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9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探究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 探索得到的知识最难忘、最深刻,比教师直接给出更有效,学生能体会到"发现,探究,创新"的乐趣,能力得到提高. 根据上述理念笔者进行了一次教学尝试,下面是这节课的过程及教后反思.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是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仅包括模仿、记忆、练习等,而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怎样开展探究教学?这是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且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有效开展探究教学,除了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实质外,教学中还应在主体性、参与性、问题性、过程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等…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这些理念的引领下,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现已得到全体教师的广泛使用,但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自主探究学习却值得一思.笔者认为,有效的自主探究学习应关注以下几个“点”.  相似文献   

4.
1 “SRC数学教学模式”简介 “SRC数学教学模式”是在“SR数学教学模式”(SR是Self-independent-Research (自主探究)的缩写)的前提下经过改进的一种教学模式,(C为Cooperative learning(合作学习)的第一个英文字母),新课标指出: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由此可知,新课标除强调“自主探索”外,还强调“合作交流、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纲要》中多次提及学生的“主动参与”,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是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更为主要的是因为课堂教学要真正让学生获得发展,唯有在学习主体主动参与建构的学习活动中才能实现。一、主动参与数学问题的提出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也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 ,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 .”可以看出 ,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无疑是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一种数学学习方式 ,它力求变革传统的被动性、接受式的数学学习方式 ,旨在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7.
运用“案例”开展探究教学的尝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几年的一线教学实践 ,在我的脑海里 ,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个例”不胜枚举 ,可谓是俯拾皆是 .我一直把这些“个例”(能给人启迪的 )小心地“珍藏”在我的教学札记里 ,只是有些散乱 .我常常在想 :能不能把这些“个例”加以整理 ,编写成富有探究价值的“案例” ,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 ,并运用它开展探究教学 ,倘能如此 ,那么“案例”不就成了取之于学生又用学生的一种难得的“课程资源” ,探究教学的途径不就得到了很好的拓宽 ?近年来 ,特别是来到浙江师范大学攻读学科教学 (数学 )教育硕士以后 ,我在这方面做了诸多有益的探索 ,并喜见成效 .现…  相似文献   

8.
IAOUEAN《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活动教学”作为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已经走进了我们小学数学的课堂。活动教学过程是以探究为中心,塑造和建构学习主体的过程。目前,“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已成为数学课堂中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所谓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就是指通过设置现实的、探索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实施以来.探究性学习得到广大教师的理解和广泛运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经常能看到很多的探究看似热闹.实则流于形式.属于无效或低效的教学。如何让探究走出形式和低效.进行有效的探究.笔者在促进学生进行小学数学有效探究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改变程序化、固定化的学习模式,提倡多向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在具体的情境中、在探索中、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在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发展。一、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所以,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4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清楚地表明数学教学必须以探究合作交流作为重要形式。因此,教师不仅是学习的组织者,更应该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交流伙伴,在教学过程中应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进行合作交流,实现教学的多向互动。本人在一堂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的习题课教学设计中,将以上理…  相似文献   

12.
图形的运动蕴含着许多值得深入探究的数学问题.对几何图形运动问题展开探究,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强化数学问题意识.对基本图形运动问题的探究,已经成为最近几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和“中考”的热点问题.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有关“圆形滚动”问题的探究就是一个良好的教学素材.通过深入研究,我们还能得出一些新的结论和规…  相似文献   

13.
王斌 《考试周刊》2012,(24):67-67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因此,数学教学必须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发展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数学教育要求教师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发展思维 ,形成能力 ,要会学 ,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在传授知识中展示数学思维过程 ,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 (思维活动 )的教学 ,而不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 .”因此 ,数学教学不仅要反映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理论 ,而且还要反映在得到这些理论的思维活动的过程 .数学教学中 ,那种不讲背景和条件 ,不讲思路和过程 ,忽视思想和方法 ,照本宣科 ,将结论塞给学生的做法 ,无疑会抑制学生的探索、发…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究既是数学学习的目标,又是数学学习的方式,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可以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长探究的能力,从而使数学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弘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构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还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构建自主探究的课堂《数学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6.
许万明 《云南教育》2003,(34):19-20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想说、敢做,让他们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探索、体会数学的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一、提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如果是仅靠听和看,最多能吸收30%的新知,如果是动手做,可以达到90%以上。杨振宁博士说:“…  相似文献   

17.
<正>1.探究的形式化和庸俗化新课改指出"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给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试验、推理等实践活动"。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表现之一是不适合探究的问题而让学生探究。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探究性学习,那些关于数学名称、概念、事实  相似文献   

18.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探究性学习方式是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指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不是凭空设想,而是教师要设法创设种种数学问题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中,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形成悬念,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应用…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提供充分让学生自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征求意见稿 )》中指出 :“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尝试 .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数学上的创新精神 ,敢于质疑、提问、反思、推广 ,初步经历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创造的过程 ,从而亲身体验数学探究的激情和愉悦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不仅体现在探究性课题的学习中 ,还应体现在数学教材和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 ,作为数学课程的基本目标之一 .”文 [1 ]对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意义、内容选择、组织形式、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经过一年多的课题实践研究 ,我们对中学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