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课改的今天,教师更多地关注德育体制的改革、德育理论的建设和德育教材的重建,忽略了对教育对象本身——学生的研究。学生最需要什么?他们在想什么?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当学生出事了,教师才意识到德育的缺失,才意识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对我们来说是那样的神秘和陌生。  相似文献   

2.
郭中兴  郭永悟  李瑜 《教师》2010,(20):12-14
德育的实效性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难题。为什么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造成德育低效的症结何在?除了社会大环境这个不可否认的客观因素外,关键是我们的德育理念不够解放,从而导致了德育方式方法的滞后。  相似文献   

3.
宋小安 《教师》2011,(20):8-9
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为什么这么差?中职学生在社会上为什么口碑不佳?中职学校的德育为什么没有被社会承认?中职学校的德育为什么会让教师与学生不堪重负?笔者为你剖析.  相似文献   

4.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已呈不可阻挡之势。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具有理性逻辑——价值理性和交往理性。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前提是把学生世界还给学生,并尝试从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三维目标出发探寻可行途径。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过程中需要避免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学科德育的研究就是对学科中德育目标的分析、对学科内容中所蕴涵的德育素材的利用和挖掘以及学科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及教师的榜样对学生的道德影响的研究。目前学科德育的研究现状如何?以及存在什么问题?应该如何改进?在对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杨荣 《上海教育》2000,(6):38-38
我校在1999年3月提出了“把德育活动的全过程还给学生”的德育原则,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演绎过程,把思索的空间留给学生,使教育过程涌动生命的激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活动的主动权让给学生,为学生营造广阔的实践空间,实现陶冶情操的目的。我们的实践是:  相似文献   

7.
德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问题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问题的探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一道选择题”这一案例,透视出一位美国教师实施德育时严谨的科学性和高超的艺术性。从而让我们学会创设德育情境,确立正确的学生观,贯彻科学的德育原则,选用恰当的德育方法。  相似文献   

8.
让德育回归生活,把生活还给孩子,是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这就对我们的德育工作提出了精确的要求,即我们德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让他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因此,我们在发挥地方德育资源教育效能过程中,要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9.
德育渗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德育,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使其全面发展。然而有些教师为了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德育,搜集了大量的材料,使教学变成了“材料展示课”。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怎样选择材料?下面我就以政治课为例,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科学知识的掌握和道德品质修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学分制的实施必须对这两方面的教育做出评价。因此,德育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德育评价进行探究,提出"德育学分制"的概念和德育评价必须纳入学分制管理的观点,并对实践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德育实效问题始终是困扰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难点问题,同时也已成为理论工作者关注的焦点。理论界围绕这一问题从德育观念的更新到德育目标层次的调整,从德育模式的建构到德育方法的改革,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等不同侧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丰富而有价值的策略;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似乎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12.
李海凤 《新疆教育》2012,(16):180-181
在数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问题,是当前国际数学教育改革潮流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并不是让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进行一种说教,而是寓德育于数学教育,在数学教育中渗透德育。在数学教育中进行德育是与数学教育自身的特征相关的。在小学德育中,除了直接通过德育课程来传授一定的道德知识外,把道德内涵的教授和尊重学生的理性能力和自主意识有效的结合起来,即学科中渗透德育是其中的一条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数学学习的过程无时无处不是学习道德的过程,因为这其中既有个体生命能量的投入、积极情绪的感受、自我尊严的确认,又有群体交往中的合作与分享、奖励与惩罚、信守与承诺、纪律约束与意志磨练等。  相似文献   

13.
从团体辅导看德育的实效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萍 《天津教育》2001,(6):29-30
德育的实效性问题一直是德育工作者努力探讨的一个问题。为什么长期以来德育工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德育工作越来越难做?这其中既有观念认识上的不当,又有德育内容上的缺失,还有德育工作途径方法上的刻板。众多的因素制约着德育工作的效果。笔者曾参加过系统的团体心理辅导培训,从自己的学习经历以及带异质团体活动的体验,深切感受到如果德育工作能够借鉴团体辅导的方法、理念,其效果将会不断提高。团体心理辅导是心理咨询的一种主要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  相似文献   

14.
在理想的教育图景中,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德育工作者,需要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文化有足够的了解,这是提高教育有效性的前提。如果不能熟稔中小学生的生活世界,我们就无法理解学生为什么会沉溺于网吧和网络游戏等电子娱乐方式,就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中小学教师对学生文化却越来越陌生了,这一问题对年长的教师尤为突出。那么,这种师生间的文化“沟壑”日益凸显是怎样形成的?怎样才能走出这一教育困境呢?  相似文献   

15.
《成才之路》2012,(19):2-F0002
“不妨碍别人是最底线的道德要求,助人为乐是最高境界的道德要求。为什么会有人随地吐痰、乱扔烟头、乱丢纸喝、乩涂乱画——是因为我们的中小学德育出了问题。怎祥才能让德育事半功倍?”这是孙学策先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鲁江 《广东教育》2006,(11):14-15
德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具有较强的科争洼,要遵循学生道德和心灵成长的规律。但是长期以来,学校德育领域里的种种非科学的思维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德育实效性的提高,成为我国德育工作发展的瓶颈。我们的德育究竞出了什么问题?这是每一位德育工作者急需反思的问题。我认为要突破目前的困境,学校德育工作就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相似文献   

17.
知识化与生活化是德育在当前社会转型中遭遇的两种困境。德育的知识化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论研究者在对知识化的批判中提出"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德育的生活化是对这一理念的误读。基于德育过程的展开考察这两种德育困境,无论是知识化还是生活化的德育都缺乏过程性的德育自觉与反思,困境之根本在于德育的精神性问题,即德育过程的真实的道德价值立场以及过程中学生主体生命的存在样态。知识化的德育专注于客体化的精神,师生在德育过程中无法展开交互的、内在深层的精神性活动;生活化的德育无力触碰时代精神生活矛盾,难以关照师生在德育过程中的内在精神冲突。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经常接到一些中职学校教师培训的讲座邀请,发现校方要求的主题惊人地相似,几乎都是关于如何提高德育成效、如何做一名优秀班主任等方面的。我在做准备工作的过程中,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长期以来,中职校并没有放松德育工作,"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理念也常常挂在嘴边,投入德育的人财、物力也越来越多,但为什么成效甚微呢?德育成效都去哪儿了?德育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总称。德育工作到底是依赖于学生工作部门、德育课教师和有限的德育活动来实施,还是依靠全体教职员工  相似文献   

19.
认知性德育课程与活动性德育课程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恒平 《天津教育》2003,(12):11-13
在我国,“德育课程”这一专业术语是近几年才开始使用的,在以往的德育理论和实践中,多以“德育组织形式”、“德育途径”来体现。在德育实践中,有一个问题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并妥善处理的,那就是德育课程的主要性质或主体部分究竟是认知性的还是活动性的,抑或两者并重。无论在欧美还是中国,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既是一个从未得到解决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不得不解决的实际问题。一、认知性德育课程和活动性德育课程的要义认知性德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以直接传授道德知识或价值,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为目的的正规课程。顾名思义,认知性德育课程…  相似文献   

20.
让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试论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具体建构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欣赏型德育模式"希望解决这样一个道德教育中始终存在着的巨大的矛盾--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的道德自主建构之间的矛盾.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具体目标是"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这一具体目标的实现从逻辑角度可以具体表达为:1.建立参谋或伙伴式的师生关系;2.德育情境的审美化;3.在"欣赏"中完成价值选择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欣赏型德育的前提是在德育过程中存在可以被学生欣赏的审美对象即"德育美".德育过程诸要素的审美化是这一模式建构的关键.为此必须进行道德教育活动的形式美、作品美和师表美的创造与欣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