中层干部是校长施政的左膀右臂,是校长决策的参谋智囊。校长的决策要通过学校中层干部严格执行和组织实施,才能得到教师的认可。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能力是学校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在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起步时,中小学校长感叹最多的是自己“责任不小、权力不大”,校长既无人事权,又无经济分配权,关注的是能否“分享权力”;而今天困难的却是能否去“分享权力”。一个没有能力承担责任的人是不可能充分享有权力的。 15年来,我国校长的权力有了以下变化:(1)有了较多的实权。在实施校长负责制、学校结构工资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的学校,校长管理权的分量明显增大了。尤其在引进什么人才,招收“借读生”、“议价生”,让哪些教师外出进修、出席学术会等问题上,校长真正感受到了权力的尊严。(2)…  相似文献   

7.
〔开栏语〕世纪之交实施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程以提高教师和校长整体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提高教师和校长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培训重点;把提高教师和校长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作为重要内容;把计算机培训作为全员培训的突破口;把骨干教师培训放在突出位置。这给我国长期发展起来的教师和校长培训工作注入了新内涵,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   面对提高教师、校长素质的呼声日益高涨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只有自觉主动地参与培训,不断充电加油,才能迎接挑战,寻求自我发展。   为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校长的“心肠”决定校长的行为,校长的“心肠”要因时因事而变。对于教师的利益要有“热心肠”,对于政策的执行要有“硬心肠”,对于教师的意见要有“软心肠”。  相似文献   

9.
校长不宜事必躬亲□高永祥校长不宜事必躬亲□田志德校长与“宇宙大法则”校长与“宇宙大法则”有位校长,发现有位教师的课存在问题,便主动“分忧”,把课接一门下来自己上;发现食堂管理得不好,便自告奋勇兼任司务长。结果学校纰漏越来越多,防不胜防了。原因何在?校...  相似文献   

10.
《教育》2006,(12):16-16
远觉镇是重庆市荣昌县西北部最偏远的山区镇,该镇的白家寺村小学,坐落在群山环绕的山洼里,学校一有一个二年级,18名学生;一个幼儿,学前混合班,32名学生。仅有的老师和校长是一对夫妻;37岁的雷齐刚任教学前班和二年级的数学,是这里唯一的国家正式教师;他的妻子、38岁的施孝芬,是有教师资格证的代课教师,任教学前班和二年级语文。  相似文献   

11.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对外窗口,代表着学校的形象,校长是一面旗帜,是教师奋发前进的指路明灯;校长是灵魂,是引领教师成长的精神力量,校长不是普通教师,其“五官”自然要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校长的“五官”长得是否“优秀”和到位,将直接影响一所学校的声誉,关系到一所学校的聚集力和战斗力,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做校长难,做女性校长更难。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女性校长的形象,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学校的形象。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走上领导岗位,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校长,怎样实施女性校长的“形象管理”,让校园的玫瑰尽情地开,成了广大女性校长面临的一个课题。一是穿着朴素,举止大方。爱美是人的天性,现代女性越来越崇尚美。但是,教坛不是舞台,教师也不是模特,一味地追求穿着入时,只会自损形象。  相似文献   

13.
校长虽不象“历史”一样,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却也被涂抹得面目全非了。社会的日益多元、时代的渐行渐远,都寄予了校长过多的期望,名教师、改革、思想家、活动家、企业家,等等,不一而足,挤压进了庞杂的内涵,凸显到玄虚的位置,使得这一角色越来越不可捉摸,越来越“去教育化”。校长本人也被送上精神的“祭坛”烧烤.教育的命运更加“风雨飘摇”,所以,清洗出校长的“本真”,还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校长是教师的教师,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校长,那你首先就得努力成为一个好教师,一个好的教育专家和好的教育……而如果你担任了校长职务,便认为凭着某种特殊的行政领导才能就可能取得成功,那你还是打消当一名好校长的念头吧!”事实上正是如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逆反心理是一种内发的反向力量,是抵触不顺从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要特征是:你要我这样,我偏那样——具有明显的“对抗”、“反控制”情绪。其主要表现为:对校长的领导不以为然、消极对抗或公开“顶牛”;对校长感情冷漠、有隔阂;看问题偏激,易于煽动。对于有逆反心理的教师,是校长工作中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仅影响工作,还会损害校长的威信。本文试从分析教师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入手,然后对症下药,对于如何防止和消除教师的逆反心理谈几点看法。一、教师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一)教师主观原因1.个性原因…  相似文献   

16.
胡博 《中小学管理》2004,(11):48-48
校长的决策在执行过程中,经过中层领导、年级组长或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环节,常常会大打折扣,最后传达到教师、学生那里时,可能已经面目全非了。这种“递减效应”常令校长大伤脑筋。  相似文献   

17.
“教研组”教研活动的教育功能贵州省麻江县杏山中学杨仁贵教研组作为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校长、教导主任的领导、监督下,在设计和执行本学科的专业计划、科研计划等活动中,在具体辅导、联系同科教师、邻近学科教师的配合等方面显示了它重要的作用。随着教改...  相似文献   

18.
金艳 《山东教育》2010,(3):64-64
我们知道,一个好的校长能够成就一所好的学校。然而,好校长的标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个人认为,一个好的校长应该具有“低三下四”的品质。只有具备了“低三下四”的校长才能受学生的爱戴、教师的拥护、社会的认可,展示出领导人格的魅力,也就实现.了校长个人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学者只能有一个校长”!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官员眼中的校长必须惟命是从——只能上传下达,不许越雷池半步;商品经济时代,产业化学者认为,校长必须职业化——教育产业的职业经营者,为学校谋取最大的效益;现代化年代,理想化学者追求的校长必须专业化——“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相似文献   

20.
李先然 《师道》2003,(1):12-13
笔者从教已有十多个年头,现在正担任着一所有千余名师生学校的副校长。我一向认为对校长不能太苛求。试想,校长从本质上说就是一教师,没有三头六臂,要求他既是学术权威,又是管理大师,怎么可能?何况术业还有专攻。但校长又区别于普通教师,我认为校长必须“五官端正”。首先,身要正,身正才不怕影子斜。作为校长要有一身正气,身正则行端,行端而众服。校长是一个学校的领头雁,其所作所为必定影响一个群体。如果一个校长身不正,行不端,一心只为私欲,一切只从自己出发,则学校肯定没有凝集力,无论是校长还是学校都不会有好的“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